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数理逻辑智能的培养

时间:2022-09-25 06:49:47

对学生数理逻辑智能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359-01

数理逻辑智能是指能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例如,数学中的计算、量化、分析、推理能力,科学探索中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项智能强有助于孩子学习计算、分类、分析、概括、推论、假设、逻辑、陈述和因果,以及其他抽象的概念。

数理逻辑智能的培养蕴含在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包括在各科教育教学之中,它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可以在家庭中,也可以在课堂上,可以在学习中,也可以在生活中,都可以开发每一个学生数理逻辑智能,让学生的数理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更好发展,头脑会越来越聪明,思维越来越灵活,适应社会的需要。

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树立学生是课堂学习主人的观念。随着多元智能理论学习的深入,让学生成为主体,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等观念和做法越来越成为教师的共识。把多元智能理论与课堂教学相整合,打破原有框架,进行全新的、开放的课堂教学方式,成为课堂教学的突破点。

1.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

(1)通过课堂中巧妙地提问,培养学生的数理逻辑思维能力。

1.1在探索规律中提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思维的有序性是指学生在观察思考时,按一定的顺序,捕捉事物的特征和数量的内在联系,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

例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可先引导学生口算下面四道题的得数:6÷3=2 60÷30=2 600÷300=2 6000÷3000=2然后引导学生自学观察并思考:(1)这四道题中什么在变,什么没有变?(2)从下往上看,被除数和除数发生了什么变化?商有没有变?有什么规律?(3)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除数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商有没有变?有什么规律?当学生自学观察得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10、100、1000倍,商不变"后,我又让各小组讨论自学"是不是只有将被除数和除数扩大或缩小相同的整十倍、整百倍、整千倍时,商才不变呢?问题一提出,学生们便积极探讨合作交流,并用举例法说明自己小组得出的结论,由此学生找到的规律已从"特殊"发展到"一般"。这样学生在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下,有顺序地进行了自主的算、看、找、说的探索观察活动,顺利地找出规律,同时也培养了数理逻辑思维的有序性。

1.2在知识联结点提问,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数学知识由浅入深,知识内部衔接紧密。在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提问,不但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使新旧知识有机结合,形成知识链,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例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被除数是小数,除数是整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是商不变的性质。先引导学生观察例题:3.22÷0.14,当学生说出不能直接除时,教师引导各小组思考讨论:能不能运用已学的知识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换成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呢?学生自学后,让学生汇报怎样把除数变为整数?除数变为整数后,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你是怎么办的?这样使学生在思考中寻求出解答问题的方法,同时使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得到了发展。

1.3在教学关键处提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学生在分析问题中能由表及里,能揭示由此及彼的联系,深刻理解和洞察题中数量关系,从而得出实质性的解答。

例如:"某班有女生24人,占全班的3?5,问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通常学生解答这道应用题时总是先求全班人数,接着求男生人数,最后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求出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如果在"女生人数占全班的3?5"这个解题关键处进行提问:"由'女生人数占全班的3?5'这个条件,你想到什么"让学生进行数量关系联想。学生不难说出:"由女生人数占全班的3?5,会想到男生占全班人数的2?5,所以要求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可列式(1-3?5)÷3?5=2?3。"若再引导学生作线段图,弄清题中抽象的分率间的实质性关系,学生还会说出把全班人数分成5份,女生占3份,男生占2分,从而较方便地得到本题的解:(5-3)÷3=2?3。

这种不满足于对应用题的表面理解,而探求实质性的解答的做法,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和在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中探索最佳解答方法的精神,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2)通过发散思维的训练,促进学生数理逻辑智能的发展。

1、建立探索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儿童总是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中发展思维能力,从而学习变成一种主动的探索。

如:教学"两位数进位加法",19+18=?首先引导学生:估计一下结果大约是多少。在此基础上,给学生留有一个独立尝试的机会:你会算吗?说说你是怎么算的?不会做的,同桌或小组之间可以互相研究,看看有几种方法。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出现了不同的方法。(1)10+10=20 9+8=17 20+17=37(2)19+10=29 29+8=37 (3)20+18=38 38-1=37还有竖式计算等等。

教学中,我们注意尊重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强求使用统一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无论学生用哪一种思考,我们都及时给予肯定。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交流、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2、通过一题多解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例如:计算41×17?43时,学生一时找不到简便方法,老师就请学生先算43×17?43,学生很快算出结果,然后引导学生把两题联系起来思考,并展开联想,学生很快把41改写成(43-2),这样就很容易算出正确结果。再如:3 4?7×14,引导学生经过分析,不需要把3 4?7×14化成假分数再乘,而能很快地口算3×14=42,4?7×14=8,把42和8加起来得50。

通过一题多解训练,能使学生深入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2.把握生活中的契机培养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

对学生进行数理逻辑智能的培养不仅贯穿于所有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还蕴含在日常生活的各种娱乐活动中。

生活就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学知识容易,学会运用知识才是大智慧!如国际象棋、跳棋、多米诺骨牌;诱导孩子对事件、故事、电影提出自己想法,尤其是不相同的观点;观看电视中有关科学和数学的教学节目,或参观科技馆、天文馆等场所,对科学问题展开思考及问答;教孩子练习简单的心算;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机会来教孩子数学。例如,走楼梯时,可以和孩子一起数台阶;超市购物时,可以和孩子一起数买了几件东西;玩游戏时,可以让孩子数数他用了几块积木等等。

多元智能理论引入课堂教学,使得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得到充分发展,也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树立起自信心。在潜移默化中,在相互交流中,每个孩子的强项智能带动了弱项智能,达到了智能的整体发展。正如古诗所描绘的情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从实验小学的校园里涌现出一批科学家、数学家、会计师、工程师和电脑程序设计师!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多元智能理论教学策略的研究,创建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各类课型、课堂教学模式,力争取得操作性更强的研究成果,切实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效益的全面提升,不断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夯实基础。

上一篇:磁与人类的日常生活 下一篇:让水沟重回现代的都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