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索

时间:2022-09-21 05:54:13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索

新课程实施以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在新课改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教学重形式、轻实质,高投入、低产出,学生没有得到真正有效发展的教学低效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教学的策略,更新观念,发挥主观能动性,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改革课堂教学评价的办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为了能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取得显著成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在以下几点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创设合适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新课程初中数学《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从教材的编排来看对创设问题情境比较具体明确,每一章节首先安排了来自于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导入课题中将这些内容生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有效地展现出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问题情境的欲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自然地获取知识.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情境要让每个学生都公平地参与,把问题情境生活化,让学生亲自体验情境中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我上了一节室外数学课测量学校旗杆高度.课前将学生分成了10个小组,每个小组自己准备钢卷尺和自制的测角仪.在室外课中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同学们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特别有趣的是有四组学生在完成本节课任务的基础上还用相似三角形知识解决测量旗杆高度.这就充分说明情境创设的情感基调可以决定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同时在情境问题探究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促进有效教学

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创设学生参与探究的时空,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推导的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去推导.教师只是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各种机会,帮助学生去发现、探索知识的奥秘,使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比如在进行“概率的意义”教学时,我提出问题:随机抛掷一枚硬币,尽管事先不能确定“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但同学们很容易猜到这两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各占一半.那么,大家的这种直觉是否正确呢?(教师布置试验任务,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

(1)明确规则

把全班分成10组,每组中有1名学生投掷硬币,1名学生作记录,其他学生观察试验是否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

(2)明确任务

每组掷硬币50次,认真统计“正面朝上”的频数,并计算“正面朝上”的频率,整理试验的数据,做好记录.

(3)各组汇报试验的结果.

各组将测得的数据一一作汇报,教师将各组数据记录在黑板上,全班学生对数据进行累计,填好书上的表格.

(4)总结交流

由于试验次数较少,有可能获得“正面朝上”的频率与猜想有出入,教师应启发学生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每次随机试验的频率具有不确定性,同时发现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也具有规律性.像这种改变“在听中学”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做中学”“尝试中学”“体验中学”的机会,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培养能力的主阵地,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三、活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在理性、情感方面的互动过程.赞可夫曾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会变得高度有效.”学生是否乐于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信息,关键在于这信息能否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能否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内心体验.如,在讲“相似三角形”的第一节课时,教师利用放缩尺画了一个卡通人物的头像,学生顿时满腹狐疑,“我们的数学老师又不是美术老师,为什么要用简单工具画出这张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头像呢?”教师抓住学生心情愉快、求知欲高的时机进行愉快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第11条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数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将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适当整合.教学中既要充分利用多种图标、模型等传统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更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网络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给学生多重感官刺激,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教师也能将教学中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直观、形象的领悟,既创造一个使学生积极参与的场景,又能增大课容量,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通过几何画板让图形动起来,既可以用来解决动点问题、立体图形问题;还可以在动态变化中发现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测量发现每种位置关系对应的数量关系,如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关系,两圆的位置关系中圆心距与半径的关系等,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为探索式学习方式.

上一篇:初中地理教学反思――对高效课堂教学的探讨 下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对孙中山民生思想的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