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需强化背诵功能

时间:2022-09-23 07:28:03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需强化背诵功能

摘要: 在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不少学生和教师都淡化背诵的重要性,导致不少学生在古代文学学习中比较肤浅宽泛,对具体作品的分析往往缺乏感悟与理解。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需要强化大学生的背诵能力,这对于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辅助对古文名篇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都非常有益。

关键词: 古代文学课程教学 强化 背诵功能

如果说很多古代文学博士对诗词识记还不如小学生,他们肯定会很不服气,但事实胜于雄辩,不服不行。在深圳碧波小学举行的“古诗词阅读周暨背诵百首古诗”颁奖大会上,有145名小学生背诵古诗达百首以上。然而在一次古代文学考试中,韩成武教授给博士生出了一道考试题:默写唐诗20首。结果令人大跌眼镜,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完成。[1]

随着电脑的兴起,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轻视背诵,认为在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背诵已经过时,需要什么资料,只要上百度或谷歌搜索一下即可,没有必要死记硬背,现在大学生需要的是创新思想,而不是识记。因此包括少部分教师在内,对学生的背诵要求也就淡化了许多。

其实,背诵本身就是一种能力。一个人会不会背,背后记住的东西的多与少,就是能力的体现。甚至可以说,一个人背诵的能力可能影响到他一生的成就。古往今来的许多国学大师,都具有博闻强记的本领。鲁迅先生古代经典书籍读得多,记得牢,所以在编成中国第一部小说史时就能将文献资料信手拈来,随心驾驭。茅盾先生能将《红楼梦》倒背如流,钱钟书先生也能任人随便从书中抽出一段来,就不假思索、流畅无碍地背出来。正是由于他们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文化知识,因此做起学问、写起文章来才能旁征博引,成为一代大家。

现在许多大学生,阅读分析能力不强,表达能力不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脑中无“米”,说起话、作起文来当然困难。不少大学生立志做学问、搞研究,也只有积累的知识多了,才能融会贯通,才容易产生新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新观点,也才能创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的背诵能力,在记忆过程中,就转化成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从而最终转化成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汉代扬雄在《答桓谭论赋书》中说:“能读千赋,则能为之。”[2]唐代诗人杜甫留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千古名言。清代唐彪则在《读书作文谱》一书中对文学能力的形成规律作了具体的总结:“阅者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3]通过背诵,可以积累丰富的文学常识,把古人的好作品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逐渐形成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掌握和运用好中文这个基础工具。

“从文言文教学的实际来看,背诵是学生积累知识、发展能力的最基础的环节。字的识记,词句含义的理解,作品思想内容的把握,都要靠熟读成诵才能做到。而且,语言文字的学习,概念和规则并不是最重要的,不是记住了规则就能说话、写作、阅读;语言学习是先实践运用,然后理解,因而语文学习需要背诵,而文言文的学习则更强调背诵了。朱熹云:‘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4]

具体而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提倡背诵,有如下意义:

一、陶冶大学生道德情操

古典名著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博大精深、典雅隽美。吟诵名篇,能让学生欣赏诗文之妙,领略其意境之美的同时,启智悟道,陶冶情操。诵是过程,背是结果,对一篇好诗文反复朗诵,自然能背。背诵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也是滋润心灵的一大源泉,周绍贤在《道家与神仙》一书中云:“诵诗可使六腑安宁,秽气消亡,可以启智悟道,招吉纳祥。”[5]当我们反复背诵古诗文时,不仅让胸臆的郁闷随着琅琅之声挥发殆尽,心绪也会随着诗词的意境而飘逸升华,这时大脑皮层运作活跃,血液循环开始顺畅,免疫功能逐渐加强,对心身会产生莫大的助益。古人的经典美文,很多时候以情意为主,借一己之情绪,即兴之感触,把外界景象化为灵感,结合而成情景交融的意境。学生在对古诗词的诵读中能感受到华夏民族的文学魅力,从立志、学习、处事等方面受到启迪,得到教化,提升道德修养,争做正直、谦逊、广闻博见、与人为善的人。并且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会真正体验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妙处。

