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学习葫芦丝的兴趣及方法

时间:2022-09-24 02:51:59

培养小学生学习葫芦丝的兴趣及方法

[摘 要]如何引导与保护小学生学习葫芦丝的兴趣?不劳别处寻,快乐生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快乐的根本,实现了“乐其道”,学生才会学得积极、主动,做到事半功倍,以至达到“善其事”。

[关键词]葫芦丝;兴趣 ;小学生

近年来,葫芦丝这种器乐受到越来越多小学生的关注和喜爱。学生开始学习时,对乐器的形状、音色、演奏方法等处处感觉新鲜,学习兴趣很高。然而在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这种兴趣对部分学生来说只是昙花一现,不能持久。

一、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就是人们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情的一种新奇感、惊奇感和震惊感。刚开始教学时,教师应紧紧抓住葫芦丝的民族特色,利用电视、电台播放的音乐节目和歌舞晚会、音乐会的演出,让学生欣赏。录制一些名歌、名曲或示范演奏给学生听,结合着讲述葫芦丝演奏家的故事,帮助学生选曲,如有许多根据经典民歌乐曲改编的《婚誓》《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月光下的凤尾竹》《蝴蝶泉边》《情深谊长》《瑶族舞曲》《赛马》……当小学生在了解了这一切之后,已经不再是无缘由地好奇了,而是进行积极的探索,竭力认识、抚摸、尝试他所感兴趣的葫芦丝演奏。学生们带着一种新鲜、好奇的心态热情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去领悟少数民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当新葫芦丝拿到手里时,教师应放低技术讲授,致力解决兴趣培养的问题。学生按照老师的演示指法到位后,教师可马上鼓励学生说:“你的手指真灵活!”当学生吹了一口时,周围的人都说:“哟,你一吹就响!”没几天这学生就爱吹葫芦丝了。接下来再去发展新的好奇心。发展新的好奇心在于不满足,在于能不断地提出疑问,向事物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为此,当学生的葫芦丝发出一种怪音“喔”音,就要启发学生观察正确的用气方法。学生发现,因为在气息的运用上没有把握好,由于气息力度不够,未能使簧片与竹管产生耦合振动,所以发不出葫芦丝的正常音。一个疑问产生,解决;再出现新疑问,再解决。这样,就可以不断地保持的好奇心,产生长久深厚的兴趣。

三、让学生有持续的动力

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一定要“让儿童高高兴兴地学”,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需要的满足。在接下来的葫芦丝实践练习过程中,学习内容如果落后或停留在现有水平上,会造成“吃不饱”,学习兴趣减弱。而如果远远超过现有水平要求学生,学生会造成“吃不消”,感到学习困难过大,高不可攀,丧失学习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经常针对教学的进度及学生的实际吹奏能力,选择他们熟悉并喜欢的儿童歌曲让他们吹奏。例如,指导学生在学会了do、re、mi三个音后,选了《摇啊摇》和《小羊羔》等歌曲让他们吹奏,学生很快就会掌握。吹着自己熟悉的乐曲,他们不但不再觉得枯燥无味,反而有种成就感,

教师还需要安排好课程计划,为学生选不同等级的曲子。比如初级曲子有《粉刷匠》《小星星》《欢乐颂》《红河谷》;中级曲子有《月光下的凤尾竹》《军港之夜》《竹林深处》等。为了提高孩子学习兴趣,还可教一些比较通俗的歌曲《荷塘月色》《我和你》《希望》等,把流行歌曲改变成有个性的葫芦丝练习曲,加入一些简单的变奏和多声部合奏,使有这方面需要的学生获得满足。

四、让学生有成功感的体验

心理学研究和生活经验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一件事情有很大的价值,通过我们的努力后又可以成功,那么,我们肯定会对它产生兴趣,并愿意付出努力。引导与保护小学生学习葫芦丝的兴趣时,也应注意运用这一规则,那就是为学生创造学习成功的预感。对已经初步学会演奏乐器的,尽力创造条件让他们登台演出,如学校、幼儿园或家庭内均可。在课堂上,可给学生提供一个小舞台,用竞赛的方式满足孩子的表演欲。每完成一个任务,组织一次演奏竞赛活动,并评出各种奖项,如最佳表情奖、最佳手型奖、最佳合作奖、综合素质奖等。这样,学生可以得到多角度的成功体验。

“乐其道,善其事。”其实反之亦然,即“善其事”,更能“乐其道”。在生活中,人们总是对自己擅长的专业和事情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也会为自己吹奏出美妙的葫芦丝音乐而投入更多的精力,只顾攀登不问高,沉浸于自己的这一兴趣爱好当中了。

上一篇:济南配件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经验分析 下一篇:长沙一中学开《后宫风云》选修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