议论文阅读鉴赏

时间:2022-09-26 04:41:34

议论文阅读鉴赏

【知识梳理】

新课标指出:“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别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议论文的“三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此外,如字词句的理解,划分文章的层次和结构,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也值得注意。下面就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具体谈谈议论文的阅读:

一、把握论点。准确地寻找或归纳出论点,是对议论文阅读的最基本的要求。文章的中心论点可能是文章的标题,也可能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如果论点表述不很集中或不明确,就需要结合关键词句总结概括出论点。

二、辨别论据。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论据有两类: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具有代表性的事实和史实,道理论据指经过人们实践检验的,为社会所公认的正确理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如哲学理论,自然科学原理、定理、公式及广为流传的谚语、格言、警句等。对论据,既要注意论据的类型,又要思考论点与论据的关系。从内容上说,论点要能统领论据;从结构上说,常常是先提论点,再用论据证明。

三、分析论证。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法等。这几种论证方法往往在文章中是综合运用的。分析论证方法,一是看论证过程,分析论据是如何证明论点的,可从分析文章的结构人手;二是看论据的内容形式,要对各种论证方法的具体要求及表现形式有准确的了解。

四、了解结构。议论文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但从文章的总体结构看,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常见的论证结构形式有: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其中总分式最为普遍,其表现形式有三种:“总论-分论-总论”式,“总论-分论”式和“分论-总论”式。

五、体会语言。严密性是议论文语言的第一要素,要特别注意对议论文中关键词语或句子的深层意思及作用的理解。阅读时,要结合上下文来分析,把握用语的分寸、语气。如果运用了修辞手法,还要分析修辞手法在论述中的具体作用。

近几年来,考试中的议论文阅读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选文中,多侧重于哲理性的小品文,如周国平、张丽钧、马德、林清玄等人的作品;在内容上,多贴近时代,贴近心灵,以读书、理想、做人、美德等主题最常见。在平时的阅读中,要多关注热点作家的作品,多阅读热点主题的时文。

【阅读训练一】

闲话做人

铁凝

在我所熟悉的一条著名的峡谷里,很有些吸引游客的景观:有溶洞,有天桥,有惊险的“老虎嘴”,有平坦的“情侣石”,有粉红的海棠花,有螫人的蝎子草,还有伴人照相的狗。狗脖子里拴着绸子、铃铛什么的,有颜色又有响声,被训练得善解人意且颇有涵养,可随游客的愿望而做出一些姿势。有游客怜惜道:“看把这些狗累的。”便另有游客道:“什么东西跟人在一块儿呆长了也累。”

如此说,最累的莫过于做人。做人累,这累甚至于牵连了不谙人事的狗。又有人说,做人累就累在多一条会说话的舌头。不能说这话毫无道理:想想我们由小到大,谁不是在听着各式各样的舌头对我们各式各样的说法中一岁岁地长大起来?少年时你若经常沉默不语,定有人会说这孩子怕是有些呆傻;你若活泼好动,定有人会说这孩子打小就这么疯,长大还得了么?你若表示礼貌逢人便打招呼,说不定有人说你会来事儿;你若见人躲着走说不定就有人断言你干了什么不光彩的事。你赞美别人是天生爱奉承,你从不赞美别人是目空一切以我为中心。你笑多了是轻薄,你不笑八成有人就说整天像谁该着你二百吊钱。你尽可能宽容、友善地对待大家,不刻薄也不委琐,不轻浮也不深沉,不瞎施奉承也不目空一切,不表现自己也不城府太深,不和稀泥也不冒充明白人。遇事多替他人着想,有一点儿委屈就自己兜着让时光冲淡委屈带给你的不悦的一瞬,你盼望人与人之间多些理解,健康、文明的气息应该在文明的时代充溢,豁达、明快的心地应该属于每一个崇尚现代文明的人。但你千万不要以为如此旁人便挑不出毛病便没有舌头给你下定语,这时有舌头会说你“会做人”。

从字面上看,“会做人”三个字无褒意也无贬义,生活中它却是人们用多了用惯了用省事儿了的一个对人略带贬义的概括。甚至于有人特别害怕别人说他会做人,当自己被说成“真不会做人”时倒能生出几分自得,好像会做人不那么体面,不会做人反倒成了响亮堂皇的人生准则。细究起来这种说法至少有它不太科学的一面:若说“会做人”是指圆滑乖巧凡事不得罪人,这未免对“人”的本身存有太大偏见,人在人的眼中就是这样?那么“不会做人”做的又是什么呢?若是以“葡萄是酸的”之心态道一声“咱们可不如人家会做人”,以此来张扬自己的正直,也未免有那么点幼稚的自我欣赏,更何况用“不会做人”来褒扬真正的品德,本身就含有对人的大不敬。

