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可以指挥

时间:2022-09-23 04:09:37

孩子,你可以指挥

案例:音乐公开课过半,李老师正在专心教学生唱《红星歌》,突然,从学生中间传来了一个声音:“老师,我可以指挥吗?”听课的20多位校内校外的老师和学生齐刷刷地把目光转向这个“肇事者”――一个先天智障舟舟模样的小男孩。片刻,听课的教师小声议论起来:“砸场了。”讲公开课的教师连纪律都掌控不了,课讲得再好也白搭。

短暂的沉默之后,李老师很平静地对同学们说:同学们,咱们的歌曲是不是应该配上指挥了?让我们一起随着张栋同学的指挥来唱《红星歌》吧。张栋很自信很放松地走到讲台站稳,随音乐放松地“指挥”起来。张栋露出了舒心的笑容,听课的老师都松了口气,都暗自佩服李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下课铃响了,还没等李老师宣布下课,那个肇事者又站起来了:“老师,我再指挥一遍吧。”李老师示意班长先不喊起立,让大家静静等待那小男孩边唱边指挥完。公开课就这样在孩子满意的笑容和听课老师的茫然中结束了。

课后,李老师回到办公楼向听课教师解释,那个唱歌的小男孩是名智障儿童,七八岁的年龄只有三四岁的智商,学习很吃力但喜欢指挥,我不忍心制止他,就允许他每节课学生学会唱的歌曲让他指挥两遍。今天公开课,我跟他约定:老师今天讲课的过程中只可以指挥一次,就是在大家都学会唱的前提下,而且要举手经老师同意,他做到了。可能是因为有这么多教师听课,他过于兴奋,听到下课铃还想指挥,于是……此刻,更多的听课老师对公开课的细节忘记了,而那个小男孩投入的指挥和灿烂的笑容永远留在了记忆中。李老师的做法给了我们两点启示:

一、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要求和意愿表达

对于大多数公开课,即便是特教学校培智班的弱智学生也知道好好表现,有智力很差的学生,也一般会被老师要求暂时回避,以免添乱,于是公开课上得四平八稳,很难在听课者中引起共鸣。案例中的李老师没有歧视重度弱智儿童,而是充分尊重他的心理要求和意愿表达。当小男孩举手要求指挥时,他从容应对,把极易砸场的小插曲做成了彰显公开课亮点的主题曲。可以试想,如果事先李老师把弱智的小男孩“请”出课堂,公开课上绝对不会有“小插曲”,小男孩笨拙认真的指挥和灿烂的笑容也不会留在听课教师的记忆中。

二、预约和即兴同样可以产生精彩

上公开课,教师会与学生有“预约”,而大多数教师往往预约的是一些课堂问题,学生在课前已经了解课上的所有问题,公开课形同复习课。案例中,李老师也与小男孩有预约,却是“可以配合老师指挥让大家唱一次”。当下课铃响起,让李老师始料未及的是,小男孩又想指挥一遍,这时李老师并没有让班长喊起立,急于结束这节课,而是配合着让小男孩把这首歌又指挥了一遍,这样的“即兴”处理,使“片尾曲”成了李老师公开课的华彩乐章。

特教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常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可能“砸场”或“冷场”。学生不配合的现象随时都可能发生。此时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教育机智,并具有课堂“应变”的能力,才能确保课程按照计划中的大目标进行,取得预想的结果。

上一篇:初中运动技能体育教学现状 下一篇: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校本培训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