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话教学“三部曲”

时间:2022-09-01 10:06:30

写话教学“三部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段的写话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并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惧怕写话,不知如何写话,写出的话语言不通,错别字较多,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是错误百出。而对于农村小学的低年级段学生,这些现象就显得更为突出。怎样才能让孩子不惧怕写话,并乐于写话呢?笔者发现,若能做到以下“三部曲”,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学生会感觉到:写话,原来这样简单。

一、创设情境,激发写话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里产生出来,有了真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为了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和水平,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并想方设法让学生沉浸在语言环境中,激起写话兴趣,让学生在大脑里形成把看到的、听到的等写下来的意识。

游戏是农村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他们的精神是欢乐的,思维是敏捷的,语言是流畅的。喜闻乐见的游戏和表演是驱散学生写话恐惧的良药,每一个孩子都会情不自禁地参与进来。在愉悦的“捉迷藏”“添鼻子”“老鹰捉小鸡”“吹泡泡”等充满乡土气息的游戏中,学生会不用教师提醒就全神贯注地观察,津津有味地讨论,轻松、流畅地表达出自己所看、所听、所想、所思。在玩中学生收集了写话的素材,并大大激发了他们写话的兴趣。

二、联系生活,丰富写话内容

写话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思想与感情的结晶,也是语言操作的成果。叶圣陶先生也说:“作文这种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因此,要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舞台,带领学生走进田野,观察一望无际的田野演绎着四季的变化,从春意盎然到丰收金秋,把观察到的和自己听到的、想到的写出来,积极鼓励学生养成有感而发、有感必发的习惯。我们还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做一做风筝,然后到野外去进行放风筝比赛,在学生玩得兴致勃勃时,现场指导他们观察各种风筝的特点及欢乐的场面,并要求他们重点描述他们认为可以评为冠军的那一只风筝的外形和凌空时的情景。来自于生活体验的语言是有生命力的,这些体验一定会厚积薄发,让他们有物可叙、有情可抒、兴趣盎然,写起来自然也生动、具体。

三、重视评价,提高写话能力

重视评价,对于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也能起到春风化雨的良好效果。当我发现学生的写话作业有应付现象、畏难情绪时,我会及时地给予他们鼓励,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建立自信。在平时的写话练习中,只要学生有一点进步,哪怕是用上了几个好词,有了一点独特体验,我都会毫不吝啬地给予赞美。我鼓励学生在写话过程中多用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给自己的写话添上绚烂的一笔。

在阅读学生的写话时,我觉得以星星的数量多少作为等级的高低是一种很直观、有效的评价方式,学生一拿到写话本就会迫不及待地数得到的星星。这种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感受到自己写话过程中的点滴进步,从而体会成功的喜悦。我喜欢在学生的写话本上留下这样的话语:“你的文笔真厉害!”“读你的写话真是种美的享受!”“你真用心,还用上了比喻句和拟人句,佩服!”我想学生读到这样的话语一定会喜笑颜开、信心倍增。我还经常让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读互评,阅读别人的写话,然后进行评价,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写话的鉴评能力,也促进了学生写话水平的提高。

写话教学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农村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的培养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充分发挥农村的资源优势,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带领学生用明亮的双眼去观察,用聪慧的心灵去感受,用丰富的语言去表达,用五彩的文字来描述。

(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大高小学)

上一篇:让小学数学简易化、形象化、生活化 下一篇:采得百花好酿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