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今年已批准7种转基因作物进口

时间:2022-09-26 04:20:03

我国今年已批准7种转基因作物进口

转基因作物,是利用基因工程将原有作物的基因加入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并将不良基因移除,从而造成品质更好的作物。通常转基因作物,可增加作物的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抗旱、抗寒及其他特性。

截止到目前,我国今年获批进口的转基因农作物共包括3种大豆、两种玉米和两种棉花。3种大豆转基因特征分别为抗除草剂、抗虫和抗虫耐除草剂,获批时间为2013年6月6日。两种玉米的特征为耐旱和品质改良,两种棉花的特征为抗除草剂和抗虫。

以上7种作物的用途均为加工原料,分别为孟山都远东有限公司、先正达农作物保护股份公司和巴斯夫农化有限公司进口。其中,孟山都远东有限公司为转基因作物进口大户,2012年至今获批的大部分进口转基因农作物都由其送审。

前述7种转基因农作物的进口有效期自2013年起,截止日期到2016年或2018年不等。

转基因农作物的进口审批主体为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它为获批通过的农作物发放字头为“农基安证字”的审批编号。

转基因作物一直是媒体和的焦点,就上述转基因作物批准进口,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彭于发近日通过农业部网站表示,我国对这3个转基因大豆新品种的安全评审非常慎重,从申请到获得证书已历时3年。

彭于发表示,如抗除草剂大豆CV127,是2010年3月向农业部提交申请,组织开展了真实性、食用安全、环境安全的相关验证试验,2012年3月完成试验后,递交了安全证书申请,经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评审,农业部于2013年6月13日批准发放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其他转基因作物的情况也类似。

对业内担忧的进口量问题,彭于发解释,大豆进口本身没有配额等贸易措施限制,进口量的高低是市场行为。根据国内的需求量,近年来每年大豆进口都达到5000多万吨,按现有的品种和技术水平来测算,需要4亿多亩的耕地种植,而我国没有这么多的后备耕地资源。

近年来我国进口大豆的数量连年上升,至2012年,进口大豆的总量已达到5838万吨。从1997年至今,我国已批准8种转基因大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

根据2013年3月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的年度报告,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前五名国家分别为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印度,第六位则是中国,国内种植面积约400万公顷,主要为抗虫棉。

上一篇:加强政策引导 规范休闲农业健康发展 下一篇:在香烟袅袅中静思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