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的互动互促

时间:2022-09-22 12:52:42

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的互动互促

〔摘要〕 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的互动互促有其现实必要性,这主要体现在:网络形成对制度反腐的最广泛关注和监督,网络反腐纳入制度化轨道能够引导和规范非理性的网络监督行为。网络反腐与思想道德教育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机制、惩治和预防机制的互动互促,可以提升反腐倡廉实效。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互动互促的实现路径是:将网络反腐具体工作纳入到制度反腐的整体框架和程序中,加快网络反腐的法制化建设,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创设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互动的载体。

〔关键词〕 制度反腐,网络反腐,必要性,内在机理,多维路径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3)03-0042-03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表明了我党打击和惩治腐败,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坚强决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反腐最终还是要依靠制度,制度反腐是防治腐败的根本手段,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全局性等特征。但与此同时,在当今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愈来愈突出,越来越体现出独特价值。笔者认为,网络与制度作为反腐的两种手段和工具,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彼此对接、相互协作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

一、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互动互促的现实必要性

众所周知,腐败实质就是公共权力遭到滥用,而防止权力滥用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配置的监督和制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腐败现象并未得到根本遏制,这背后有着多重深层的社会复杂原因,但制度设计不足以及执行力不强是其主要原因。这突出表现在一些党政部门存在着遇事就发文,制定制度,导致制度出台过快、过滥,大量的资源耗费在不必要的制度环节上;制度摩擦和矛盾,一些制度彼此之间往往存在着相互矛盾和摩擦现象;制度让位于人情关系,一些人办事不是依靠制度法规,而是依靠人情关系网来“开后门”,致使相应制度形同虚设,不仅严重影响了制度的权威和效力,还削弱和降低了制度的执行力,从而给腐败的滋生留下了大量的“空间”和“条件”。此外,现实中一些部门“一把手”的权力过大,导致权力过于集中而未受到有效机制的制约,进而滋生腐败。这些都是当前制度反腐面临的实际困境。

网络反腐的兴起,为解决制度反腐的困境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的不断改善,网络由精英的专利变成大众共享的平台。同传统监督形式(、举报等)相比,网络监督的主体庞大,优势明显,具有公开透明、廉价便捷、传播快速等优势,为社会公众监督提供了一个有效且宽松的平台,形成对制度反腐的最广泛关注和监督,可以防止制度运行和配置中的“黑箱”,从而增强制度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制度的执行力,进而增强制度反腐的效果。可以说,网络反腐的平等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征使得体制内的自我监督和体制外的社会监督都具备了便捷的条件,不仅为传统监督机制的变革带来了新机遇,还促进了由单维监督向多维监督、由封闭监督向透明公开监督的转变,从而成为提升制度反腐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助推力。与此同时,网络反腐允许网民在合法范围内自由表达自己的意志,行使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不仅有利于推进政治民主化和人民民主,减少腐败行为,还能降低监督成本,优化政治生态环境,这也成为完善制度反腐的一种新的动力机制。

网络反腐虽然是反腐的一把利器,但也有自身的缺陷和风险,如随意性、非理性表达、侵犯他人隐私权、诽谤他人、网民素质层次不齐等等,这些不仅影响了网络反腐功能的发挥,还容易混淆是非,干扰民众的理性判断,给社会造成不稳定,影响党和国家的反腐工作。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将网络反腐纳入制度化轨道,获得制度规范与法律保障,即将网络反腐纳入制度反腐的整体框架中,借助制度反腐理性引导和规范那些非理性的网络监督行为,实现网络舆论监督与现有体制内监督力的有机结合,使各自的“正能量”得到最大限度发挥。此外,网络反腐虽然效果明显,但其最终目标还是在于推动官方的制度反腐,而不是取代,因此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制度性回应,最终还得依靠制度反腐的支撑和有效执行,否则,网络反腐极易变成“网络舆论事件或新闻”,失去其应有意义。

可见,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保持良性互动不是偶然,而是有着现实的必要性。网络反腐只有与制度反腐保持良性互动,才能实现各自价值的最大化,从而提升反腐倡廉的合力。

二、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互动互促的内在机理

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的互动,并不是随意无序,而是具有自身的特定逻辑规则和运行机理。而要了解这个内在机理,首先必须对制度反腐的内在构成进行剖析。长期以来,关于制度反腐的认识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制度反腐就是建立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其实不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只是制度反腐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制度反腐统筹兼顾了思想道德教育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制度预防和惩治机制四个要素。其中,思想道德教育机制是外部条件。众所周知,反腐倡廉不仅需要制度的刚性约束,还需要道德层面的忠诚笃信。如果没有道德教育,就不能形成普遍且持久的认知,反腐效果的持久性也不能保证。制度解决的是“不能”、“不敢”问题,而道德解决的是“不愿、不想”问题。正因如此,十报告才着重强调:“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因此,制度反腐离不开思想道德教育。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是基础。没有健全的制度体系,制度反腐就如同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是关键。腐败多是因为权力过大或权力过分集中引发的权力性腐败,只有对权力进行合理分解和制约,通过制度管权限权控权,才能抑制腐败。制度预防和惩治机制是方法。制度反腐需要发挥惩治功能,使得任何人不能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坚持有腐必严惩的原则,但更重要的是发挥预防和预警功能,使官员不敢腐。以上这四个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协作的辩证统一关系。它们的协同配合是制度反腐真正发挥效力的充分保障。

