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化进程水平与水资源流转关联性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09-23 12:44:13

我国城镇化进程水平与水资源流转关联性的实证研究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化,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张需要大量的资源作为发展的物质基础,产业间对资源的恶性竞争会愈发凸显。水资源作为重要的投入要素,城镇化的高速发展面临着水资源利用率低下、水资源配置与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本文搜集了2004~2014年10个河域一级分区的相关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别在截面与时间序列上对水资源流转与城镇化进程水平的关联性进行了探讨与实证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结论。

关键词:城镇化;水资源流转;面板数据;优化配置

中图分类号:TV213+F291.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6)06-0168-05

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属地原本单一的农耕产业结构向多元化经济体制的转型与资源的再分配,实现市场的多样性扩张与推动新型产业的规模性发展,带动经济多元化发展,有利于缩小农村与城市的收入差距,逐步实现公平与正义的时代主题。

水资源涉及到全产业链的各个方面,也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人口流转,从而作用于城镇化进程。2002~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年均1.35%的速度发展,2014年城镇化率达到了54.1%,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60%,其背后对于水资源的需求总量与用水结构与规划势必发生重大变化,两者的内在逻辑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1文献综述

关于城镇化进程与水资源流转之间的关联性问题,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Allan(1999)[1]、Zoebl(2006)[2]对正处于高速城镇化发展的所在国的水资源配置与可持续利用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为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Merret(1997)[3]将城镇化发展中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需求快速增长阶段、需求滞留阶段与需求负增长阶段。Meinzen-Dick等(2002)[4]认为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配置问题的解决应集中在城镇水资源供给量的增加、产业部门间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与城镇节水三个方面。Boberg(2005)[5]的研究表明,人均水资源消耗水平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城镇化进程速率,人口聚集效应会加强水资源短缺的困境。毛战坡(2014)[6]论证了水资源管理与规划的重要地位,建议完善水资源全过程管理,以区域水资源为着眼点,形成节水、水资源优化配置、系统治理的解决方案。

学者们也从实证角度对水资源与城镇化进程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许广森等(1989)[7]分析了我国超过300个城镇的水资源供需情况;陈永奇(1997)[8]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紧缺城市的水资源供需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进而对相关城市的城镇化程度与缺水程度做出了全方位的深入评价;鲍超等(2006)[9]基于河西走廊区域的面板数据对其水资源需求总量与城镇化水平做了实证研究,认为河西走廊区域的城镇化水平与水资源需求总量呈正相关,且每年的递增速率不断提升;都沁军等(2009)[10]对河北省城镇化率与水资源利用情况做了量化分析,认为城镇水资源的供给不足与分配不合理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城镇化发展;张晓晓等(2015)[11]对宁夏2000~2012年的城镇化率、水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做了动态演化分析,结论显示:农业用水总量仍居高,但总体比重在不断下降,工业与生活用水总体比重随着城镇化进程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

但相关研究多针对单一区域的截面数据或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基于此,本文选取了我国10个河域一级分区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了水资源利用、用水结构与城镇化进程的关联性及其内在影响机理,从而为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配置提供依据。

2城镇化进程与水资源流转配置的关联假设

2.1假设1:城镇化发展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胁迫性影响

通过区域产业结构转型与集聚效应推动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资源优化配置是城镇化的核心目的。在城镇化进程初期,城镇供水基础设施和管理与调度水资源的水平较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无法满足产业结构的变化。随着产业规模与城镇规模的扩大,经济总量的增长对于水资源的依赖越来越大(表1),因而城镇化进程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胁迫作用。

2.2假设2: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城镇化进程呈现阶段性影响

2.2.1水资源利用对城镇化进程的支撑作用工业是城镇化进程的核心产业,从制造、加工到冷却、洗涤,水资源作为极其重要的生产资源直接或间接参与工业过程。工业化过程会带来产业大规模兴起、人口集聚和产业结构多元化,进而对城镇化起到稳固的支撑作用。

2.2.2水资源利用对城镇化进程的制约作用在城镇化进程发展速率无限逼近甚至超过区域本身的水资源荷载后,城镇水资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与生活用水的需求,会对城镇化进程起到制约作用,这些制约因素会体现在城镇经济、生活、生产等诸多方面。另外,城镇自然生态系统也面临着排水和水污染等相关衍生问题。此时,水资源的稀缺性就会随之凸显出来,相对于城镇整体经济系统和生活系统日益旺盛的需求,两者的矛盾会不断加剧,从而对城镇化进程的深化产生制约作用。

3水资源配置对城镇化进程影响的实证分析

3.1指标、数据及模型的选择

3.1.1指标的选择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变动与水资源需求结构变化最为明显的两个部门是农业和工业。为简化计量过程,使结果更具准确性,本文主要考察水资源在上述两大产业间流转调配的变化对于城镇化进程的影响。

Urbtion(自变量):城镇化率。按照各省、市、自治区所属一级河域分区的城镇化系数的加权平均所得的各一级河域的城镇化系数。

Watl(因变量):水资源流转率[12]。各一级河域分区城镇工业用水与农业用水比值,用于反应工农产业间水资源利用情况,以便说明水资源的利用方向。

3.1.2数据的来源与处理《中国统计年鉴》与《中国水资源公报》中以各省市为统计单位的水资源相关数据缺损较为严重,但按河域一级分区的统计较为完整,因此选取10个河域一级分区为研究对象(表3)。但这样会出现河域分区的城镇化率无法找到相关统计数据,因此,本文按照各省、市、自治区所属的分区城镇化率,按面积的加权平均计算,得出10个一级分区的城镇化率(Urbtion)。样本区间为2004~2014年。

