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校建设的瓶颈因素分析

时间:2022-09-24 03:00:50

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校建设的瓶颈因素分析

摘 要 通过对新疆首批4所中职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的督导检查及问卷调查分析得出,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的瓶颈因素是:示范校建设本身的设计存在问题,缺乏有效的前期培训,缺乏教师自我创新的环境条件,缺乏建设学校自身的特色,缺乏人才激励政策等。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校;瓶颈因素;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4-0069-03

一、调查研究的范围及规模

2013年1月,作为自治区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的督导专家,笔者参加了自治区首批中职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情况的汇报督查。2013年3月12日至20日,对新疆首批建设的4所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进行了现场督导检查,并发放123份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涉及学校领导、中层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由表1可知,教师占56.09%,校级领导占6.5%,中层干部占29.26%,一般人员占8.13%。

二、示范校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汇报督查和现场检查显示,除1所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在建设成效上稍好外,其他学校大都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校企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未能形成固化的模式。其原因是未能创建校企合作的组织机构、制度体系、运行方式和评价机制。二是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还不完善,需要加大市场和社会调研工作的力度,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行业企业生产规律,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构建更加合理。三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些教师虽然取得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相应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具备了“双师型”教师资格,但是由于职业资格认证不健全,缺乏实践经验,“双师型”含金量不高。四是实训基地建设严重滞后,许多设备处在招标阶段,未能有效地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五是资金使用率低,特别是软项目的资金使用,缺乏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和标准,造成建设的质量差,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工作积极性不高。六是总结、归纳、提练不足,有一些好的建设成果没能总结推广,示范作用未能实现。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对重点建设内容理解有差异

A校领导和一般人员都认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的重点是“四种模式”,中层干部持此观点的比例为66.67%,教师为30.77%。B校领导认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的重点是“四种模式”,中层干部持此观点的比例为62.50%,教师为36.36%。C校领导也认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的重点是“四种模式”,中层干部持此观点的比例为66.67%,教师为22.22%,一般人员为33.33%。D校领导中认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的重点是“四种模式”的占50%,中层干部持此观点的比例为50%,教师为37.04%。

通过对4所学校的调查表明,学校领导和中层干部对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重点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一般人员和教师。教师中有31.88%的人认为改革发展示范建设的重点是实训教学体系,31.43%的教师认为建设的重点是师资队伍建设,31.88%的教师认为是“四种模式”建设,5.79%的教师认为是教学资源库建设。

(二)对建设工作难点的认识不同

在对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工作最大难点调查中,37.5%的学校领导认为是资金的使用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体系建设;57.97%的教师认为最大难点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18.84%的教师认为最大难点是实训教学体系建设,5.8%的教师认为是资金使用。说明学校领导更关注建设资金的使用,而教师则更关注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三)需要外界支持帮助的领域不同

学校领导对示范校建设中需要支持帮助领域的排序是资金使用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和建设过程的质量控制,没有人选择“社会调研方案的编制”。中层管理干部对需要支持帮助领域的排序是资金使用与管理、建设过程的质量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和社会调研方案的编制。教师对需要支持帮助领域的排序是建设过程的质量控制、资金的使用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和社会调研方案的编制。在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7项内容中有6项都涉及社会调研的成果,这是贯彻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最重要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这方面需求度低,说明学校对“四种模式”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内涵及基础理解不够。

(四)教师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较高

教师对自我参加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积极性的评价中,46.38%的教师认为非常积极,认为积极的占47.83%,认为一般的占5.8%;62.50%的校领导认为教师参与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是积极的,12.5%的校领导认为积极性一般。分析可见,教师参与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是积极的,但是不知道建设什么、建设到什么样的标准。

四、制约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成效的瓶颈因素

调查表明,制约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成效的主要因素,是学校缺乏有效的指导、管理和运行机制。教师虽然理解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但不了解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的真正内涵。

第一,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的设计存在问题。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的建设奉行自上而下、由外而内的建设原则,是一种将教师排斥在外的改革形态。建设之初由学校领导和部分中层管理干部制定建设方案和建设任务书,教师只是改革方案的执行者,而不是项目建设的策划者和设计者,在此前提下,教师对改革的理解不足。

第二,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缺乏有效的前期培训。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的7项内容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都是围绕提高专业教学质量这个核心,如创建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和机制,创新“教、学、做”的教学模式,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要求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的初期要加强培训,使教师明确示范校建设的内容、建设流程、建设标准以及建设资金使用等,并建立定期内部研修活动。这是保障建设成效的重要前提。

第三,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缺乏教师自我创新的环境条件。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的成功取决于教师参与工作的成效,工作成效则取决于学校是否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要给予教师宽松的工作环境,特别是要给予教师尝试新教学策略的弹性空间;二是给予教师改变其教学策略的自;三是学校要支持教师的变革,要建立政策、资金支持体系;四是要建立教师间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制定内部管理制度,来协调校企之间、校内教师及兼职教师、教师与学校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第四,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缺乏本校特色。被调查的4所中职学校在制定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方案时,一味模仿其他学校的范式,使其建设内涵脱离了学校自身的现实情境,与学校现行的体制机制、教学实践模式、内部管理体系、学校文化出现了冲突。教师虽然参与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的积极性很高,但由于建设的范式与教师内在知识结构、经验积累不相适应,导致教师缺乏安全感。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本身就是一场学校教育教学的变革,不可避免地与教师的知识、能力、态度和情感因素联系在一起。如果不从本校实际出发,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建设方案,建设成效就难以体现。

第五,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缺乏人才激励政策。在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管理体制建设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鼓励创新者和实施者改革的制度体系,在人事聘用、职称评定和物质奖励方面要突显学校的特色,建立校企相互融通的分配制度,使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企业都有相近的收入,这样学校才能持续地将企业的技术能手引入学校,学校的教师才能真正走出学校,才能使7项建设内容既体现学校特色又具有行业特点。

参考文献:

[1]彭瑜.关于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推进策略的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2(7):4-7.

[2]苏志满.准确把握中职示范校建设着力点[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1):101-102.

[3]董红梅,杨臣,刘丽.中职示范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林区教学,2013(1):19-20.

Analysis on the Bottleneck Problems Influen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nstrative Construc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Case 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Four Demonstrativ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n Xinjiang

WANG Chang-ming, WEI Hai-bin

(Urumqi Vocation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02, China)

Abstract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as well as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first four demonstrativ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of n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Xinjiang shows that, the bottleneck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nstrativ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of n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clude: the plan of the demonstrative school construction itself, the lack of effective pre-training, the lack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teachers' self-innovation, and the lack of talent incentive policy.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demonstrative schools; bottleneck factors; case analysis

上一篇:提高电工专业学生技能考试合格率的策略 下一篇: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