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人文教育融入到生物教育的策略初探

时间:2022-09-24 10:30:13

将人文教育融入到生物教育的策略初探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科教育似乎已经不在是人们关注的中心,人们更加关注课程推动学科变革的课程改革的走向,而课程改革的核心精神便是促进教育在科学与人文精神上的融合。生物学以其领头学科地位将在新世纪里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命运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一线生物教师更应该思考如何把人文教育融入到生物教学中来,真正体现新课改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本文主要从将人文教育融入到生物教育的必要性,生物教育要渗透美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观教育、关注生命文化教育等几个方面做初步探讨。

【关键词】人文教育 生物教育 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060-02

一、将人文教育融入到生物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陆续发生的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北大学生杀猫、清华学生用硫酸泼等一系列的事件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事情出现在一个高分高能、天之骄子的大学生身上,我们常常为社会上出现诸如此类的种种虐待生命的现象而深感不安。究其原因,就是这些人不懂得生命的珍贵,不知道珍爱自己,更不知道珍爱别人及其他的生命。尽管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的科学,但传统的生物教学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过于重视传授生物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的备课、上课都以学生是否掌握书本知识和能否通过各式各样的考试为目标,很少挖掘这些内容之中所包含的人文教育的内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就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体现时代的要求,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保意识,这些内容体现了对人文教育和情感培养的重视。如《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到的“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其所蕴涵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了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

纵观 2014年生物高考试题给我最大触动的不是生物试题本身而是背后人文精神的体现。以全国理综试卷II的第30题为例,题目以“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为情境,这种‘真情境’‘真问题’,不仅考核了学生的基本的生物学科知识,还能成为高考公平的助推器,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如何将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运用于个人健康,充满了人文关怀。可见如何将人文教育融入到生物教学中去已经是形势所迫、刻不容缓的事,也是我们一线教师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生物教育要渗透美育教育

一位哲人曾说过“美是心灵的体操,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正,情感和信念端正!。时代呼唤审美人格,审美活动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美育教育是时代对教育的客观要求。美育教育是人文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着手

1.注重教师个人的形象美和语言美

教师仪容仪表能够直观的表现出教师高雅的情趣和潇洒的风度,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庄严沉稳的教师形象,能够体现出优雅大方的教师风范,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语言是师生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工具,洪亮清楚、自然流畅、生动风趣、富于感染力的教学语言能在准确地呈现教材所要表达内容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例如:在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中,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既形象地说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又展示了一幅幅富有生命美和自然美的草原生态系统画卷。

2.营造和谐课堂之美

和谐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相处和谐自然,气氛真实坦然,师生能共同获得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通过“和谐之美”陶冶学生情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在我们的生物课堂上,我们经常向同学们强调生态平衡,歌颂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可见,生物课堂理所应当更要体现和谐。营造和谐的生物课堂不仅是我们教学实践的目标和方向,更是我们心目中理想的教育之梦。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观教育

生态道德观是人类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后获得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性认识,其核心理念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共存共荣。生态道德观是学生世界观的一部分,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道德观,对于学生的成才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十分重要。

1.从身边小事做起,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生物教师是现代生态道德观念的主要传播者,应正确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去实践,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利用生物课堂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例如在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可以给学生介绍一组数据:地球表面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大约制造4400亿吨有机物;地球表面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储存的能量约为7.11×1018kJ,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240000个三门峡水电站所发出的电力。让学生从内心真正树立植树就等于再造发电站,保护我们身边的绿色植物就等于粮食再生产等道德教育。

2.挖掘教材内容,渗透环境道德教育

现行中学生物教材中涉及到的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很多。关键是我们教师要找到结合点,把环境道德教育自然地融于其中,渗于其内,从而收到双重的教育效果。例如,讲完“绿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时提出:如何理解大树底下好乘凉?让学生思考.再如讲授温室效应时可用这样一段资料对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科学家预测,今后大气中二氧化碳每增加1倍,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5~4.5℃,而两极地区的气温升幅要比平均值高3倍左右。因此,气温升高不可避免地使极地冰层部分融解,引起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如果海平面升高1 m,直接受影响的土地约5×106 km2,人口约10亿,耕地约占世界耕地总量的1/3。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目前正在推进制订国际气候变化公约,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3.生态学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以“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为重点。如介绍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每年的活动皆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是进行人文教育、情感培养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切入点。再如讨论“现代生物科技对人类的利弊关系时”可以先播放一些相关视频,如生化危机等,使学生了解科技与人类发展的关系,从而对学生加强社会责任感等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学习基因工程、动物细胞核移植、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时请学生讨论、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能够在新时代背景下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的道德情感在生物课堂教育中得到体现和升华。

四、关注生命文化教育

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只有生命的觉醒,才是教育的成功。生命教育更重要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一直以来,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广大中小学生对“生命”缺乏最基本的了解与思考。随着部分青少年物质追求的迷失、社会道德的衰落、有限岁月的虚度,加之自杀行为得不偿失频繁发生。因此我国推行生命教育变得刻不容缓,作为一线生物教师至少可以引导学生从生命的有限性和唯一性去思考人生,珍爱人生。

1.生命的有限性:

教师可以从古时的帝王搜寻术士炼就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今日研究的高新医学手段来尽量延长人的生命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有限和精神的无限性。如可以和学生分享这样一段话语:生命并不是影子,而是它本身。生命的有限性其实只是生命作为物质实体的有限性,这个物质实体只是我们的工具,用来挖掘生命的无限意义即生命的精神。所以我们不必介怀有限物质实体的生老病死,人生自古谁无死;物我众生阶平等,最终不过是凡间尘埃一粒。所以还怕什么呢?精神才是超越生死的,才是生命得以传承的那个无限。一个生命,只有充实了他的精神它才是不灭的。即便是归于尘土后的若干年,他还活着,他的亲人朋友记得他,因为他带给他们了爱的精神;他的信徒记得他,因为他的精神感动了他们;甚至陌生人也记得他,因为他作为生命认真的充实的活过一次。这样,生命的有限性被超越了,生命在这个意义上也就达到了永恒。

2.生命的唯一性

所谓唯一就是不可复制,无论是人、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可以说整个生物界的繁衍就是遗传的魅力所在,更是变异的魅力所在。如果没有变异,遗传也就失去了其意义。正如,细胞的不断更新,没有变异,对生命的预期也就消失了。

教师可以介绍:“专制者漠视生命的差异性,他们不喜欢生命的差异性,其根本是惧怕生命的差异性。他们喜欢被统治者无差异得像一个人,这样将大大便利他们的统治。他们无所不用其至,通过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各种手段,控制着被统治的居住、迁徙、言论、思想,甚至着装、发型、作息等各个方面。长期的专制统治社会,生命的个性将会自觉不自觉地无从得到彰显,个性被“众化”,社会的创造力也就随之消遁,社会的发展当然会停滞不前。更让人心寒的是,个性被“众化”后,杀戮生命、践踏生命尊严,便成了统治者的家常便饭。”显然制约专制统治,必须充分认识生命的唯一性。让学生懂得生命只有一次,教育能让我们在一次的生命中获得无数次新生

总之:中学生物教育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可行的,当然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或者通过简单的几个策略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我们在教育中应始终把握“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各位教师诸多思考和认真落实以及学生的诸多反思与体验,才能真正的把人文教育和生物教育有机的融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蒋秋菊.《浅谈生物教育中的美育》基础教育研究. 2007年第6期

[2]张海平.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J]《中学生物学》2005.(04)

[3]罗崇敏《生命.生存.生活》人民出版社.2009.10

上一篇:我校《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下一篇:关于《航空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