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的互动,其实质就是网络反腐分别与制度反腐系统内的四个要素始终保持有机衔接和高度融合,在价值导向层面保持高度统一,在相互协作方面保持高度配合,在激励约束层面保持均衡,从而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具体来说,网络反腐与思想道德教育机制的互动,能加快网络法治文化教育,并使这种教育理念和思想借助网络传播迅速为大众知晓,进而慢慢接受直至转化为行为准则。网络反腐与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的互动,不仅能加快网络反腐的法制化进程,还能使制度体系的设计、执行进入广大公众的监督视线,不仅可以为制度设计获取更多的智慧和资源,增强其科学性,还能防止制度被虚置,增强制度的执行力,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网络反腐与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的互动,能使权力的行使、配置得到广大民众的监控,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权力运行公开透明,符合法定规范和法律,这使得权力一旦被滥用,就能通过网络这条渠道及时被发现,并传达给相应机关进行调查处理。网络反腐与制度惩治和预防机制互动,能使制度的惩防功能借助网络表达或传播,形成人人敬畏制度的社会文化氛围。此外,网络反腐一旦被证实真实可靠,就必须借助制度来坚决执行,既要发挥制度的惩治功能,又要发挥其预警功能。

总之,在现实实践中,制度反腐的完善有利于网络反腐法制化的推进,而网络反腐的法制化促进了网络信息合理公开、网络法治文化教育、网络社会参与和网络监控制度完善,增强了制度反腐的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机制,提升了制度反腐的实效,这一双边互动完善的过程呈现出“互动——完善——再互动——再完善”的螺旋式深化与升华特征。这一螺旋式的互动深化与升华过程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腐倡廉道路的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反腐模式逐步完善的重要体现。

三、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互动互促的多维路径

综上所述,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可以在彼此对接、优势互补、相互协作的互动关系中不断完善彼此,共同提升反腐倡廉合力与质量。那么,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腐建设过程中,如何实现二者的和谐互动,增强反腐倡廉的力度和实效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将网络反腐具体工作纳入到制度反腐整体框架和程序中。实现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的良性互动,首先必须将网络反腐纳入制度反腐的整体框架中,内化为体制内反腐,这也是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实现无缝对接和良性互动的总体思路。具体来说,就是将网络反腐与反腐倡廉思想道德教育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机制、制度惩防机制紧密结合,使网络平台所拥有的社会外部监督能渗入到以上四个要素的各个方面,健全制度反腐的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机制,使制度反腐各个环节时刻处在最广泛的监督中,建立严密的前置性防控机制。唯有如此,制度反腐才能与网络反腐保持真正的良性互动。

第二,加强网络反腐的法制化建设。前文已经说过,网络反腐存在着诸多风险,这除了部分网民素质不高的原因之外,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是主要原因。目前,我国有关网络管理、网络监督的法律法规相比于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已经显得比较滞后,使得网络反腐还未完全在法制轨道上运行,缺少相应的法律规范。这已成为网络反腐的最大硬伤。如果这个硬伤不治理,网络反腐便无法和制度反腐彼此对接,即使对接,也是“不纯洁”的对接。因此,加强网络反腐的法制化建设是推动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实现良性互动的充分条件。就当前实际来说,加强网络反腐的法制化建设,就必须加快推进网络反腐立法,一方面,要规范网民的行为,对一些不理性或缺乏事实根据的网络反腐行为进行法律惩处和问责,另一方面,要保护网络反腐主体和网络反腐对象的合法权益。如,加强对举报人的法律保护。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详细完整的保护举报人的法律,现有相关法律的操作性也不强。因此,加快网络反腐的法制化,形成健康平安、合理有序、和谐安定的网络反腐环境是实现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有效对接与互动的必然选择。

第三,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网络反腐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民间反腐,是在传统举报和监督的基础上,利用网络平台的便捷性向官方提供腐败线索,揭露腐败行为,提供腐败证据,其结果如何,最终需要纪检监察机关的制度性回应和处理。但目前我国纪检监察机关对网络反腐事件的回应和处理并无明确的期限规范和制度规范。这导致社会大众对网络反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为此,要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即纪检监察部门要对网络反腐事件做出“快、准、精”的反应,对证据确凿的腐败事件绝不姑息,彻查到底,甚至进行倒查,追究问责到相关责任人,并接受广大群众监督,对缺乏事实根据的网络举报要给公众一个有理有据且说服力很强的理由。这样可以让更多的群众愿意参与到网络反腐的实践中,并促进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的真正有效对接,预防和减少腐败的产生。

第四,创设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互动的载体。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虽然具有互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但二者毕竟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要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在二者之间创设合适的载体显得尤为必要。就目前来说,最关键的是要尽快建立一支既懂得制度反腐,又懂得网络反腐的专业反腐队伍。这样的综合型人才在我国的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中比较缺乏,特别是在基层纪检监察机关。2010年,《如何用好互联网》课程加入了全国市级纪委书记培训班,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今后应继续加强,特别要向基层纪检部门深入。在反腐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要通过专业教育、专门培训、交流学习等方式尽快建立一支既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和文化知识,懂得反腐制度设计与执行,又懂得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以及快速甄别信息的高水平的专业反腐队伍。此外,还要建立一支网络反腐评论员队伍,对网络反腐事件的制度执行和处理进行客观评价,提升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互动的社会关注度,这对二者的互动也是很有利的。

参考文献:

〔1〕杜治洲,任建明.网络反腐的特点与趋势的实证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1(2).

〔2〕王瑞娟.网络监督:反腐倡廉的新途径〔J〕.理论探索,2009(6).

上一篇: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热点综述 下一篇:自语境化:一种科学认知新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