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09-23 06:03:21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摘要: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培养的理论型和学科型人才,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定向。从我国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分类定位入手,探讨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与体育教育相对应的课程体系,从高职体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方面,构建完整的高职院校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从而对推动高职体育课程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实现高职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7-0050-02收稿日期:2016-05-10

作者简介: 成国华(1987―),男,广东广州人,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教师,助教,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一、目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育课程定位问题

近年来,高职院校办学呈现出生源充足、学校扩招扩建的特点。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学体系不够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不成熟,并且在办学过程中,有些高等职业体育教学盲目向普通高等体育教学模仿,致使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培训目标模糊。

2体育课程课时无法保证

高职院校的培养特点是强调实训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年来,高职院校的理论教学课时数一直在缩水,甚至有的和实训课时呈现一比一持平的现状,很多院校用削减公共基础课的课时,来弥补和保证专业理论课的课时,体育课首当其冲,体育课课时被裁减,致使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需求无法满足。并且随着高职院校扩招,学生人数和体育老师的比例也一直不协调,体育课程的课时和上课质量都无法得到保障。

3体育课程内容陈旧,方法单一

从教学内容来看,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基本类似,仍以竞技体育中的田径、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等为主体课程内容,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缺乏长远性与针对性。

4体育课程资源缺乏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资源,如教材、网站、有针对性的加强身体锻炼的设施比较缺乏。如体育课程教材单从数量、品种上来说有很多,但其中的内容与普通高校体育教材雷同,对体系梳理并体现高职特点的极少。各院校、出版社往往各自为战,大多数院校是自编自用,质量不高。

5体育课程成绩评价方式落后

目前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依旧还是采用以往的教学评价方式,即为学生各项体能测验与学生平时出勤率的综合。在评价中采用绝对的终结的评价标准对所有的学生进行评价,忽视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而且评价内容单一,对学生的体育兴趣、情感、习惯等方面严重忽视。

二、高职体育课程改革趋势分析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高职体育课程属于整个学校体育课程范畴,不仅具备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共性,它自身也有其鲜明的特性。但每一位教育工作首先必须认同高职体育课程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化,许多学者和体育工作者对体育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有了较大共识,即认为体育课以掌握运动技术为主的教学思想应该改变,尽快建立以健身为目的的终身体育指导思想。“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教育”,依据人体生长发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系统地、完整地将体育贯穿于人生全过程。

3围绕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

学校教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课程改革都不能背离提高人的素质这个根本,高职体育课程更是如此。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必须把素质教育作为一个必备条件,通过体育课程改革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

三、高职教育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1体育课程目标

坚持《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并把它作为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标。高职教育目标的确定,明确了高职体育课程设置的起点和方向,在体育课程建设和内容体系安排方面表现为岗位针对性,确定体育课程开发的重点和教学发展的方向,并通过设计建立一个有别于普通本科教育的体育课程设置,突出体育课程的职业培养能力和体育职业教育特点,并贯穿于整个职业体育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之中的实践教学大纲,提高高职体育课程教学质量。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需依据高职教育的要求,结合课外体育锻炼,设置学生课外体育参与目标,使学生学有所依、练有所照,从而保证课程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

2体育课程内容

一般来说,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培养体育兴趣和习惯。高职院校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学生自身的专业类型,掌握一些从事职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学习职业保健等职业核心的体育素质,有效将体育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融合。体育课不仅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结合学校实际,可创新体育教学计划,对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进行研究,加强体育课程的针对性和独特性,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体育课程学习内容要着眼于对未来发展的需求,提出前瞻性的体育课程设计方案,使其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动力,也使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在内容、时间、形式上都形成自己独立的体系,更使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在专业特色具有时代性的生命力。

3体育课程教学方法

在体育课程的安排上要充分体现连续性,学生对技能的掌握遵从由浅入深的原则。在选修课程的安排上,应重点凸显课程的大众性、趣味性以及普及性,以便有利于尽可能多地吸引学生加入学习。在对传统体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全面分析与总结的基础上,要强化对新型体育教学方式与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应结合高职院校自身专业的特点,积极研究和使用与之相适应的、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例如:把与职业岗位有关的身体素质练习“嵌入”普通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去;合理将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引进”体育教学中,更能够贴合学生未来职业的特点;“针对性”设计一些身体练习内容,借助体育项目的练习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课后为学生搭建多姿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舞台,完善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例如通过早操、课外体育活动、运动队训练、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富有特色的体育讲座和报告会、体育节、体育表演等形式吸引学生参与体育活动。

4体育课程评价

评价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学生的入校基础及录取质量、智能水平及教学环境等。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确立,必须考虑到以上诸多因素,力求制订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体育课程评价指标应反映学生的体质、知识、技能、能力的状态,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体育教学也应侧重评价对学生职业能力的促进效果,采用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来考查学生的成绩、技能掌握程度等。

参考文献:

[1]施伟忠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改革探析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8).

[2]蒯放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依据和路径贵州体育科技,2010,(1).

[3]王玉扩,陈庆合,李会增高职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7).

上一篇:运用电教媒体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下一篇:“文化活动策划与实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