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设计艺术教育实践课程模式构建探析

时间:2022-09-24 09:16:18

高校设计艺术教育实践课程模式构建探析

目前高校设计艺术类专业大多是近十年新开办起来的,设计艺术专业设置的时间较为短暂,实践教学体系与课程模式还不成熟,导致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时,难以适应和完成岗位工作任务,显现出所学专业知识技能与所具备的素质和实际岗位所要求的能力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我国大多数高校的设计艺术专业是传统工艺美术专业转化而来,但在课程设置上仍然忽视了设计艺术专业的实践。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践课程及模式均具有自身的特点、规律和要求,其课程模式与实施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构建,才能使培养出来的设计人才更加切合社会实际,实现学生的设计技能与社会岗位设计能力要求对接。

高校设计艺术教育实践课程一般分为专业素质模块、设计表现基础模块、专业设计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实践能力模块与能力拓展模块。其中实践应用能力模块最能够体现学生的设计能力与社会岗位要求,是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的核心模块,也是最需要依赖社会实践项目,体现出师生实践课程开发能力的课程模块。同时高校设计艺术的实践课程还是实施专业产、学、研的重要途径,使课程技能转化为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社会设计师的桥梁。

一、实践课程具体目标的确立

要有效地实施设计艺术实践课程,首先要明确实践课程根据设计职业的哪一个或哪些岗位而设置,师生必须理解课程所包含的专业技能以及所要达到的素质与能力要求,学生必须了解开设这门实践课程的理由,该实践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处于什么环节和位置,它解决岗位工作过程中哪一项或哪几项工作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让师生明确该实践课程的具体目标。只有理解了实践课程究竟针对哪一个岗位,有哪些具体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学生为什么必须学习这门实践课程以及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具体要获得哪些职业岗位能力等实践课程目标,师生才更具有实施该课程的动力和兴趣,这也是提高实践课程质量与提升师生实践课程意识的关键。相反如果师生对这门课程具体目标理解都不够深刻,课程实施往往就缺乏明确的方向。

实践课程目标确定以后,就要对课程目标进行设定,即通过学生探究,结合课程所对应的实际项目,将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目标具体化,将项目按工作流程细化到所对应的能力点,将课程目标具体化、实际化与可操作化。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的实践课程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往往不太明确目前课程实施的具体目标,把课程目标定位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的文字表述里,没有把项目能力分解到课程的具体实施和目标中,没有明确在实践课程中学生所要获得的实践能力、知识与技能等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的具体目标和程度,以及要完成实际项目任务的具体实施方法,最终导致我们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欠缺,无法满足岗位的要求。

二、实践课程内容遴选和组织

实践课程的核心是内容的遴选和组织。遴选内容应由课程专家、企业专家与骨干教师经过科学研究来完成和组织,但这一工作又是针对全体学生的一般状况来完成的,因此它往往又具有普遍性,而且又是以静态的形式来表达。但对于接受设计艺术实践课程教育的每一个学生和指导教师来说,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动态的内容遴选和组织。根据不同师生、不同实际项目要求,对原来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重组、替换、拓展等加工处理,同时还要将学生的个体差异纳入课程内容的遴选和组织之中,不同的个体应有不同的课程内容及课程组织。

为保证师生更及时、更准确地掌握课程内容,高校设计艺术的实践课程还要建立自己的实践项目操作平台,成立与社会市场经济接轨的校内设计公司或工作室,直接参与市场大循环,捕捉和掌握最新的市场动态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及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并以此及时充实教学内容。如广州美术学院设立集美公司,湖北美术学院设立七星公司及中央美术学院的设计工作室等就是校内设计公司或工作室的成功典范,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与教学效果。我校的设计艺术类专业也创建了水木谷环境设计、太和文化传播、玩具设计、维迪动漫设计与和谷数字设计等近十个设计工作室,在实践课程内容的选取与实施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广泛参与市场竞争,目前有五十多个项目中标并得到实施。教师们直接带领学生在真实项目的实践中完成相对应的实践课程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实际的实践项目导入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确实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施实践课程的工作室以企业形式参与市场运作,积极参与各类项目的招投标,从做方案和标书开始,到参与方案、交流沟通、调整与修改预算、合同拟定、谈判、施工准备,施工管理、技术指导和工程验收等,整个教学过程的资料要求分阶段进行收集、存档,成为生动完整的实践教学案例和成果,对今后的教学具有极好的参考与指导价值,也是最直接的实践课程内容。