3.1.3实证模型的选择标准

面板数据模型(Panel Data Model)兼有截面数据模型与时间序列模型的特征,既能反映某个时间节点各特征数据的规律,也能描述单个个体特征在时间区域上的变化规律。由于水资源流转与城镇化进程的数据样本较少,为凸显数据的拟合度,采取面板数据较为合适。

3.1.4统计量描述表2显示,样本个体的Urbtion的差异性较大,最小值39.76%,最大值52.64%。这符合我国当前城镇化发展较为迅猛,但区域间差异性较大的现状。

样本个体的Watl的差异也较大,最小值为0.024,最大值为0.813。这说明我国各区域间产业类别与产业规模差别较大,水资源利用方向存在较大差异。

可以看出,除了辽河区、东南诸区、珠江区的水资源流转系数(Watl)与城镇化率(Urbtion)呈现负相关性(β′i的变动值与截距项的和为负值),其余河域分区均呈现出正相关性。总体来看,水资源从农业部门流转至工业部门是有利于城镇化进程的发展,但局部区域也会呈现相反的发展逻辑。松花江区、长江区、西南诸区、西北诸区、黄河区、海河区与淮河区的水资源流转拉动效率较为显著;而像珠江区这样本身经济结构中工业化进程步伐较快地区水资源的非农转化却带来相反的副作用。由模型拟合结果举例,长江工业部门从农业部门水资源每流转1%,则该区域的城镇化系数上升2.986%;珠江区工业部门从农业部门水资源每流转1%,该区域的城镇化系数下降0.612%。由此可见,水资源利用对于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在截面上依照区域不同而在工农业部门中产生不同效果。

3.2.2时间序列估计以10个河域分区在第n年的全部观测值为一组序列进行估计,假定时间序列上的结构参数只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对Urbtion与Watl两个变量分别取对数以消除异方差性的影响,其效应模型为公式3。选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回归结果如表4。

从表4中可得,R2为0.914427,调整后的R2=0.913337,表明水资源在工农业部门之间的流转率与城镇化水平存在高度相关性。另外,β′t代表在时间序列上水资源流转率(Watl)对于城镇化水平(Urbtion)的弹性,β′t的数值越大,就说明水资源从农业转向工业对城镇化影响就较大。从表4可得,2014年的β′t最大,2005年的β′t最小,且从2004年至2014年β′t值呈现出上升趋势,表明在时序上水资源从农业部门流转至工业部门对城镇化进程有推动作用。另外,从∝t来看,其数据随着年份的变化较小,说明除水资源流转外,其他因素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较为稳定,更加凸显水资源对城镇化进程影响的重要性。

4结论与展望

伴随城镇化引起的产业结构调整,水资源在产业内部的使用效率不佳是引起水资源重新配置的核心动因,非农产业的兴起与水资源供给的不足必然会引起部门间对水资源的恶性竞争。这些问题是由于我国水资源配置的管理机制不完善与水权制度的缺失所导致的,也体现了水资源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水资源调配管理机制与健全的水权制度,为我国城镇化进程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

水资源流转调配的关键在于最大化地激发水资源作为生产投入要素的使用效率。

虽然城镇化的核心是工业化,但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不能将农业水资源无节制地调配至工业部门。需要根据不同区域和该区域城镇化的程度进行特定研究与分析,构建一套复杂且全面的水资源调配管理机制。

2004~2014年正处于我国城镇化初期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的水资源竞争的恶性程度尚未体现,在这个阶段,时间序列估计结果显示水资源从农业向非农产业流转对城镇化进程起到积极的正向作用。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资源的有限性无法匹配产业规模扩展需求时,矛盾就会出现,是否跟本文假设2相吻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Allan T. Productive efficiency and allocative efficiency: why better water management may not solve the problem[J].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1999,40(1):71-75.

[2]Zoebl D.Is water productivity a useful concept in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J].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2006, 84(3):265-273.

[3]Merret S. Introduction to the economics of water resources: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M].London:UCL press, 1997.

[4]Meinzen-Dick R,Appasamy P P. Urbanization and intersectoral competition for water[J].Urbanization and Water,2001:27-51.

[5]Boberg J.How demographic changes and water management policiesaffect freshwater resources[M].Santa Monica,CA:Rand Corporation,2005.

[6]毛战坡.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水资源保护相关问题思考[J].环境保护,2014(15):25-27

[7]许广森,彭嘉堡.中国城市水资源系统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1989,5 (3):33-34

[8]陈永奇.黄河流域与缺水城市水资源供需预测[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7.

[9]鲍超,方创琳.河西走廊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关系的量化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6 (2):301-310

[10]都沁军,冯兰刚,田亚明. 基于VEC模型的河北省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关系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32(3):39-42

[11]张晓晓,董成锁,李泽红,等.宁夏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关系分析[J].资源与环境,2015(6):696-699

[12]来晨霏,田贵良.我国二元经济中水资源流转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8):90-95

上一篇:国运如是,文运如何 下一篇:习作中的“真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