因此如果在古代文学教学中,让学生反复背诵经典名篇,就能使诗文的内容和形象都内化成了自己的内在特征,正如培根所说“凡有所学,皆成性格”[6]。诗文在背诵过程中,内化成了主体价值观的依托,转化成了主体性格的底蕴。因为大学生在背诵诗文时,或多或少会与所感知的意义产生共鸣。而这些熟记心中的文字,能在适当的时刻转化成生命的力量。这样,大学生所熟记的东西就变成了意识中的一种动力,变成了性格成长中的“起搏器”。所以,具体一点说,背诵确实能塑造性格。再者,我们要求学生背诵的,都是极具人文精华的内容,能代表或体现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内蕴丰富、意义深刻、形式精美的佳品,这些经典之作能够对学生潜移默化地发生影响,使得学生的负性性格和不良习惯得到纠正,达到优化性格的目的。

著名古典文学专家霍松林先生在给《文史哲》杂志写的治学经验文章里,就特别强调背诵在治学生涯中的重要性[7],在教学中他也是如此要求自己学生的。他的学生、当代作家李天芳就曾谈及霍先生要求背名篇对她的影响。她至今难以忘怀霍先生教她们古代文学时要求她们背诵刘基散文《卖柑者言》的情景,并专门写成《背诵》一文:“我至今每每在各种场合见到霍松林先生就想起这一有趣的镜头,也因此至今对卖柑者的话铭刻不忘,时时涌出那些冷峻的反洁句:‘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教而不知理,坐糜凛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酞而袄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像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惊心动魄间,常告诫自己,这辈子千万别假冒伪劣,尤其是做人的假冒伪劣。宁可做个货真价实的小橘子,也不要做那烨然于外的大柑子。”[8]

可见,背诵好的文章,不仅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帮助,而且对其思想人格的影响也是终身的。因此,我们应该有效地采用这种传统的优良学习方法,加强对学生背诵名篇佳作的要求,让他们通过背诵,更深地体味到名篇佳作的艺术美感,领略古人高尚进步的思想情操,达到用先进的文化陶冶人的目的。

二、辅助对古文名篇的理解

科学实验证明,背诵对于培养一个人的记忆能力,开启一个人的认知能力,训练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背诵是一种记忆活动,而记忆又是人们获取知识,存储知识的必要前提。没有记忆就不可能储备和积累知识。背诵对知识的理解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潘菽在他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背诵是熟记教材,提高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语文教学中,背诵对于巩固字词,加深理解语文,提高读写能力,促进记忆力的发展,都有积极的独特的作用”。[9]

据有关材料介绍,中国历史上很多名家都是通过背诵来帮助自己理解经典的,尽管在背诵之时不能深刻地领悟某些篇章的精髓,但随着背诵内容的增加,对识记知识的理解会越来越深入,从而为他们在文学上的成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促成了他们学术上的不朽功绩。鲁迅先生在古典文学领域的突出贡献与他早年就读私塾学习时背诵古诗文密切相关。巴金先生有如此浑厚的文学功底,与他在十二、三岁时背诵《古文观止》等名篇的训练是息息相关的。巴金先生回忆自己儿时读书的情景时曾说:“现在有200多篇文章储存在我的脑海里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很好地研究过,但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古典文学专家周振甫先生在回忆自己老师如何学习古文时曾说:“我向张元善老先生请教,问他小时怎样读书的……他说开始读时,对读的书完全不懂。读了若干年,一旦豁然贯通,不懂的全懂了,而且是‘立体的懂’,它的关键就在于熟读背出,把所读的书全部装在脑子里。假如不是熟读背出,把所读的书全部装在脑子里,读了一课书,记住了多少生字,记住了多少句子,这只是‘点线的懂’。”[10]古文在背诵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增加知识的积累,另外也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对古文名篇的理解。

尤其是目前许多大学进行了课程改革,削减了一些理论性强的课程课时,增加了一些应用性课程。古代文学课程的授课同样受到冲击,教师在讲授文学史与文学作品选的过程中,就很容易顾此失彼,文学史与文学作品孰轻孰重就不能很好把握。对大多数古代文学授课教师而言,重点往往放在了文学史上,作品只是在介绍作家时顺带讲解。这种教学的结果是大学生对讲过的作品印象不深。我们常遇到一些中文系的学生,谈起李白、杜甫、欧阳修、苏轼等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如果具体地与他们探讨某个大家的某篇代表作时,或谈到某个优美经典的名句时,他们中不少人或含糊其词,或一问三不知。显然这些学生对这些作品是比较陌生的,有隔阂的。

