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班级岗位充满孩子成长的气息

时间:2022-09-23 10:22:09

让班级岗位充满孩子成长的气息

“新基础教育”要求“把班级还给学生”,体现了教育者对生命成长、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和关爱。它呼唤一种富有生命活力的、健康个体的出现。这是时展的需要,更是出自于每个人生命深处的呼唤与需要。“把班级还给学生”要求学生参与班级生活的自我维护,而设立各种“岗位”不仅有助于班级生活的自我维护,而且能丰富学生的社会角色,促进学生成长。

近年来,学校通过岗位教育实验,依据学生年龄特点,科学设计班级岗位和评价方式,充分发挥班级岗位的教育功能,并不断调整,使岗位成为学生成长的良好载体。

一、全面认识岗位的教育价值

班级本身是一种有组织的生活,需要用岗位来促进班级的稳定、发展、进步;班级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公共事务,需要学生共同承担。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人,有实践锻炼的需要、展示的需要、沟通的需要,丰富的岗位设置以及岗位教育价值的开发,能使学生获得更多成长的资源,引领学生的发展。

1.养成性价值

岗位对于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发展具有养成性价值,岗位在养成个体的服务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感等方面,在锻炼学生能力、培养健全人格方面十分重要。而且,个体在班级生活中所“履责”的岗位,会在长时段内呈现出其发展的谱系。岗位种类的丰富程度,岗位挑战性的变化曲线,往往折射出这个学生成长变化的轨迹。

2.发展性价值

无论是从培养未来公民的角度、从培养学生责任意识、规则意识的角度,岗位都有其内在的教育价值。首先,岗位能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通过设计、选择和履行岗位职责,促进学生个体的自主管理能力,为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其次,岗位能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学生岗位选择和职责履行的过程,也是与周遭世界交往的过程,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过程。

二、岗位设计的基本策略

在班级岗位建设中,学校注重发挥岗位的教育功能,强调岗位是教育学生、促进学生成长的具体方式。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和成长规律,学校提出了不同层次的岗位教育目标,从岗位设置、轮换到评价进行了整体设计。

1.教育目标的整体设计

依据学生年龄的不同,学校提出了不同层次的岗位教育目标:

低年段:认识岗位,了解岗位的作用,呵护学生择岗积极性,指导学生开展岗位工作,并在此过程中知道自己所要承担的岗位职责,体验岗位锻炼的快乐。

中年段:指导学生自主选择岗位,鼓励并帮助学生把自己选择的岗位工作做好,培养学生在较长时间内做好同一件事的持久性。能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一分为二地评价自己与伙伴的岗位工作。

高年段:以优质高效为目标,主动协调岗位工作与科任教师、指导教师之间的关系,自己想办法解决遇到的困难或问题。赋予岗位职责新的内涵,形成岗位服务标准,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2.岗位设置的整体设计

根据班级建设的主要内容,关注学生成长需求,从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活动开展等方面设计班级岗位,丰富班级生活,促进学生成长。

低年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一般从最简单的岗位做起,比如路队管理员、作业收发员、课间小巡警、卫生监督员、值日小班长、午餐小助手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到了二年级之后会增设黑板美容师、水电节能员、小报童、图书管理员等,并健全队干部岗位,增强服务意识的培养。

中年段:随着学生自主活动能力的增强,活动范围的扩大,中年段增设如“我们与自然”主持人、“成语智囊团”、文学社活动召集人、美文推荐员、新闻播报员等岗位,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提升学生日常的班级生活品味;同时也为部分学生提供更富挑战性的岗位选择,如桌椅小排长、电视机管理员、讲台小管家、生物角管理员、白衣护士、剪报专家、后勤部长等,保持学生岗位选择与锻炼的热情与积极性。同时,中年段岗位人员配置考虑合作性组织的参与形式,如板报宣传、生物角、图书角等都以合作小组的形式设置。

高年段:当学生已经养成较好的自我检查、自我督促的习惯,就不必再设置“卫生小喇叭”“护绿小天使”“课间小巡警”等岗位。岗位调整要先减再加,可增设金牌主持人、和事佬、大会计、社会课小导师、公告员、气象大使、健美天使等,还可在班内增设连线班际活动、全校活动的岗位,例如“大手拉小手”志愿娃,班级形象代言人等,赋予班级小岗位更大的活动时空和教育背景。另外,在高年级实行“阶段性岗位”也是很有创意的举措,例如:体育节期间可临时增设“小小教练员”“拉拉队队长”“后勤部部长”“联络员”“通讯报道员”等。

3.岗位轮换的整体设计

岗位轮换周期多为一个学期,也有一个学年或一周、一天较短时间内的轮换。轮换的方式依据规则进行,到期可全员轮换,也可部分轮换。部分轮换对象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第一种是集体评议后,一人一岗中不能胜任岗位工作的;第二种是能胜任岗位,但个人有转岗意向的;第三种是多人一岗的留下一个学生当“师傅”,其余进行轮换;第四种是有合作性组织共同承担的职位到期组长轮换,在其他组员中产生新的组长并增补组员一名;第五种是有合作性组织共同承担的职位,一学期内组长不轮换,组员每月进行轮换。

