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足球节目解说的“图像”信息传达

时间:2022-09-25 12:38:31

广播足球节目解说的“图像”信息传达

由于媒体表现形式的不同,电视受众通过视觉和听觉共同作用接受信息,而广播受众则只通过听觉接受信息。因此,对于足球节目的转播,电视与广播的解说必然有着很大区别。本文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东方电视台2007年女子足球世界杯比赛期间的3场比赛(9月12日的D组第一轮小组赛中国VS对丹麦,15日的D组第二轮小组赛中国队VS巴西队,23日的最后一轮小组赛中国VS挪威)为例,选取同一时间段的转播解说(非全场解说)为比较对象,探讨广播解说如何有效地运用语言符号达到如同电视解说一样的传播效果。

广播与电视足球节目解说运用符号的对比

电视媒体使用的符号主要有语言的声音符号、文字符号(字幕),图像符号,音响符号;广播媒体使用的符号则主要有语言的声音符号和音响符号。这些符号都有各自的形式、意义、结构,在传递信息方面也各有优劣。图像符号具有直接、多义、现时的特点;语言文字符号具有间接、单义、自由等特点;音响符号具有结构单一、表义简单、模糊等特点。

足球解说中,电视和广播的解说员看到的图像是相同的,他们通过相同的图像符号获取信息,而他们的受众是通过不同的符号获取信息的。在电视解说中受众通过图像、语言的声音、文字符号三种符号接受信息,广播解说中受众通过语言的声音一种符号获取信息。受众的这种差别必然在解说语言上显现出来。

图像符号对语言运用的影响

为了确定图像符号对语言运用的影响,我们先做如下假设:(1)电视足球解说和广播足球解说均能够各自传播的信息几乎相同;(2)对同一场比赛,电视通过电视收看和广播受众通过广播收听获得的效果几乎相同;(3)语料中电视解说员、广播解说员对足球的理解、解说的风格、习惯几乎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我们只把图像符号(图像)作为影响语言表达的一个变量,暂时不考虑其它变量的影响。

电视观众能够看见图像,即有图像符号,而广播听众没有图像可看,即没有图像符号,这种差别必然反应在解说员的语言组织上。那么究竟如何影响?多大程度上影响呢?下面我们截取相同图像的电视、广播解说,考察图像符号对语言运用的影响。

从总体看,3场广播解说的话语转写成文字共约3万字,3场电视解说的话语转写成文字共约2万6千字,广播解说比电视解说多4千字,为15%左右。但是由于电视解说用大量的时间评论,而广播大量地解说图像内容即图像符号,所以用笼统计算出来的结果进行比较说服力不强。

为了准确地观察图像符号对语言运用的影响,我们把相同图像解说的片段进行一一比较。根据图像的内容分成以下几类。

1.传接球的图像(见表1)

表1 广播与电视对传接球图像的解说对比

统计传接球的图像解说词,结果是广播使用的文字是电视的5.82倍,即广播需多用近5倍语言符号来表达图像符号的信息。从所用的句子类型看,电视解说以单句为主,即7个单句,6个独词句,一个倒装句;3个复句,复句中2个并列复句1个连贯复句;广播解说以复句为主,即3个单句,一个名词短语句,两个主谓句;7个复句,6个并列复句,一个连贯复句。可见,广播多以复杂的句型解说图像内容。

2.运动员犯规的图像(见表2)

表2 广播与电视对运动员犯规图像的解说对比

一般电视足球解说只说犯规的球员和动作,有时甚至动作也不说,只简单地说裁判的动作;而广播足球解说必须把一方犯规球员的姓名、动作、号码、位置、目标等详细地说出。

统计所有画面的结果是广播使用的文字是电视3.06倍,即广播需多用近2倍语言符号来表达图像符号的信息。从所用的句子看,电视解说以单句为主,1个单句2个复句,复句都是并列复句;广播解说都是复句为主,2个补充复句,1个并列复句,一个连贯复句。

3.换人的图像(见表3)

在换人的图像中,电视通常只说动作者,而广播足球解说则更清楚地说出动作者、标识、位置、身份等。

统计所有画面的结果是广播使用的文字是电视的1.42倍,即广播需多用近0.4倍语言符号来表达图像符号的信息。从所用的句子看,电视解说和广播解说都是复句,且都是并列复句。这是少有的“雷同”现象。

4.射门、进球的图像(见表4)

电视足球主持人解说射门或进球时通常只说结果,广播足球解说则需要说出球员姓名、动作、目标、方位、方式等等。

统计所有画面的结果是广播使用的文字是电视2.89倍,即广播需多用近2倍语言符号来表达图像符号的信息。从所用的句子看,电视解说以复句为主,2个单句9个复句,复句都是连贯复句;广播解说以复句为主,1个单句,10个复句,复句都是连贯复句。

5.罚球的图像(见表5)

这个图像电视足球解说和广播足球解说都解说罚球的空间、方位,但是广播足球解说叙述更准确。两种解说所用语言字数相同,解说的句子都是并列复句。

从解说的内容看,没什么区别,广播足球解说把罚球的位置说得更具体可感,并没有将更多的图像内容转换成话语的上下文。

结论及讨论

统计所有画面的结果,广播解说使用的语言是电视的2.83倍,即相同的画面,广播解说比电视解说需要多用近两倍的语言。显然,如果受众没有图像符号,而传播者有图像符号,那么传播者就应当把图像符号内容适当地转换成话语的上下文语境,以方便听者理解,这样迫使广播解说主持人比电视解说主持人使用更多的语言,更复杂的语句。在语料中,广播解说使用语言等于或者少于电视解说的情况极少,语料中显示只有两个图像。

这个结论似乎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从这里引出的另外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图像符号传递的信息怎样转换成用语言符号传递的信息,它们之间的转换规律怎样,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研究,本文的方法显然太过简单。如果能够找到图像符号与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规律,就能更好利用这两种符号传播信息,因为在电视中主要依靠这两种符号传递信息。

作者单位 广州体育学院

上一篇:也谈学术期刊的现状和经营理念 下一篇:城市电视媒体的生存矛盾及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