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自信来源于自尊

时间:2022-09-22 04:34:02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孩子的自信来源于自尊,并通过具体事例说明自尊是自信的基础来源,家长在教育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想法。

自信 自尊 孩子

一位哲人曾说过:“谁拥有自信谁就取得成功的一半”。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充满信心去面对困难、努力完成自己愿望的动力;是一个成功者所应具备的心里素质之一。但它并非与生俱来,必须由家长对孩子从小加以正确引导,使孩子逐渐学会相信自己,建立起自信。

在教育领域里有这样一句话: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师。但现在许多家长的身上却远没有这份自信。现在的孩子是喝着牛奶、伴着网络成长起来的,优越的物质条件和便利的信息渠道,已使他们更愿意接近新鲜事物。许多家长眼中的新东西,在孩子们那儿已玩得十分谙熟,如计算机、mp3、mp4等等,或许这就是所谓“代沟”的一部分。那是不是因为家长们对孩子接触的东西知之甚少就对管教孩子不再自信了呢?回答是否定的。

孩子的自信来源于自尊,一个没有自尊的孩子是不可能有自信的。尊重孩子不分时间与地点。

作为家长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不能常常责怪孩子,更不能对孩子说一些像傻瓜、笨蛋、没出息之类的话。孩子只有时刻觉得自己很棒,自信心才能真正建立起来。因此,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要给予帮助,取得成功后要给予鼓励,发现孩子的长处及时告诉他,切忌不要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更不要小看孩子,要相信孩子。

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他们知道的很多;也不要以为大人什么都懂,其实家长也有很多不知道的东西。家长不要以强烈的否定或嘲笑来针对孩子,不能经常指责、抱怨、训诉、打骂孩子。帮助孩子培养与伙伴交往的合作能力,是他获得自信的重要基础。当孩子经历挫折失败而心情沮丧时,应表示关怀与安慰,花一点时间同他们讨论原因,用鼓励法使他学会遇到失败和错误的同时,增加勇气。

有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孩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3分钟都坐不住”,家长开完会在回家的路上,儿子好奇地问她:妈妈,今天老师说了什么呢,她鼻子一酸,差点儿落泪。脑筋转了一个大弯,跟儿子说:“老师表扬了你,说你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钟,现在能够坐3分钟了。别的家长特别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儿子高兴地吃了两碗米饭。

第二次家长会,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你儿子数学考试排在49名,我怀疑他有智力问题,最好带他到医院看一下。”回家的路上,她哭了,回到家里,看到诚惶诚恐的儿子,她振作精神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你并不是一个笨孩子,只要你能够细心点,你会超过你同桌的。”说这些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亮了。第二天上学,儿子比平时起得都早,以后学习也更努力。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困难。”她还是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只要你努力,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高中毕业,儿子把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送给了妈妈,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这时,她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聚集在内心的泪水。

家长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欣赏孩子的优点,放大孩子的优点,让其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达到调动他们积极性的目的,增强学习活动的自信心。让他们因为欣赏而感动,因为感动而自信。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笔者向各位家长提出几点建议:

1.学会换角色思考

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家长都应该从多方面去考虑问题,不要一味地以我为中心,有时大人的想法会很古板、单一。如果能换位去思考小孩的感受,这样我们的言行才不会伤害到孩子,孩子的自尊心也不会受到伤害。学会换位思考对方,这样你的言行才不会伤害孩子,孩子也愿意接受你的教导,他的自尊心受到尊重,自信心得到满足,才能不断提高认识,不断进步,这样的教导收效会更好。

好多家长发现自己的小孩对学习不感兴趣,成绩赶不上,整天只知道玩,作业不按时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家长到处找家教,或者找特级教师来辅导,费尽了脑子,但是收效却微乎其微。不管怎样家长都不能放弃对孩子的教育。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依靠我们不断地培养才能形成,相信自己的孩子,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只要一发现孩子有一丁点的进步或者优点,就要及时地鼓励和表扬,这样他的自信心才会慢慢养成。人一旦有了自信心,就等于迈向了成功的第一步。

2.定出合乎孩子能力的目标

有的小孩对自己每个阶段的目标并不太清楚,作为父母不能老是怀一颗期待的心,应该帮助孩子建立每一阶段适合自己的目标。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量力而行,不能把目标定得过高或者过低,这样容易给小孩产生失败感,丧失信心或变得轻浮和自满。

3.善于发现并时常肯定孩子的优点

不管是哪位小孩,他都有自己闪光的一面,他会在自己擅长的项目活动中表现得非常投入、非常有自信,这就需要家长多花一些时间来观察自己孩子的行为表现,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让孩子体会到自己能行。如果在活动中发现孩子的缺点,不要马上指责,尽量用商量的语气来使他改正缺点,从而进一步得到鼓舞。

4.让孩子敢于挑战困难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家庭条件非常优越。困难对他来说几乎没有,然而一旦碰到困难就会束手无策。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在生活和学习中多鼓励孩子敢于向困难挑战,哪怕是取得一次小小的成功,孩子的自信心就得到一次肯定,增加一份自信。每次看到自己的小孩子勇于向困难挑战,努力地向自己的愿望靠近时,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一定要特别关注孩子第一次尝试,第一次成功,因为这是孩子获得成功的第一步,也是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良好开端。

5.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出典范

一个好的榜样给人带来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不敢去想象一个没有自信的家长能培养出自信心十足的孩子。父母的一举一动小孩都可能会受到影响,家长能够积极乐观的看待未来,满怀希望,孩子就会深受感染。在家庭里面父母是孩子的典范,由此可见,言传身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教育小孩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家长自身的修养。

总之,一个人想达到成功的彼岸,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自尊心就是其坚实的基石,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到所要奋斗的目标上。只要时刻相信自己是一个成功的人,这样自信和自尊才能相互促进。家长朋友们,在你发现孩子正在努力地向自己的目标拼搏时,我们应该多给他一点自尊,因为孩子的自信来源与自尊。一起来为孩子们的明天加油和鼓励吧!

上一篇:和谐视角下的高校管理 下一篇:以柔化刚――新形势下的德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