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9-22 06:43:56

高职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语文,无论是从规范语言教育、传承中华灿烂文化,还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以及大学生社会就业岗位的要求,都显示出其他任何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性。然而,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无论是在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还是语文教学氛围、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引起人们重视,大学语文课程将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结合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实际,谈些个人的看法和体会。

高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受社会就业环境的影响,部分高职学校过于狭隘地理解了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认为像语文、英语、哲学这样的文化课程要尽可能少开,甚至可以不开。尤其是对于语文,主管部门想当然地认为汉语就是我们的母语,不学也会,没有把语文课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来认识。于是一些学校在缩短学制的同时,大量削减、占用文化课时,不断加大专业实训投入,这无疑会对教师、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2.高职学生就业带来的压力。尽管教育部也强调要把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从实际情况来看,受市场竞争、商业利润的趋使,一些单位在选拔人才时更青睐那些能够“零距离”上岗的熟练技工。在这种相对“重技能、轻人文”的市场需求导向下,高职院校本身以及学生群体都放松了对文化基础课的重视。语文课被冷落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3.教师教学观念和手段的相对滞后。面对社会、市场、学生、学校管理给高职语文教学带来的压力,许多专任教师的认识和准备明显不足。有些老师教育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仍然只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和简单的模仿练习,学生难以获得事物具体表象的支撑,语法概念、人文伦理、文体表达方式、语体风格、课文结构在不少学生的头脑中只是干巴巴的知识条文,缺乏日后工作的实际技能;有些老师的教学方法没有改变,在教材把握上缺乏高度,授课时照本宣科,拘泥不化,不能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切入方法,教学组织上师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工作被动、缺乏实效;大部分教师仍是依靠“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一张嘴”,用这种方法培养的学生,肯定是“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

加强高职语文教学的对策

1.更新观念,把大学语文准确定位为高职院校重要的人文教育课程。首先,要根据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培养要求定位高职语文课程的目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的意见》关于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实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要求,高职毕业生除了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外,还应在文化知识结构、思想道德修养、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这里也包括对基本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的要求。其次要根据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趋势定位高职语文课程的目标。从长远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将越来越趋于科学合理,对人才的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尤为突出。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不仅是专业技能上,他们的企业文化、团队精神需要学生较高的基本文化素养。再次,要实事求是地根据当前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定位高职语文课程的目标。高职院校生源的语文素质整体水平不高,词不达意、语不成句、语文知识欠缺、错别字满篇等现象屡见不鲜,大学语文继续培养他们的语言文字能力,包括阅读、写作、口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这是任何学科无法达到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高职语文教学要注重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让学生从经典作品中学习先哲、前辈的博怀,以民族大业为重,应是各个阶段语文课程始终追求的方向;要注重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对高职生来说,其中的说、写能力应为主攻对象;要特别注重将所学语文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要有意识地将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训练与专业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将语文能力转化为专业能力,从而有力地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

2.积极推行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的改革,改善高职语文教学效果

⑴适应时代的要求,改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素质。高职语文应以丰富的内涵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同样要汲取西方的优秀文化,使学生的精神品格得到全面的提升;要充分融进社会生活,要有时代感,除在课堂讲解课本知识外,还要融入社会生活内容,特别是具有时代感的内容,增强课堂的时代感、新鲜感,将大大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兴趣;要适当安排语言应用方面的内容(如应用写作、演讲口才等),重视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重视有关职业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如有关先进思想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的内容、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教育的内容

