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与研发资本

时间:2022-09-24 10:24:24

产业升级与研发资本

对产业的划分是从产品上进行的,一种产品一般对应着一个产业。产业体系的进步不单纯表现为产业规模的扩大,产业升级主要表现在产生新的主导产业,产业体系能够提供新的产品,表现为产品创新。如果说产业规模的扩大是产业体系进步的量变,产业升级就是产业体系进步的质变。从产品上看,产业规模的量变是以生产既有产品为前提的,而产业升级的质变是以研发创新产品为前提的。问题在于,在市场经济下,无论产业体系的量变与质变,都必须采取资本形式,都要在为资本提供利润的条件才能实现,是资本的逐利行为才导致产业体系的量变与质变。

因此,我们要从资本投入既有产品的重复性生产开始研究,正是在既有产品生产中造成利润率的不断下降,才迫使资本家将资本投入产品研发活动,去开拓新的产业。

剩余价值由产业资本提供,产业资本的状况决定着资本主义积累模式。在资本投入既有产品生产以追求增值的行为中,资本所遇到的限制,不仅表现在生产上,也表现在实现上和积累上。这些矛盾不但存在于单个资本的运动中,也存在于资本之间的竞争中。为了实现更多的价值,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为了更快地积累资本,也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在产品既定和既有产业中,资本只能通过工艺创新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单位时间里生产的产品数量不断提高。但是另一方面,单个产品中所包含的价值随着劳动生产率提高是下降的。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单位产品所包含的利润趋薄,这是资本主义积累模式转变和产生新趋势的根源。

在只生产既有产品的条件下,为了克服资本积累的上述矛盾,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四个重要趋势:(1)垄断资本;(2)研发资本;(3)金融资本;(4)资本全球化。垄断化发展趋势,是在既有产品和产业日益夕阳化的条件下,为了生产和实现更大规模的商品量,生产资料和产品日益集中到少数几个大企业,由于这些大企业在生产上的垄断地位,也造成生产资料供应和产品销售市场上的垄断。这种垄断正是适应上述经济矛盾而产生的必然现象。对产品生产的垄断,对原材料的垄断,对市场的垄断,使得垄断资本家之间在世界舞台上互相争夺,成为世界战争的策源地。但垄断资本这一发展趋势,有一个暗含的前提是没有产品创新,没有产业升级。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已经为列宁所分析,不过他忽视了资本主义可能会有的产业升级。帝国主义之所以“垂而不死”,不在于这一趋势不存在了,而在于其他趋势作用的修正。金融资本发展趋势,同样是以没有产品创新和没有产业升级为前提的,在不可能产生更多剩余价值的条件下,通过金融市场的投机和赌博,资本相互之间以一个资本的既有资本价值作为另一个资本的利润,其结果是零和博弈,是资本主义生命力枯竭的象征。资本全球化是以既有产品的扩散和既有产业的地域转移为前提,也不存在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资本全球化不仅是为了开拓更大市场,寻求更便宜的原料,也是为了寻求更廉价的劳动力。但是,当全球市场开拓接近完成后,资本增值的生命空间还有没有呢?如果有,它又在哪里呢?

在既有产品和既有产业不变的条件下,资本积累遇到的矛盾靠垄断资本、金融资本和资本全球化解决问题都是有限度的,这些解决问题的途径建立在产业夕阳化基础上。

夕阳产业是那些利润率较低但在分工体系中已经取得较为稳定地位的产业,这些产业不是大量资本投入的选择领域,相反是产生大量闲置资本的领域。夕阳产业仍然可以容纳技术的进步,但主要表现在工艺创新以及既有产品功能扩展和完善上。

在上述四个趋势中,只有研发资本开创了朝阳产业,提供了新的利润,即创新利润,为资本主义带来繁荣。其他三个趋势都是在夕阳产业中挣扎,表现为对既有市场和利润的重新分配,表现为危机。因此,研发资本代表了资本主义历史合法性的发展方向。

我们将投入开发创新商品以获取创新利润的资本称为研发资本。马克思指出:“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是资本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在单位既有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不断下降时,研发资本追求新产品的开发,为社会劳动提供了新的领域,这同人类劳动发展方向是一致的。但是,研发资本是人类劳动发展的资本主义历史形式。这就是研发资本自身的限制。在资本关系下,一个地区产业体系构建的主要任务是,必须引导产业资本投入研发领域,没有研发资本就没有产业体系升级。研发活动是充满风险的事业,如何创建相应的金融体系提供金融服务,保障具有高风险的研发资本投资有足够的利润回报,关乎产业体系建设的动力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个动力问题,产业体系构建就只能片面借助政府的力量来推动,而单靠政府是不可能持续推动产业体系演变的,从长远来看尤为如此。

研发资本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与创新利润。研发资本将一种新质的劳动投入市场,不仅因为这种劳动的复杂性而产生较大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也因为创新商品研发的价值以劣等生产条件来决定而获得大量超额利润。我们把研发劳动带来的超额剩余价值形成的利润称为创新利润,由于知识产权的限制和技术保密,创新利润在一定时期内难以消逝。在产业体系升级过程中,保护知识产权,维持创新利润是顺利实现升级的重要条件。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对专利的保护,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都是推动产业进步的有力措施。

研发资本雇佣的是白领工人。从事创新产品生产的雇佣工人是高素质的白领工人,其劳动具有极大创造性。尽管一切劳动都有创造性,但是,研发劳动开辟的是新的劳动领域,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与之相比,蓝领工人更多从事重复性的既有商品生产,是一种简单劳动力。对于推动产业体系升级的地区来说,如何吸收高素质的劳动力,是解决朝阳产业建设的主体条件,一个不能产生和留住人才的地区,是不可能构建与时俱进的现代产业体系的。

工人工资是个历史概念,本身会随着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演变。马克思时代,工人工资仅仅是维持劳动力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费用。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奖励工资、利润分享已经超越了单纯劳动力再生产维持费用的范围,表现出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可以有一定的利润共享。这在资本主义内部出现社会民主主义运动,在其外部出现社会主义运动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丝毫也不奇怪。研发资本雇佣的白领工人,其工资不能简单按照劳动力价值来计算,而要在保障研发资本创新利润的同时,最大限度让工人,特别是研发过程中关键技术提供者享有利润分成。资本主义已经创造了新的工资形式,即期权分享。劳动力价值(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励工资――利润分享――期权分享,代表着工资发展史的几个阶段。期权分享是资本主义工资最新趋势。囿于传统工资理论的人,可能会提出质疑,资本家怎么会将公司期权分给工人呢?那工人岂不成为资本家了?

