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预算管理策略探讨

时间:2022-09-25 01:30:12

医院预算管理策略探讨

摘要:医院预算是医院各项事业发展计划的具体反映,是医院财务活动的基本依据。加强预算管理有利于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利于实现收支平衡,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有利于医院经营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医院;预算;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F23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7-0137-02

随着中国财政管理体制和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的深入改革,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卫生服务主体的医院,充分利用自身的经济资源,有效加强预算管理,以内部高效有序的运行来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是医院预算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分析当前医院预算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预算管理意识薄弱。不少医院编制预算主要是为了申请经费和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预算编制任务,而不是为了内部管理需要,预算管理在医院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是预算编制机制不全。医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预算编制基本上是由财务部门依据上年决算数据推算而成,缺乏业务部门的参与、缺乏医院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三是预算编制依据不足。在编制预算时,人们往往习惯采用传统的增量预算,没有考虑现实情况,缺乏对医院长远发展的规划考虑,缺少对医院财务管理水平、核算水平的认真分析,使预算失去应有的作用。四是预算执行约束偏软。编制预算的目的在于执行,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监督约束,造成预算项目、收支额度经常性变动,使得预算支离破碎,无法发挥预算应有的约束性作用。针对上述问题,重点谈谈改进医院预算管理的具体策略。

1.健全预算管理体系。医院要顺应国家医疗改革新形势,不断强化“预算出效益”等意识,积极健全和完善预算管理体系。(1)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积极完善加强预算管理的组织架构,成立由院长、总会计师以及各职能科室主任为主要成员的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提出医院的总目标和方针、预算的审批与修正等决策性工作。建立由财务处为主的预算实施部门,负责编制统筹预算、组织预算实施。建立由审计部门为主的预算监督部门,负责对预算编制、实施等的监督评价。(2)建立科学配套的管理制度。为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医院在广泛调研和听取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预算管理制度》和相关细则,并将其作为指导医院预算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在制度中要明确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组织结构、编制流程与方法、预算内容与编制依据、预算的执行与控制、预算的调整、预算执行的分析考核和激励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使预算管理工作有章可循。(3)完善预算考评纠错机制。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考核是促进预算管理不断进步,保证预算执行的有效手段。完善的预算考评纠错机制应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要及时从预算执行的正负差异中分析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适时提出纠正预算偏差的对策,必要时可调整个别项目的预算方案。其次,要对预算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指标等进行考核与评估,从中找出差距,总结经验,也对今后的预算项目的申报审批提供依据。最后,坚持预算考评与绩效考核相结合,把预算执行情况与各科室负责人、职工的经济利益挂构,从而使管理者、职工与医院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责任共同体,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遵循预算编制原则。医院预算体现着国家的政策,规定了医院业务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因此,医院编制预算要正确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和预算编制的基本要求,保证预算的严肃性。(1)坚持基本程序。在编制预算时,应当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原则,较好地坚持以下程序:1)分析医院内外的背景,并对历年数据进行加工分析,形成医院年度工作总体计划和经营目标。2)将医院年度发展计划和经营目标分解下达各部门。3)审查、平衡各部门的初步预算,协调处理相互间的矛盾和分歧。4)根据各方情况制定医院总体预算,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履行相应批准程序。5)将预算批复以书面形式下达各预算部门。6)根据重大事件变化情况,对预算做出适当的调整。7)制定预算执行的奖惩措施,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评,兑现奖惩政策。(2)突出公开透明。在编制预算前,医院“预算管理委员会”集各职能部门召开预算协调会议,明确目标,要求各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做好预算编制工作。预算编制人员应深入各部门,广泛调研,了解实际情况。对医院重大预算项目应由专家论证、预算工作小组集体讨论和集体决策。(3)做到实事求是。编制时要正确划分各项收入和支出项目,特别是要正确划分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的界限。对于业务收入预算要客观可靠,对没有把握的收入不能编入预算。同时,对应列入预算收入的不能打埋伏。支出预算要充分考虑需要与可能,以免预算核定以后,不断调整支出预算,影响预算的严肃性。(4)坚持统筹兼顾。医院在编制预算时,要按照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要求,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事业需要与财力可能和消费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科学论证,合理安排资金,尤其是要优先保证人员支出、特殊补助支出等固定性开支以及医疗业务活动开展必不可少的支出,然后根据财力情况,进行设备更新、基础设施改造、基本建设等。