诵读是古诗文教学中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是从“前理解”到“理解深化”,进而到“再理解”的一条途径。在讲授文学史时,学生如果没有通读和识记一定数量的作品,那么学生对文学史中介绍的各种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以及作家的个性特征、作品风格等的认识就停留在浅层次的理解基础上,学生就很难走进作家的心灵,很难体会出作家们的澎湃激情,很难近距离触摸他们的喜怒哀乐。而背诵一些代表作家作品则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可以帮助他们对史的理解,使之成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强调理解,并不一定就是琐碎的分析、讲解,反复的诵读可以加深理解,而日渐丰富的人生阅历、情感体验更可使人触类旁通、恍然顿悟。

三、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综合智力可以得到充足发展,综合智力内涵非常广,其中就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这是综合智力的外在表现。而只有经过记忆、想象、思考等全面智力活动后,才能形之于语言,因此正确引导大学生背诵古典名篇,他们的语言将会大大地被丰富。

清代学者刘大在《论文偶记》里说:“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11]这虽然是在谈论背诵的方法,但辩证而论,如果在学习古代文学课程中,平时注意加强经典名篇的背诵,那么就能做到字、词、句烂熟于胸,在一定的情景之下,便可以“不待扬鞭自奋蹄”,获得所谓灵感,自会文思泉涌,在表达时就能意到言随,妙笔生花,有如那饱食桑汁的春蚕、那广采花粉的蜜蜂,吐出不绝如缕的丝、酿制出无比甘甜的蜜来一样。

同时,大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记忆的是经过锤炼的、规范的书面语言和文字语言,通过诵读,学生就会对这些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娴熟于胸,吸收消化为自己的东西。需要口头表达时,就会脱口而出,需要书面表达时,就会随手拈来,自然流诸笔端。尤其是那些经典的、巧妙地运用了修辞格的优美语句,诵读后会给学生留下永久不灭的深刻印象,日积月累,就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背诵可以让大学生高效率地学习古人优美的语言,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升就业的砝码。现代社会需要沟通,需要公关,这一切都脱离不了语言。

其实很多文章的语言表达过程,就是体现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观测点,写作实际上是对大学生原来所储存的知识的调动组合和优化运用,是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的一个具体方式。大学生在古文学习中如果能熟读名篇,背诵名句,脑海中掌握的古典知识多了,在语言表达需要时就能随时调动出来,为我所用。文章表达时,所需要用到古典知识,即可源源不断,手到擒来,为我所用。古人说“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个少,就是记得的东西少。记得的东西多了,就不愁派不上用场。而且在语言表达中,恰当运用古典知识,不仅能体现大学生的文学修养,还能为整个文章增添古典的诗美,让文章表现出比较浓厚的古典气息。

明代黄宗羲说过:“作文虽不贵模仿,然要使古今体式完备于胸中,始不为大题目所压倒。”[12]大学生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只有学话说,学样说,才会在模仿中创新,从模仿中提高。而要仿写,首先要有样子,要有范例,这些样子和范例,就可以通过诵读古代经典文章去储蓄。

纵观古人所作的诗文,巧妙化用前人的名句、章法的大有人在,而且能不断翻出新意。如果他们不熟记于心,不达到心领神会的地步,那么是不能推陈出新的,刻意的模仿是不能达到一定境界的。今人写作也常常在诗文中引用别人的东西,不仅能增加文采,而且能拓宽主题的意蕴。

中国古典文学源远流长,佳作浩繁,至今仍闪烁着灿烂的光芒。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加强背诵功能,要求中文系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尤其是古诗文,对他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正处在记忆的黄金期,多背诵一些古诗文名篇,不仅能丰富语言积累,而且能陶冶爱美的情趣,锻炼思维、想象、记忆等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因此,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我们应大力倡导背诵古诗文。

参考文献:

[1]http://news.省略/school/2006-12/01/content_ 5416715. htm:古代文学博士背诵古诗不如小学生的尴尬.

[2]费振纲等辑校.全汉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清]唐彪.读书作文谱[M].长沙:岳麓出版社,1989.

[4]杨光亮.为“死记硬背”说句公道话[N].语文报・教师版,2006.01.20.

[5]周绍贤.道家与神仙[M].台湾:台湾中华书局,1970.

[6][英]培根著.何新译.培根论人生・论读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7]霍松林.关于练基本功[J].文史哲,1985,(1).

[8]李天芳.背诵[J].散文选刊,1999,(3).

[9]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0]周振甫.怎样学习古文・立体的懂[M].北京:中华书局,1992.

[11][清]刘大.刘大集・论文偶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2][清]黄宗羲.黄宗羲全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本文系学校古代文学教改课题系列论文之一。

上一篇:西方近现代儿童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发展 下一篇:中美教师批评艺术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