⑵结合学生文化基础和专业实际,改进教学方式。为保证学生通过课堂既能获取丰富的文化知识,使情感得到熏陶和升华,又能培养能力、锻炼思维、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除了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外,采用朗诵、演讲、辩论、情景剧表演、讨论甚至实地参观等多种寓教于乐的形式显得非常必要。要尽量淡化教师传授,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强化学生参与。教师要精心策划,运用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乐学善学。在讲授过程中,教师要挖掘课文美感,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产生共鸣,得到心灵的净化和陶冶。要妥善处理好课堂气氛的动与静,课堂节奏的缓与急,讲解分析的展与收,使学生乐在其中,无暇旁及。另外,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课堂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真诚和蔼地与学生交流互动,高度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鼓励创新思维,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⑶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优化语文教学。传统教学手段的教学效果毕竟有限。借助多媒体手段,可以创设情感氛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情感,也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形象展示,化抽象为具体,开阔学生的眼界;利用网络课件,提供各种多媒体素材,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增强教学效果。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可以作为辅助教学的教具,也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它应遵循适用性、合理性等原则。目前,大学语文教材大多制作了图文并茂、声情相生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或光盘,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3.改革考核和评价方法。对学生的考核无疑是检验高职语文教学效果极为重要的手段。我们目前现行考核是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试卷考试来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程度的高低和学习成绩。这种考试评价的价值和作用有应该肯定的方面。但也存在有一定的问题。如过分夸大分数的价值功能,尤其是学业成绩与奖学金、评优评先紧密地结合,使学生产生了功利化倾向,低层次上满足了学生短期虚荣投机行为;考试内容过分依附于教材;考试命题简单标准化,忽视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等。因此,改革当前语文考试制度和形式,实行多元化评价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本文认为应向多样化方向发展,科学评判学生学业成绩,着重考核“考不出”的能力。如毅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方法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要以专业能力成果和通用能力成果为标准,注重过程性评价;应根据考试课目的特点,允许采取多样化的考试考核方法,着重考核学生的思维方法、考思路、教见解等方法,检验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另外,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笔者以为,还应结合实训企业和社会就业的要求,确定考核方式和考核目标。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确定考试的侧重点,如对于文秘专业的学生应该重在考核其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4.按照高职育人的要求,建设一支强有力的语文教师队伍。

⑴高职语文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人文素养,宽广的知识背景。要保证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得以实现,培养一批具备人文素养、德才兼备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显得非常急切。大学语文教师要具备广博知识、高尚的道德,具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拥有与时俱进的先进的思想水平,具有关注现实生活的正确、准确的视觉和关怀学生健康成长的爱心、耐心。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能产生无声的力量,产生很强的号召力和感召力、凝聚力和亲和力,赢得学生的尊敬并尊重。

⑵高职语文教师必须勤于钻研,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作为一名高职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应该随时通晓高职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了解同行们先进的语文教学理念,要有创新意识,在学大纲的指导下,建立适合本校实际的独特的语文讲授、科研体系,要具有较强的现代课程意识。

⑶高职语文教师要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高职的课程体系给教师预留了充分的空间和余地。课程与实践的链接,为教育教学活动开拓了广阔的空间,课程开放的内容体系,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如学习吸收能力、指导综合实践能力、信息收集和选择能力等。此外,高职语文教师还应具备创造、交往、操作、管理、科研的能力。

5.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高职语文教材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程整合与改革,编写出一套既符合学科与教学规律,又能适应高职语文教学实际的教材,已经成为在新形势下,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职毕业生的迫切需要。首先,在教材的选用上,最好选用适合高职学校特点的教材。要根据各自专业的特点,多选择一些包含较多和专业相近文章的教材。面对既定的教材,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根据学生专业有目的选择相关文章,这样既能借助专业推动语文的学习, 还能引起学生在认识上的共鸣,提高学生的浓郁的学习兴趣。选文在时代上要既考虑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品,更应注重中外现当代的文学作品;内容上更注重人文性、可读性与生动性,多挑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作品。其次、在编写教材时,也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要注重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角度去安排教学内容,突破以语言和文学知识为主的模式,广泛地涉及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从人生观、价值观、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给学生以人文教育,把人文教育放在首位。同时也要从高职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层面出发,把人文性与实用性充分结合起来,除安排文学作品内容外,还要适当能力素质的训练内容,如应用写作、语言训练等方面的内容。要精选思想内容高尚,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作品,并通过这些作品增强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力量。

上一篇:职业高中音乐教育缺失的思考 下一篇:浅议求职面试中的语言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