实际上,联系到产业更替和产品创新,这一点并不奇怪。随着创新产品和创新利润成为资本主义的一种制度性追求,一个新产业建立起来后很快就会夕阳化,随着产业周期的结束,原有企业也就成为夕阳企业,利润趋薄,没有什么发展空间。对于夕阳产业,资本家是可以放弃的,既可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在国内通过期权分享的办法,最终转给拥有关键技术的创新人员。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员工创新积极性,为资本家带来最大的创新利润。这里,资本家和工人有一定程度的利润共享。实际上对于一个持续进行创新的人员来说,单纯追求传统意义上的工作时段延长,已经毫无意义。劳动条件的改善,假日延长,生活水平提高,家庭财产的一定增加,健康的身体和饱满的热情,是一个人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条件。资本家和封建贵族不同,贵族没落了仍是贵族,资本家破产了就沦为工人;自从有了期权分享,一部分白领工人也能够上升为资本家。阶级之间的流动性是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这种特征只有在资本家变工人,工人也可以变成资本家的双向流动中才能充分体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升级,必须调整好分配关系。那种只按工作日计酬的工资制度,那种只能够维持劳动力简单再生产的农民工工资制度,根本不可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研发资本对资本积累有重大影响,因为研发资本带来了资本结构的新变化。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是投入既有商品生产的重复资本运动的重要规律,对于研发资本来说基本上不起作用。研发资本并不必然具有高构成的特点,尽管在朝阳产业向夕阳产业转变时,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趋势会产生。在《资本论》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产生两极分化的资本积累趋势的关键所在。现在,研发资本不再表现为一个不断提高的有机构成,因此不会导致无产阶级的贫困化,相反会出现中产阶级化。正是持续的研发资本活动,改变了资本主义阶级结构的面貌,使当代资本主义同19世纪资本主义迥然不同。

研发资本的循环,不同于投入既有商品生产的产业资本的循环。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曾详细考察了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他把产业资本循环分为三个阶段,依次采取三种资本职能形式,然后又回到起点,完成资本增值的过程。循环形式是G―W…P…W′―G′。研发资本循环则可以分为四个阶段:G―R―W…P…W′―G′,其R―W是研发阶段。R是一种独特的资本,就是研发资本,执行着特殊的职能,即开发包含超额剩余价值的创新产品。对于现代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结构来说,在传统的供应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之外,出现了一个研发部门。现在产业资本不是分为三部分,而是分为四个部分,即货币资本、研发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它们只有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在时间上相互继起,才能实现产业资本的顺利循环。对于在既有商品生产中,谋求越来越大市场占有率而带来的越来越大的困难来说,能否为企业研发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产品,成为整个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

研发资本可以作为产业资本的一部分存在,属于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的研发环节,执行创造超额剩余价值的职能。研发资本也可能以独立形式存在,表现为大学、研究机构和国家设立的研发部门。这种独立形式的研发资本,为市场提供创新产品样品,而将规模化生产的任务交给其他企业。因此,对于一个地区来说,推动产业体系升级,必须既要重视企业内部的研发活动,更要重视企业外部独立的创新活动,形成产业创新体系。

创新商品扩散。从朝阳产业向夕阳产转变,是创新商品扩散的必然结果,这种扩散造成产业周期。朝阳产业一旦变成夕阳产业,资本主义发展就呼唤新一轮创新。所以,朝阳产业是个动态的历史概念。对于一种产业体系来讲,根本不存在一个完善的结构,它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这是因为,从一般人类劳动发展来说是没有止境的,另一方面对于资本来说,追求超额利润也是没有止境的。创新与扩散,扩散后再创新,创新利润的产生和向平均利润的转变,以及在平均利润率下降过程中追求新一轮创新,形成产业更替的长波现象。对于一个特定产业来讲,其生命周期是由创新利润到平均利润转变的时间来确定的。创新利润对利润率下降起一种抵消作用,不存在一个持续不断的利润率下降趋势。利润率的走势既取决于夕阳产业与朝阳产业的静态结构,又取决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动态状况。

朝阳产业是个动态范畴。考察产业演进历史不难发觉,自大工业形成以后,产业体系的演进是通过危机来开辟的。纺织工业、蒸汽和铁路工业、钢铁电力和重化工业、石油和汽车工业、计算机和信息产业,构成资本主义主导产业体系演进的几个阶段。1929~1933年大危机宣告了钢铁电力和重化工业成为夕阳产业;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危机,标志着石油和汽车工业成为夕阳产业,同时危机孕育着计算机和信息产业的诞生;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则标志着计算机和信息产业完成了从朝阳产业向夕阳产业的转变。计算机和信息产业产品已经成为既有产品,利润很薄,竞争力缩小,市场争夺更趋激烈。信息产业已经夕阳化。展望产业东方,朝阳产业属于空间产业和基因产业。

作者: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责编/赵哲)

上一篇:盘点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一周年 下一篇:透视美国公共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