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时间:2022-09-25 12:38:49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摘 要: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人际交往更加频繁,充满了激烈的竞争。口语交际是人们最基本、最经常的交流活动,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更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在总结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学生语文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方法,使学生成为“能说会道”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口语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口语交际是听与说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那么怎样才能让“听”“说”互动落到实处,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呢?经过数年的教学,我略有几点认识。

一、要充分做好学生“互动”前的准备,避免盲目性

1.明确目标。众所周知,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导航线,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应始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要提高学生互动的有效性,就必须让每个学生明确训练的具体目标,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会避免随意性、盲目性。

2.作好示范。因为小学生模仿力很强,通过教师直观形象的示范,能使他们从中学到甚至悟出一些交际语言、方式和态度,不过教师在示范时一定要保证示范者交际语言、交际情感、交际仪态的正确和规范。

3.可分组进行。一般情况下,口语交际课的双向互动多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分小组时,可以把班级里的优秀、中等、差生按比例加以合理搭配,还可根据交际的内容,选择那些观点不一致的学生合理组合。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相互评价、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二、切实加强“互动”中的调控作用

1.要帮助和指导学生。因为小学生阅历少,口语能力弱,在口语交际中,往往会有这样那样的疑难问题,那么教师就应该对他们及时帮助、指导,这样可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

2.要启发学生解决问题。口语交际训练也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不能“包办”,可通过语言提示、问题探究等手段,启发学生自我解决问题。如教学《卖鸡糕》这一口语交际课时,很多学生只注意到向对方介绍鸡糕的产地、用料、价格,而忽视了“推销”的目的。我说:“你来是干什么的呢?最后应补充一句什么话就更妥了?”学生听后茅塞顿开,补充了一句:“先生(女士等),我建议您买下它,相信它一定会适合您的口味。”

三、“听”“说”互动后,应及时反馈

“听”“说”互动后,应及时反馈,这也是检查口语交际训练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及时弥补不足。

1.汇报、演示。教师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学习小组上台汇报、演示成果。

2.要公正评价,弥补不足。我们要根据汇报者口语交际的情况给予公正的评价,即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委婉地指出不足,共同纠正。如学生的语音是否正确,语言是否规范,说话的内容是否清楚、有条理,另外还可看看他的仪态是否端正,表情是否自然等。

3.留给学生质疑、探究的机会。教师要给学生留点质疑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提问。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又一次的口语交际过程,这样在问与答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发现、探究,综合素质也提高了。

口语交际能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要想真正让“听”“说”互动落到实处,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要经过长期、反复训练才能实现的。

(作者单位 江苏省涟水县红窑实验学校)

上一篇:如何有效设计科学课教学目标 下一篇:寻找情感共鸣 焕发课堂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