三、灵活多样的实践课程教学方法

实践课程的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掌握行业知识和规范为基础,以培养技能为重点,以提高素质为目标,不断改进实践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艺术设计实践课程应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是除课程目标确立与课程内容遴选和组织之外的又一重要课程实施环节。学生完成实践项目的经历与过程,是学生技能形成发展最真实的过程,也是体现实践课程价值的过程。设计艺术的实践课程必须采用互动教学法。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尽可能通过教学目标所要求的考试,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尽可能认真地备课,给予学生更清楚和更广泛的信息,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们已经学过的内容。但现代职业岗位要求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岗位需要相对独立地学习,教师的角色从一个信息的给予者转变成为一个学习的管理者。由于主要的教学目标变成了为学生开发今后工作中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教师不再仅仅是一个讲演者,而必须是提供学习信息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解决实际问题;和岗位技术人员一道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的角色与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转变并非意味着教师的地位与价值的弱化,而是加重了。注重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同时,强调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之间结成对子,开展“兵教兵”活动;以组为单位建立学习小组,能者为师,互相帮助;以班为单位,经常开展交流、讨论和竞赛。

此外,教学中还必须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能巧妙地将造型、设计、绘制等技能的培养和项目综合素质的学习联系起来,把学习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获得第一手的直接经验和知识,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感受、掌握知识和市场,并体会其中的乐趣和重要性。项目教学法中可以让学生对项目设计制作任务中的某一具体任务进行深入地直接地了解、观察与设计制作,是一种从亲身经历中获得经验和知识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并不是日常教学的全部,它只是教学环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能力,以及生活和生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也可以在实践课程的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进行实践,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案例情境进行讨论与实践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的讨论、思考与实践,去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要求每个人都需要贡献自己的智慧,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学生一方面从教师的引导中增进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从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中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

如果在教学中案例有限,模拟教学法也是一种以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为目标导向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模式。设计艺术的模拟教学主要指模拟情境教学,根据专业学习要求,模拟一个社会或工作岗位场景,在这些场景中具有与实际工作相同的功能与过程,只是实践活动是模拟的。通过这种教学让学生在一个现实的社会环境氛围中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岗位有一个比较具体的、综合性的全面理解,特别是一些属于行业特有的规范,可以得到深化和强化,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与技能的全面提高。

四、充分利用实践课程资源,建立新型的实践课程模式

实践课程的实施需要场地、设备、技术与项目等硬件条件的支撑和资金的支持,否则很难实施和深化。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校内的办学资源,积极争取校外的合作与支持,与企业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建立校内工作室、校外公司等实践教学基地,真正实施校企联合办学。同时优化校内实践教学场所和设备等条件,还可以把大量的社会实际项目作为实践教学课程内容。所以在实践课程开发上必须考虑到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主要是为课程的实施、学生的学习实践提供支持条件。通过校企项目合作、实践课程共建等各种形式,把建立新型的校外实践教学模式和运行机制,作为大力加强高校与企业合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新型的实践课程模式还需进一步深化,根据认知规律、学科特点和专业要求、实践教学自身的规律和学生创新素质、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重组设计艺术教育实践课程。设计艺术教育实践课程的不同梯级平台由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训练、工艺材料的了解研究到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系列化实践课程,它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需要加以实施。引导师生自主地搜集、整理与挖掘市场项目或由合作企业提供现成的实际项目,寻找企业技术的研究开发与高校设计人才培养的结合点,把学校的人才资源与企业的品牌、资金、市场及项目等优势结合起来,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规范和完善校内外实践教学制度等。

(作者单位:长沙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本文系湖南省第二届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湘教通〔2009〕320号)和长沙师范学校教改重点课题(JGZD200906 )研究项目成果)

上一篇:包装设计在产品市场营销中的影响 下一篇:舒伯特钢琴小品演奏技法释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