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时间:2022-05-28 07:30:00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摘 要: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以最少的时间和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让高中数学课堂合理高效地开展是教育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从不同角度对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高中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内容复杂且具有逻辑性,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对于教师来说,也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让高中数学课堂高效地开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积极的引导和学生主动的学习,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课堂中获得知识,同时教师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本文从几个方面研究了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模式,从而让教师善教和乐教、学生会学和乐学,让高中数学课堂在轻松、自由、和谐的氛围下高效、创新地开展。

一、改变思路,实现从“学会”向“会学”的转变

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只关注知识和教材的传授,学生在“填鸭式”的教学活动中被动接受知识,独立思考和灵活运用的空间少之又少。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缺乏知识理解和掌握的形成过程。在这样的课堂背景下,课堂氛围往往机械沉闷,学生学习起来仅仅是“学会”而不是“会学”,教师的教学热情也会渐渐降低。高效课堂注重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出发,注重知识形成和运用的过程,注重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给予学生更多发挥和想象的空间,从而让学生在体验和探究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高效教学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大的挑战和进步空间,教师要想为学生提供一堂生动丰富的数学课,必须从自身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上不断强化自己,让自己跟上新课程体系改革的步伐。

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新课程尊崇“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数学课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要出发开展教学,教师在课堂活动中扮演着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而不是单纯的发号施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适时地加以引导,学生自始至终扮演主角的角色,同时教师也可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自身的主体地位,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顺利地完成了领路人的角色。

三、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即“教与学”的关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举一动对学生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课堂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与老师交流的重要平台。教师在课堂上不仅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课堂舞台上自身价值和人格魅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因此,教师要善待每一个学生,要平等、公正、尊重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热情和知识去感染学生,做学生心灵和智慧的引路人。在和谐平等的师生互动平台上,教师和学生才能够融洽自由地交流沟通,从而让课堂活动高效和谐地开展。

四、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1.确立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在于让学生获得知识,进而促进学生发展,教学效果也要通过学生的表现来反映的。教师在课前准备时要充分考虑一堂课和一道题究竟能让学生学到什么,要明确一堂课和一道题的重心所在,而不是盲目地照搬教材,照本宣科。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合理适当的教学目标才能够帮助学生顺利掌握学习内容,也能让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数学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2.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自身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变化,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极强的学科,教师在教授不同内容时要采取不同的授课方法。例如,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教师采取的是常规性的讲授,而在立体几何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穿插演示法,在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的同时验证结论。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课外读物、习题练习、课后指导等多种方式补充教学,这样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同时又拓宽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这些都不失为很好的教学方法。

3.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于教学

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被逐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堂活动中灵活自如地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尤为重要。现代化教学手段一是能够有效增加课容量,让四十五分钟课堂时间有效运用;二是教学效果直观性强,让学生学习起来轻松易懂;三是能够减轻教师的书写任务,提高讲解效率;四是有利于教师进行总结和小结。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教学内容可以同步跃然于“屏幕”上,一些抽象复杂的几何图形更便于学生以直观的角度去理解和掌握,一些公式的推导过程也能够通过数字和符号轻松地加以展示。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强调要更多地让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在实际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从真实直观的角度用数学知识去分析理解生活现象,从而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环节设计上要多多寻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围绕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也就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能动性,从而推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高效地进行。

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解决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倦怠和依赖心理,独立处理问题能力差,因此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提出质疑,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要鼓励学生间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学生在探讨和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挥,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教师,阻碍自身能力的发展,教师在适当的时候施以援手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极佳的教学效果。

总之,高效必须实效,在新的课程标准体系下,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展教学,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让每个学生在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参与学习并有所收获。因此,通过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模式的构建,学生既能够有效掌握数学知识,又能够让自身的综合能力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能够学有所成。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以健康、诚恳的心态去面对每一个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中数学教学高质量、高效率地开展,才能更好地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高丽.如何构建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J].新课程(中),2015.

[2]黄国才.浅谈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

上一篇: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有效载体 下一篇: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思维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