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据库法律保护制度及其司法实践述评

时间:2022-09-25 06:20:09

我国数据库法律保护制度及其司法实践述评

[摘要]以数据库法律保护模式为切入点,对我国数据库现行多重法律保护制度及其司法实践进行逐一评述,在分析现行法律制度效用与不足的基础上,对照国际数据库保护新举措,提出我国数据库法律保护制度完善与发展建议。如,进一步完善现行相关法律制度、研究和推行我国数据库专门法的建设等。

[关键词]数据库保护 法律制度 法律保护模式

[分类号]G250.74

1 引言

我国数据库产业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较短的时间段跨越了引进、起步和发展三个阶段,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调查报告》最新公布,全国在线数据库总量已达29.54万个。随着数据库在我国信息产业中地位的提升,如何保护数据库制作者的利益,规范和解决数据库生产、传播、利用过程的各种纠纷成为我国立法完善的新课题。本文对我国现行数据库法律保护制度及其司法实践进行全面述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数据库法律保护制度完善与发展对策。

2 我国数据库法律保护立法现状及其司法实践

从全球看,数据库法律保护模式分为两种:①传统的以著作权法为主体的多重法律保护模式(以下简称多重法律保护模式);②以欧美为代表的专门立法保护模式(以下简称专门立法保护模式)。目前,除欧盟已经实施专门立法保护数据库,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多重法律保护模式,即依靠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商业秘密保护法、合同法等现行的法律制度保护数据库。多重法律保护模式是世界数据库法律保护的主流模式,也是我国目前采用的数据库法律保护模式。

2.1 著作权法保护

著作权法是我国数据库保护的主要法律制度。依据《著作权法》第14条,著作权保护独创性数据库,排斥他人不劳而获的“搭便车”。在我国数据库保护司法实践中,“历史纪年表”案和“中国大法规数据库”案原告都成功地以著作权法维护了自己的利益。但是,著作权法保护独创性数据库的特性决定了其惠及的数据库是相当有限的,大量非独创性数据库游离于著作权保护之外。并且,即便是符合独创性标准,著作权法保护的只是数据库的结构,并不延及数据库的内容。VA“历史纪年表”案和“中国大法规数据库”案为例,权利人享有的是表(或数据库)结构的著作权,权利人无权制止他人对其表(或数据库)内容的复制。对数据库而言,真正具有商业价值、最易遭受他人复制的恰恰是数据库的内容。所以,著作权法这种只保护数据库结构、不保护数据库内容的特性被学者称为软保护。

2.2 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保护非独创性数据库最为有力的法律武器。由于著作权独创性的高弹性(即编排或选择的独创性很大程度取决于法官的判断),原告提起著作权的同时,也常附带反不正当竞争方面的诉讼,以最大程度保证诉讼效率。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数据库,引用的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一款原则性条款。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原告运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自身利益并不鲜见,除早期“中国拟建和在建项目库”①案、还有后继“SIC实时金融系统侵权”案②和“金融城”③案等,其中“SIC实时金融系统侵权”案和“金融城”案最终获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法院判定被告行为“……抢占了原告的客户、损害原告的合法权益,构成不正当竞争”。

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数据库,排斥了竞争者对数据库内容的复制,弥补了著作权法不保护数据库内容的缺陷。故有学者认为“在我国数据库不能提供完整、充分的版权保护时,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制不失为对数据库制作者权利保护的重要补充”。但是,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数据库也有其局限:①反不正竞争法规范的对象是有限的,对非竞争性关系的恶意破坏,数据库权利人难以利用反不正竞争法寻求救济;②以反不正竞争法原则性条款界定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种高度抽象的原则性标准需要法院根据个案进行认定,判决结果很大程度取决于法官的解释和判断。以“中国拟建和在建项目库”案为例,对于原告附带的反不正当竞争诉求,该案法官以其“不能举证被告抢占了其客户”为由,认定当事人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驳回其诉求。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这种不确定性恰恰是数据库制作者最为担心的。

