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上救助遭遇尴尬的思考

时间:2022-09-24 10:02:39

对网上救助遭遇尴尬的思考

此文是对“人道主义”栏目2006年1期所刊发的“网上救助遭遇尴尬”一文的思考,作者是一名普通读者,也是一位截瘫患者。我们欢迎广大读者关注“人道主义”栏目,也欢迎对该栏目的文章谈出自己的看法。

一口气读完2006年第1期《中国残疾人》“人道主义”栏目的《网上救助遭遇尴尬》、《一根手指扶起200余名残疾人》、《网上爱心接力遭遇尴尬》的三篇文章,心里颇不平静。

三篇文章共说了两件事。一件是河北省无极县一位高位截瘫残疾人甑建志(网名“马不停蹄”)于2005年10月突患重病,远在山西太原的截瘫残疾人郭云霞(网名“清风无泪”)在网上向社会发起了爱心救助;另一件是由杭州“站起来”网站发起的对太原残疾姑娘张艳枝患褥疮16年,前往南京治疗缺少医药费的网上救助。使人难以理解和心痛的是两起救助同遭一些健全人无情地删除网帖、责难非议、质疑抨击。伸出援助之手慷慨捐款的都是经济并不宽裕的残疾人,不少残疾人发出的“是残疾人更有爱心吗”的疑问确实引人深思。

我也是残疾人,并且是在生命半道上残疾,曾品味过世间冷暖,感受可谓五味杂陈。理解郭云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无奈地说:“为什么这些健康的人却会有这样恶毒的想法?他们怎能对这么好的人用如此恶毒的语言?”难怪郭云霞委屈:“他们没有经历过我们经历的苦难,就不会理解我们的所作所为。”

经历,是一种感受和体验。“捐款人当中,绝大多数是残疾人”,这便是同病相怜,也是经历的验证。但一个人的思想与行为应该并不仅局限于经历,更不是局限于肢体,不能为了让一个人相信苦难就让其经历苦难。就两件网上救助都遭遇健全者抨击的事来说,尽管人们对网上信息的真实性产生怀疑有一定社会背景,但也理应作换位思考:假如困境中的落难者是你,假如被救助者是你,你遭遇如此的尴尬会是怎样的感受?行为体现着一个人的品性修养,在横竖自便任意所为的网络世界里更见其高低参差。我固执地认为,体现着科技进步的网络,也应体现人进步文明的思想和行为。人人可持不同的意见,但不能成为任意发泄、诽谤、谩骂的场所,更不能阻止别人善意的行为或用恶毒的语言伤人。温和宽容,正是“和谐社会”对每一个个体所要求的基本素质。

病难不分健残,困境不分健残,爱心不分健残。肢体的残疾清晰明朗,心理的残疾却隐蔽可畏。史铁生、张海迪等残疾人的楷模,以其惊人的意志向世人展现着健全而健康向上的精神;而一些肢体健全的健康者,心理却支离破碎残缺不全品质低劣肮脏,有那些已受惩处或未受惩处的贪官们为证。

郭云霞和杭州“站起来”网站等残疾人在网上的救助行动体现的是人间的真爱真情,高扬的是一种可贵的互助精神。马克思说:“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网上救助正是借助社会的力量来救助困境中的甑建志和张艳枝。发起救助和爱心捐款的残疾人没有错,郭云霞们不必因那些恶毒的语言而流泪。笛福说过:“美德藐视人间的一切讥嘲,清白愈受到诽谤身份愈高。”我为郭云霞等残疾人的爱心精神而自豪!因为生活着的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的,都需要爱心和彼此温暖。

上一篇:网罗天下 造福万家 下一篇:构筑信息化体系 助推残疾人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