3.抓住收支预算重点。收入和支出始终是预算编制和管控的重点。要按照合法法、完整性和准确性的要求,科学确立医院收入预算目标。医院的收入主要包括业务收入、财政拨款收入和投资收入三大部分,确立收入预算目标时应以业务收入为重点,尤其是应充分考虑业务增减额:(1)房屋改扩建或内部用房调整引起的医疗用房增加;(2)医院新增设备使用引起的服务项目增加;(3)新科研成果应用,新项目开展,新人才引入而引起的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4)医保定点人员扩大引起的预期收入增加;(5)绩效激励政策改变引起的服务质量提高等等。总之,业务增减额应全面衡量卫生、物价收费标准等政策的改变、周边卫生资源配置和医保政策的变化等因素,综合业务增加额和减收额确立总的工作量指标,从而确立医院总的业务收入及收入结构。要按照既要保证医疗业务正常运行,又要合理节约的精神,编制支出预算总量。医院的支出应当与医院成本核算相结合,充分考虑医疗支出、药品支出、财政专项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债务利息支出和其他支出等因素,这是决定医院经济效益高低的关键因素,是医院预算管理的重中之重。在推行医院预算管理时,医院要遵循“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有所积累”的原则,始终把成本支出控制作为一项核心工作来抓,充分体现年度事业发展计划、人员编制、物价浮动等因素,做到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另外,还要十分重视往来款项管理,房屋的建设与改造,仪器设备的采购与付款,材料、药品的采购与结算,住院预交押金的管理和结算,医保病人费用的管理与结算,都涉及到往来款项的管理,有些医院应付款项和应收款项数额极大,所以,在医院的预算管理中要重视往来款项的管理。

4.突出预算运行管控。预算指标下达后,就成为医院经济运行所遵循的基本准则,在执行过程中应做到有效控制和信息的及时反馈,确保预算的有效落实和特殊情况下有及时调整。(1)落实审批和申报制度。财务部门应将每月财务报表中反映的各业务部门费用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领导小组,控制资金支出。对专用设备、一般设备、物资采购和大型工程项目建设要建立严格的审批程序,并严格按照预算执行。总之,各预算项目实际发生值与预算计划值的差额应控制在一定的比例内,如遇特殊的情况,则由开支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按照程序逐级申报审议。(2)开展定期检查和分析活动。预算是否发挥作用,关键是能否得到有效的执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医院应建立健全定期检查、考核和分析等制度,成立由财务科、核算科、监察审计科、物价管理科、门诊办公室和住院管理中心组成的考核小组,在兼顾社会效益和医院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定期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日常检查、监督和分析,对于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偏差较大的项目,不管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都应及时查找原因,提出改进建议措施,总结经验教训,这是改进医院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预算执行检查分析时,应注意选择适合的考核与评价方法,注意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3)坚持分级责任控制措施。医院内部职能科室为预算责任部门,负责本部门分管业务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和控制等工作,并配合财务科做好医院总预算的综合平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管理层要制定合理的约束机制,按照目标管理的原则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到各部门、各岗位,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体系,并配以强有力的约束措施,确保预算有效执行。(4)发挥信息技术的管控作用。当前,信息技术在医院收费、会计等领域的运用比较普及,但在决策管理、预算管控、综合会计分析等诸多环节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信息控制机制。要始终把信息技术作为加强预算管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努力在编制预算中的背景分析,经常性项目的网上按级审批,日常公务开支的公务卡结算,会计电算的内部审计及预算执行情况的阶段数据分析等领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便捷作用。

上一篇:针锋相对 第9期 下一篇:中国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