2.3 合同法保护

对于商业数据库,权利人通常会利用合同条款约束用户,限制他人不正当利用并追究其法律责任。以合同法保护数据库通常依据的是《合同法》第60条以及对违约责任处理的第107条。

合同法保护数据库要求当事人签有合同。“SIC实时金融系统侵权”案原告即凭借与被告的合同在一审中获胜。合同有利于数据库制作者在可能发生的诉讼中占据主动,目前已有越来越多数据库制作者依赖合同法保护自身经济利益。

合同法对数据库的补充保护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它可作为数据库制作者加强自我保护,控制用户合理使用的手段。但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合同法不可能独立承担起对数据库全面保护职能,合同法通常协同反不正当竞争法(如SIC实时金融系统侵权案(一审),详见本文2.4第二段)。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数据库的缺陷相似,合同法也不能为数据库提供一种具有确定内容的、稳定的财产权,即存在不确定性问题。例《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诉赵萍萍案④,法院就未从合同法角度考虑原告对数据库内容享有合同下的权利;此外,合同法无法对付合同外的第三方侵权行为,为防止合同外任何人访问数据库,数据库制作者还必须同时依靠技术措施和其它法律制度。

2.4 商业秘密保护

以商业秘密保护法保护数据库在发达国家极为常见,我国保护数据库商业秘密通常援引的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和《合同法》第43条等。

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数据库商业秘密的前提是数据库符合秘密性、经济性和采取了合理的保密措施三个条件,而以合同法保护数据库商业秘密,要求商业秘密所有人和侵权人之间有保护商业秘密的合同或在其它诸如劳动合同中有相关保密条款。“SIC实时金融系统侵权”案(一审)因“《SIC实时金融》具有秘密性、价值性”、“……合同载明了《SIC实时金融》是原告的商业秘密、被告已知且承诺承担相应的保密义务”、“……原告在主观上具有保密的意愿,在客观上采取了与客户约定保密义务等保密措施”而获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合同法保护。

相对于著作权保护,数据库商业秘密保护既保护了数据库的结构,又保护了数据库的内容,只要其中的技术或内容不为社会所知。但是对多数商业数据库,因公开发行而不构成商业秘密,不在其保护范围之内;并且,商业秘密保护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范畴,所以它具有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缺陷,而合同法只规范合同双方,对于没有合同关系的第三方将其中商业秘密扩散,数据库制作者亦不能提出诉讼(商业秘密的权利产生于合同的约定);再者,由于我国没有商业秘密保护法,法院在审理数据库商业秘密时必须适用于相

关法律,难以避免法律的冲突和竞合现象。

2.5 民法保护

以民法基本原则保护数据库制作者的辛苦劳动,依据的是《民法通则》第二条。以民法保护汇编作品的典型案例有“电视节目预告表”案①和“出版发行名录”案②。尽管两案的著作权诉求被否定,但法院对原告对汇编作品的劳动投入予以肯定,依照“创造利益者享受该利益”和“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的民法原理,法院将原告对数据库享有的权利定位于一种民事财产权,并判决被告承担一般民事侵权责任。

以民法基本原则保护数据库,实际是鼓励人们诚实守信、积极创新,作为国家大法,它是我国数据库专门立法的指导思想。在学术上,以民法基本原则作为判案依据,由司法机关直接确认数据库的财产权,尚有很大的争议,毕竟民法保护的是权益,而不是权利。多数学者认为将民事原则条款扩张到知识产权领域必须慎重为之。

除了上述相关法律制度,对于侵犯数据库知识产权的犯罪,以刑事救济手段保护数据库财产权免受侵犯也越来越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刑法对数据库的保护主要体现于侵害数据库的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商业秘密情节严重者的制裁。

3 存在的不足或问题

综述我国数据库法律保护相关制度及其司法实践,笔者认为,以著作权法为主体,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民法和商业秘密保护相关法等法律制度,从各自不同的角度一定程度地保护了数据库制作者的利益,它们为我国数据库产业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法律环境。但是,现行数据库法律保护模式还存在诸多问题或不足,需要不断加以完善和发展。