4.岗位评价的整体设计

评价也是一种教育的手段。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岗位评价也采取不同的方式:

低年段:起始阶段的岗位评价以个体纵向比较为主,也可通过横向比较发现伙伴间的差异,以此激发学生参与岗位选择与锻炼的热情。随着岗位工作逐渐步入正轨,老师制定出“岗位工作评价表”,分自评、他评(组员评、老师评、家长评等)两类。评价方式是根据自己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在“五角星”里涂色,自评后再进行他评,每月评价一次,及时反映学生近阶段的工作状况。教师根据自评和他评情况,颁发“岗位小能手喜报”。“岗位小能手”还可以获得带徒弟的优先权,通过帮带可以较好地缩小学生在岗位锻炼中的差距。

中年段:到了中年级,学生的自主意识更强,据此,评价方式也相应进行调整。

首先,评价标准由学生自主设计,具体内容也由学生、教师、家长共同讨论后形成,并形成星级指标,老师通过开展“我是岗位追星族”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

其次,老师根据小队合作性组织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方式一:根据学生在岗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每月设计不同的评价主题,比如9月份评价主题是“合作”,10月份是“质量”等;方式二:根据小队、合作性组织中人员分工进行评价,比如小组长的评价、成员的评价等,并逐渐引进家长资源、教师资源、社区资源进行多元评价。

高年段:进入高年级,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有了发展,有了对问题的自主认识和判断,此时,适宜以自我评价为主。在评价过程中,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将自我辩护引入评价体系,通过更多元的对话,挖掘学生内在的自我教育的力量,使学生更清晰地自我认识,形成运用评价的能力和自觉性,实现积极、自主的评价。

三、岗位实施的细化过程

班级是个小社会,是学生获得班级社会影响并从此逐渐走向未来大社会的通道。学校在班级岗位实验中,细化实施策略,通过“因需设岗、自主选岗、履行站岗、及时评岗、适时换岗”,使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成长资源。

1.因需设岗

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就可以设置岗位。从班级生活的需要出发,从发挥学生才能、弥补其不足出发,考虑学生的具体特点,设置多样的岗位,促使学生在岗位中不断改变自我。在具体的岗位设置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由学生提出、策划各种类型的岗位,自主设计岗位职责,确定合理的岗位目标。这样,岗位的产生与设置过程,就成为引导学生关注班级生活、自主建构班级生活的过程,成为一个促进学生成长的过程。

2.自主选岗

当岗位设计基本完成后,学校或班主任综合岗位信息,在学校、班级进行公示,学生自主申报;申报完毕,利用“人才市场”、班队课进行岗位竞聘。岗位存在形态从一开始的一人一岗,到一岗多人,从一人多岗再到后来的合作性岗位,尊重学生个体的意愿,由其根据自身特长和爱好选定岗位。这样,激发学生的爱岗之情,有利于学生在岗位实践中尽职尽责,充分挖掘潜能,展示才华。

3.履行站岗

首次出现的岗位或一年级学生由老师进行培训,当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或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后,逐渐转变为学生培训,培训形式主要为以老带新。经老师或岗位小能手的培训后,学生开始在岗位上进行锻炼。期间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老师和岗位小能手会及时指导和鼓励,保证每一个岗位上的学生都能胜任工作。

4.及时评岗

评价是促进岗位教育的一种手段。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岗位工作热情,提高岗位工作质量,提升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当学生在岗位工作中出现问题时,班主任和班级其他成员要及时提供帮助;当学生出现懈怠时,班主任和其他同学要鼓励、支持他;当岗位工作取得成效时,要给予即时的表扬、总结,并将此作为一项教育资源推广到所有的岗位工作中。

5.适时换岗

一名学生在同一岗位上最多可以锻炼两轮,之后,学校鼓励学生换岗进行锻炼,轮换时间可以根据班级特点、工作需要进行,短则一天,长则一年。多数孩子给一点阳光就会灿烂,给一次机会就会释放能量、得到锻炼――他们需要的是机会。当岗位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时,学校和班主任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换岗,但不搞“一刀切”。可以由学生个体主动提出,也可由学生集体决定。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通过岗位轮换工作,学生的自我意识、工作能力等各方面都获得发展。

岗位教育实验取得了有效成果,近期调查显示:90%以上学生表示“喜欢目前的岗位”,52%的孩子认为“能在岗位工作中体会到为同学服务的快乐”;22%的孩子说“通过岗位锻炼,增强了自信,提高了能力”;84%以上的家长支持孩子参与岗位竞聘及岗位锻炼,学校开展岗位教育得到了广大家长的支持与认可。通过岗位设置与轮岗工作,学生的自我意识、工作能力等各方面素质都获得了发展,班级生活呈现出丰富、立体、动态生成的特征,班级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整体态势良好。

(作者单位:常州市湖塘桥中心小学南校区

上一篇:你的“作弊指数” 下一篇:水一样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