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混合式诗歌教学实例研究

时间:2022-09-24 02:09:36

情景混合式诗歌教学实例研究

【摘 要】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自然是生活的起点,也是诗意的起点,那为何不去自然情景中学习和品味诗歌呢?诗歌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一环,但它绝不仅仅是语文知识,为什么我们不能打破学科壁垒,跨学科学习呢?本文选取情景混合式的诗歌教学实例,着重描述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反馈以及一些思考,希望在情景混合式教学中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关键词】情景教学;混合教学;诗歌;教学实例

一、教学实例描述如下

二零一六年十一月十四,丙申年十月十五日,恰逢“超级月亮”近邻地球,下次再遇要等十八年后,机不可失,我和工作坊成员陈垆旭老师带领同学们于操场上列坐赏月,学理通文,吟诗游戏,着实痛快!

望着天空玉盘似的月亮,同学们纷纷惊叹不已,求知若渴的双眼紧盯着一旁的地理老师,希望她能给予解答。

地理老师绘声绘色地结合今天晚上的“超级月亮”讲解了月球、月相、月地运行的基本知识,望着空中的“皎皎月轮”,同学们不知不自觉地进入情景,对月亮充满了兴趣,一个个全神贯注地听着,看着,想着。时不时发问,从孩子们的眼中神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对于知识的渴望。

在这个过程中,结合地理老师的讲解,小陈用古诗词进行提问:例如讲到月相时,引用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请同学来回答当时的月相。同学们一开始面面相觑,还没有从地理老师生动的讲解中跳脱,可能他们已经习惯了在课堂里,在试卷中去阅读诗歌,小陈耐心地引导他们再读诗歌,找出其中的关键信息。很多同学喊道:九月初三夜,月如弓,是蛾眉月。小陈又顺势引导到:蛾眉月,多么美的名字啊,这么美的月相和这么美的诗歌多么相配啊。同学们都若有所思地点起了头。

然后地理老师又随口引用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请同学来回答当时的月相。同学们有些进入状态了,都七嘴八舌地说起来了:“上弦月!”“下弦月!”“满月!”“满月是对的,因为老师讲了,满月出现在黄昏时分,这个同学回答对了!”同学们兴奋地为他鼓起了掌,同时又开始大声地诵读这首,诗声朗朗,不时引得操场上的人侧目。

感于此时此情此景,不禁兴趣盎然,我慷慨激昂地为同学们朗诵了《将进酒》《春江花月夜》,同学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接下来所有师生一起玩了诗词接龙的游戏,学生们一个个都卯足了劲,调动了自己全部的知识储备来比赛,都害怕自己的小组落后,不一会儿就说出了五十多首与月有关的古诗词,比如《静夜思》《古朗月行》《月下独酌》《春江花月夜》《山居秋暝》《竹里馆》等。师生们兴致盎然,吟诵声,欢笑声,掌声融于一体,混合着这透明的月光在天地之间铺散开来。

不知不觉时间已晚,但是周围的人却越聚越多,全都盘膝而坐,这一刻,没有老师也没有学生,有的是一个个爱月之人,有的是一个个悸动的心灵。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不正是此情此景?今晚的月,今晚的人,今晚的事都将永远刻在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中,无论十八年后是否还能看到超级月亮,今晚都将被永远铭记!

活动在大家集体演唱的《水调歌头》的歌声中落幕。月光还在天地间普照,寒气逼人,但操场上的师生们久久不愿散去……

二、基于此实例,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创设情景有利于消解时空的距离感,更利于学生学习。我们阅读古诗词,大多数是在纸上,在课堂上,在考试中,但是真正的知识和古诗都来自生活,是我们对生活的思考和体味。而情景正是创造生活切入点的重要方式,有景自有情,有情自有得。

(2)学科的混合教学对于学生学习有很大帮助。打破学科壁垒,走出传统课堂。这不仅仅是地理和文学的相遇,更是生活与知识的融合,天地就是课堂,操场就是教室,月亮就是教材,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赏月,既有理性的知识,又有感性的认知,让同学们享受到了双重的滋养。在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更有新意和特点的学科混合课堂。

其实教育本该这样,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享受教育,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教育者应寻找机会多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教育者有责任让学生释放自己的潜能,享受教育的快乐,而不是一堂堂喋喋不休的高谈阔论,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谆谆教诲,也许给学生一个机会,会还你一个教育的奇迹。

上一篇:互联网+时代下高职英语教学课堂有效性探讨 下一篇:小学语文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