3.1 适用性方面的不足

细量上述法律制度,笔者认为各法律均有其适用范围和提供保护的可能,也有其不足。从法律制度看,一旦数据库达不到著作权法的独创性标准,数据库的制作者只有依靠反不正当竞争法;而反不正当竞争法本身调整范围的有限性(仅限于竞争者之间)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数据库的不确定性,往往使数据库的制作者失去保障;数据库商业秘密保护只对具有商业秘密属性的,也即非公开的数据库才适用;合同法对合同的双方有效,对第三者侵权往往无能为力;刑法仅针对非常严重的数据库侵权行为,对于一般的数据库侵权无法调整;而以民事原则条款的扩张解释保护数据库财产权亦存有争议。总之,现行法律制度只是从各自的角度对数据库提供某一方面的保护,现行法律保护模式缺乏对数据库的整体保护。

3.2 确定性方面的不足

从司法实践看,以多重法律保护数据库,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如著作权独创性的高弹性、高概括性、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抽象性、原则性,使个案的判决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官的解释和判断,其结果是数据库制作者很难预见自己的权利是否能得到保护。在“SIC实时金融系统侵权”案中,原告在主张自己的权利时即显得无所适从,为达到最终胜诉的目的,采取了“地毯式轰炸”术,罗列了商业秘密、著作权、劳动获益权、专有技术成果权。现行模式使数据库制作者不能准确地市场预期,影响其投资的激励,而且可能造成司法的不公正、不统一。

3.3 协调性方面的不足

现行数据库法律制度不是一个统一有效的整体,各法律制度彼此之间缺乏配合,如同数据库商业秘密保护中援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可能造成竞合与冲突,数据库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合同法保护之间也有协调问题。在美国,已通过INS、NBA及ProCD案确立了著作权优先,解决了著作权法不保护非独创性数据库背景下,竞争法、合同法得以适用的条件与前提,而这一理论阐述在我国很大程度上并未完成。在著作权法不能适用的情况下,其它相关法律制度如何承担起协调保护的作用,这在诸如《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诉赵萍萍案等司法实践中并未得到完美解决。4国际社会的新举措和我们的对策研究

显然,以现行法律保护模式解决数据库整体保护和投资保护面临很大的困难,这也是国际社会着手新对策研究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种解决办法是给予数据库专门的、单独的法律保护。目前,世界数据库专门法律保护正在三个层次上推进,即欧盟已经建立的区域保护、WIPO拟议的国际保护以及美国试图建立的国内保护。这三个层次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并推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研究和考察专门立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尽管欧盟区域立法有待进一步完善、WIPO《数据库条约》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冲突,至今未获一致性解决、美国数据库法案也未在国内通过,但专门立法终究克服了现行多重法律保护模式的缺陷,全球统一的专门立法对消除法律的地域性冲突、统一各国数据库法律保护水平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实现整体保护和投资保护,要求整合现有保护手段,消除各法律制度彼此之间的冲突,统一体系下实现数据库保护是世界也是我国必须解决的问题。虽然,从我国数据库产业经济和法制建设现状看,未必需要立即建立专门法,但放眼世界,从《欧盟指令》、WIPO《数据库条约》到美国国内一系列法案,专门立法国际化进程之短、范围之快出人意料,而一旦形成国际统一的专门保护制度,那么,不在国内采取同等保护,我国数据库产品将不能在世界范围受保护,产品的市场将受极大的影响。作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际贸易组织的成员,我国要脱离国际协调和合作也是不可能的。

鉴于我国数据库建设的实际需要并参照国际立法进程,建议我国数据库法律完善与发展分两步走:①进一步完善现行相关法律制度(如建立商业秘密保护法、修改著作权法等);②研究和推进我国数据库专门法的建设,并在必要时构建我国的数据库保护专门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际社会在数据库专门立法和司法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我国应以积极而又审慎的态度考查欧盟与美国两种专门立法模式,坚持数据库制作者私利与一般用户公益的平衡原则,同时明确专门立法只是增加了一重保护,它并不排斥现行相关法律对数据库的保护。

上一篇:近年来我国农业(村)信息化研究热点述评 下一篇:我国图情博客发展状况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