(选自《经典文汇》,有删节)

探究练习

1.作者认为“做人累”,累在哪里?请列举生活中的一个事例来证明。

2.阅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句中黑体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①这累甚至于牵连了不谙人事的狗。

②好像会做人不那么体面,不会做人反倒成了响亮堂皇的人生准则。

【阅读训练二】

培植善念

鲍尔吉・原野

过去,有一位高僧叫潘公杰,每天打坐,在面前放黑白两堆小石子,来辨识善念恶念。善念出现时,拿一颗白石子放在一边;恶念出现时,取黑石子。

佛法中的善念是利益大众,恶念则不简单指杀人越货。在脑中转瞬即逝的享乐之念以及贪婪、嫉妒、嗔恼等都可称之恶念。而欺诈偷盗已是罪不容赦了。

以现今的角度阐述,善念即仁爱,而恶念不过是欲望。欲望是什么?“是我们保持生存的主要工具。”(卢梭)由于欲望的指引,人生克服种种困难走向满足。“因此,为了保持我们的生存,我们必须爱自己,爱自己要胜过爱其他一切东西。”(卢梭)可见自私的本性已经深植人性之中,所谓欲望实为生存之道,不应有善恶之分。然而,爱自己需有一个限度,超过此限,就可以变成恶,甚至罪。而人的欲望恰恰是永远没有止境的。因此,为了共同的利益,爱自己还应该爱我们生存的环境,常常注意到别人也需要爱。不能推及他人与环境的爱,叫做冷酷,这就是恶的生成。

一个人把爱兼及他人与环境,包括植物、动物,佛法称此为“慈”。如果目睹苦寒之中的贫儿老妇,心里生出一点点同情心,则是另一种大善,这种情怀,即所谓“悲”。慈悲两字,听起来有些苍老。有人甚至会觉得它陈腐,实际它穿越时代,是凝注苍生的大境界。今天流行的“关怀”以及“温馨”,不过是它的现代版,内涵如一。

善念其实是小小的火苗,倘若不精心护佑,它在心中也就旋生旋灭了。不是说,只有造福万代才叫善。譬如有人建议削平喜马拉雅山,让印度洋的暖流涌入,使干旱的西北大地变成热带雨林。此善大则大矣,却要等待很久。古人有诗:“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虽然琐细,读后感觉心中暖暖的,大过印度洋的暖流。

潘公杰大师在黑白石子中辨识善恶二念,到晚上检点。开始时黑石子多。他掴自己的耳光,甚至痛哭、自责,你在苦海里轮回,还不知悔过么?三十多年之后,他面前全变成白石子了,大师后来修成菩提道。

我们达不到高僧那种至纯之境。爱自己原本也没有错,我们是凡人。然而无论“利己心”走得多远,有善念相伴,你都会是一个好人。

(选自《甘肃日报》)

探究练习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嗔恼( ) 譬如( ) 琐细( )

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文中讲述潘公杰故事的作用是什么?

4.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5.你认为佛家中的慈悲思想对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有积极意义吗?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议论文阅读鉴赏》

阅读训练一:

1.“做人累”就累在多一条会说话的舌头。举例:比如受了表扬喜形于色便有人说肤浅,若面容平静便有人说故作深沉。比如适逢激动人心的场面眼含热泪有人会说是装腔作势,若没有热泪就会被说是心太冷酷了。2.①不能删掉。“甚至于”是形象地说累的程度,如果删掉了就显得荒唐可笑了。②不能删掉。“好像”是承接着上一句而来的,删掉就没有那种意味了,在此也表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阅读训练二:

1.chēn;pì;suǒ。2.培植善念。3.吸引读者阅读下文,为论点服务。4.参考:利己,没有错,可是专门利己就不对了。只有心存善念,你才会有更多的朋友和更好的心情。5.参考:我认为有积极意义。比如电视上很多宣扬佛家思想的镜头,对观众来说,还是有很大的触动的。

上一篇:火的奉献 第13期 下一篇:我们的歌 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