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思维途径分析

时间:2022-09-21 03:35:18

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思维途径分析

摘 要:学生进入高中,已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已不能仅仅给学生灌输语文知识,还需向学生展现语文的思维途径,以便学生可以在提高语文思维的同时,提升对知识的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思考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在提高学生语文效率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语文思维;途径

我国现代教育中,高中教育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而高中语文教育则是高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的高中语文教学还停留在表面的学习中,尚未形成进一步深入思考的语文思维。受到高考的巨大压力,多数教师仍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限制了学生思维模式的开启,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发展,部分高中语文老师已经认识到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开始逐渐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育,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语文思维

一、语文思维的特点

思维是人脑对外界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反映,是利用记忆中的现象,以推理和概括等方式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以便发现以往未曾出现的东西。而语文思维则是通过在语文教材中学到的知识,进行思考、探究,结合自己以往的认知进行适当的创新。思维能力是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综合形成的一种思维模式,是人脑对于上述的总结,这种思维能力代表着学生的智力水平,但是这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提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要求的提升,教师的职责不仅仅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对教材中前人的知识及经验有一定的了解,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还要教会学生思考的方式。语文思维模式的培养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知,在此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其中的奥妙。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思维具有如下特点:(1)探讨性。教师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针对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深入的交流,思维能力会以语言或文字的形式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心以及思维方式进行交流,在这其中可能会出现相同的观点、补充观点,抑或是相反的观点,但最终经过多方面的交流,都会得到更好的解释。(2)多样性。每个人的思维空间都是不同的,是多种多样的,这一特点也同样适用于语文思维中,在语文教学中,由于掌握文化知识的程度、教育形式的不同,引发多种思考。语文教学中涉及的知识面多种多样,比如美学、理想、道德、伦理、经济、法律、政治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掌握不同知识的学生会从其他方面进行思考,从而产生多种多样的理解,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依据教材内容,对其进行多方面的分析,不能仅应用固有的一种思维进行分析,扼杀其创新思维。(3)传播性。语文课堂不应该是一个死板的课堂,它应该在教材的基础上,体现知识的美,这种美体现在语言、结构、形象以及意境等方面。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需要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指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理解,以实例的形式逐渐向学生传递其思维模式。

二、培养语文思维的途径

1.教师态度

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任务重,需要承受极大的学习压力,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语文这门课程,语文教师应该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情绪进行语文教学,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可以被感染,在潜意识中慢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生个人心理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会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了解学生的思维心理及特点,依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高中学生的思维发展逐渐从活跃期向闭锁期转化,在课堂中很少有学生举手发言,且对于教师所讲的内容缺乏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的引导,因材施教,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拓展学生思维

高中语文教学已不似初中语文一样仅仅是语言、句式上的简单教育,还需要依据教材有相应的深度以及知识面的扩展。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挖掘深度,还需要延伸广度,采用合适的方式,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足够的课外知识积累,包括古今中外等多方面的内容,以便在以后的解决问题中发散思维,全面考虑问题,寻求事物的本质。

总之,现代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往往缺乏创造性,只能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这是不符合教育本质的。语文思维的培养在教育改革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观察、表达、思考、判断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可以在步入社会后有效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凡芳伟.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9).

[2]朱元.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11).

上一篇: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下一篇:关于开展“菜单式培训”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