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攀岩从岩馆回归高山

时间:2022-09-25 08:42:59

传统攀岩从岩馆回归高山

2013年8月和9月,四川省四姑娘双桥沟成为了高海拔岩石攀登的热点地区,先后有四五支国内的队伍进行不同山峰的岩石路线攀登。同时,国内运动攀登的好手们也远赴欧洲阿尔卑斯山脉、美国约塞米提国家公园尝试大岩壁的攀爬。而几年前,国内攀岩和登山的人群基本没有什么交集,尤其是极高海拔攀登与运动攀岩。

纵观现代登山历史,至1865年,攀登者登顶了阿尔卑斯山地区所有的21座4000米以上的高峰。那时,摆在攀登者面前的问题,是攀登的方式和路线的选择。为了尝试攀登更为陡峭的岩石路线,促使了攀岩的技术和器材的提升。然后,欧洲的攀登者将这种阿尔卑斯攀登方式放大到了喜马拉雅。从20世纪初,人们开始挑战约塞米提国家公园内的众多高耸入云的岩壁。尤其在70年代至80年代,几乎所有世界顶尖的攀登者都来到这里。这一时期,开创了许多新的路线,新的攀登方式。大岩壁攀登系统逐步成熟。与此同时,随着竞技比赛在世界上的流行,攀岩也脱离开了自然环境,成为了一项独立的运动。从登山历史中可以看出,攀岩的出现是登山的一种技术手段,是登山的基础。国际登山向导的三项基本技能为针对自然岩壁的攀岩,阿尔卑斯式登山,滑雪登山。

很多中国民间的攀登者,从攀岩馆中的人工岩壁开始接触和学习攀岩,然后去自然岩壁进行运动攀登。在野外看到了更多的自然岩壁,激起攀登欲望,开始接触传统攀登和多段攀登。在冬季,从攀冰开始接触了冰雪器材,然后走向高海拔区域,尝试自主攀登。这种模式往往让攀登者容易忽略自然环境中固有的风险,如高山反应、寒冷、落石、雪崩等等。高海拔岩石攀登意味着攀登者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不但以传统攀登的方式进行攀爬和操作,也要解决高海拔山峰所具有的环境和技术问题。在中国,我们没有像阿尔卑斯那样的成熟的区域可以安全高效地进行学习训练,也缺乏相应的系统培训。大多数攀登者只能通过自己摸索来提高自身能力。

中国存在着广阔的自然山峰资源,未知的山峰和路线对攀登者而言如同埋藏的宝藏。对新的山峰探索,以往大都是由国外的攀登者所进行的。这几年,随着攀岩运动在中国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国运动攀岩者走向高山,或去国外成熟的地区进行攀登学习,或在国内探索新的山峰和路线,从运动攀逐渐转向传统攀。相信经过这个探索阶段的积累后,中国将会出现世界级的阿尔卑斯式的攀登高手。

邱红树,从事了九年的运动攀登,今年也开始转向传统攀,在意大利实现了自己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多段传统攀登;何川,国内高海拔技术型攀登的领军人物,继去年婆缪的成功攀登后,今年又转战布达拉北壁,虽然最终没能成功,但也为国内大岩壁的攀登做出了大胆的尝试。高海拔攀登随着商业服务的成熟,正由探险转变为一项运动。在中国进行高海拔攀岩,则意味着攀岩从运动回归探险。向中国进行高海拔岩石攀登探索的攀登者致敬!

上一篇:视界 10期 下一篇:微博 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