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长管状骨骨折治疗

时间:2022-09-21 03:12:52

分析长管状骨骨折治疗

长管状骨骨折在临床上具有较高发生率,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的发达,高能量创伤导致的长管状骨骨折占有较大比例,骨折粉碎严重且有较大的波及范围,使临床治疗存在一定难度[1]。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8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长管状骨骨折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高能量)42例,对照组(低能量)38例,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组患者42例,男34例,女8例,年龄17~61岁,平均(32.5±2.5)岁,依据长骨骨折分类(OTA)在《坎贝尔手术学》中的标准,属于“阶段性骨折”,且有高能量创伤病史。致伤原因:交通意外伤38例,高处坠落伤4例。其中肱骨骨折23例,股骨骨折12例,胫腓骨骨折7例。闭合性骨折12例,开放性骨折30例。对照组38例,男24例,女6例,年龄16~60岁,平均(31.4±2.3)岁。无明确高能量创伤病史,肱骨骨折6例,股骨骨折14例,胫腓骨骨折18例。闭合性骨折32例,开放性骨折6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将本组42例患者进行分型,Ⅰ型18例,骨折粉碎严重,波及骨干大部分,但无爆裂,骨两端结构相对完整。Ⅱ型16例,在Ⅰ型骨折的基础上,骨的一端或两端合并有纵向爆裂骨折,如肱骨、股骨髁间骨折。Ⅲ型8例,近关节处因高速撞击而致粉碎,在胫腓骨比较常见,虽创伤范围不大,但导致局部软组织发生严重损伤,因与关节邻近,在治疗上存在较大难度。Ⅰ型少数采用DHS等类型钢板进行固定,多行髓内钉有限内固定,不手术剥离显露无大移位的部分,术后牵引或石膏外固定6~8周。Ⅱ型骨折采用螺丝钉加钢板桥式固定,对钢板中段的骨折不做螺丝钉固定,也不行骨膜剥离,远近段通过X线透视确保对线,对两端进行固定,术后制动患肢4~8周。Ⅲ型在术中需对关节内游离骨做好仔细清理,可选择螺丝钉、解剖型钢板或克氏针内固定对较大骨折块治疗,行4周外固定,并行关节功能小幅度锻炼,若有异常立即到院处理。本组受伤距手术时间2~13d,平均6.5d。

1.2.2对照组采用加压钢板螺钉、带锁髓内钉等AO内固定系统手术,制动4周,无须在术后行外固定,可行关节功能不负重锻炼,若有异常立即采取措施处理。本组受伤距手术时间为1~8d,平均3d。

1.3效果评定

对两组行平均9个月的随访,依据长骨骨折临床常用的评价标准,优:关节无畸形、无疼痛,活动范围呈正常恢复,肢体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42例中,优25例,良12例,一般5例,优良率为88.1%;对照组38例中,优12例,良24例,一般2例,优良率94.7%。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肢体短缩畸形2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关节功能障碍6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3.8%;对照组无肢体短缩畸形和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骨折延迟愈合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P

3讨论

患者为高能量创伤导致的长管状骨骨折时,软组织合并有较严重的损伤,伤情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与低能量创伤引起的长管状骨骨折患者比较,预后较差,和损伤的性质及程度密切相关[2]。但掌握正确治疗骨折的原则,对手术固定方式和手术时机合理选择,也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其中畸形愈合和骨折延迟愈合所占比例差别不明显,关节功能障碍有较高发生率,其原因可能为严重的软组织损伤,使临床康复存在较大难度,或手术导致关节发生医源性损伤,及手术固定对过早的功能锻炼未能有效满足。带锁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骨折因交锁方式具有控制旋转、维持骨长度、早期负重和可行功能锻炼的优良,具有较广泛的临床应用指征[3]。

临床有多种手术方式对管状骨骨折进行治疗,AO治疗骨折的原则要求对骨折相关的损伤有充分正确的了解[4]。以重建稳定性,解剖复位为初期治疗的目的,对血液供应同时做好保存,使患者患肢可在早期行功能锻炼。但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骨折愈合机制的认识加深,明确了软组织的重要性,及内固定材料与骨的关系,对骨折的处理有了更高的社会层面的要求。以患者的生理需求和周围软组织的损伤程度来选择手术干预的方式和时间。高能量创伤造成的长管状骨骨折软组织损伤较为严重,骨折稳定性差,骨折范围大为其临床特点。故临床在对此类患者进行处理时,首先需慎重选择手术时间,因软组织有严重的损伤,且患者机体情况呈不稳定性,故需先对机体行全面评估后再行手术治疗。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晚。另外不管采取何种方式行固定治疗,都应将手术对骨骼造成的破坏降至最低,正确的选择固定方式对骨折的愈合起到决定影响。

“AO”“BO”原则也认可了这一观点,特别是长管状骨因高能量创伤引起的骨折,更需着重加强对软组织血运的保护操作。临床通常采用桥式钢板内固定、髓内钉固定,或是微侵袭钢板接骨术,对骨骼血运的破坏较小,微创,可达到稳定骨折,早期复位,功能锻炼可早期恢复的目的。但需加强X线透视检查,以对骨折对位的效果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院的医疗设备,医师的能力对骨折的类型和范围进行区分,同时包括对软组织损伤程度的掌握,以制定最适合和科学的治疗方案。依据长骨骨折OTA分类长管状骨因高能量创伤所致的的骨折属“阶段性”骨折,长管状骨因高能量创伤所致的骨折现无明确的分类标准,临床依据经验分为Ⅲ种类型,除共同具有长管状骨因高能量创伤所致的骨折特性外,Ⅰ型骨折粉碎严重,波及骨干大部分,但骨两端无爆裂,结构相对完整,与长骨折OTA分类中“阶段性骨折”类符合。宜选择桥式钢板固定或髓内钉固定,微侵袭钢板接骨术的方法进行固定操作也可取得理想效果。在Ⅰ型骨折的基础上,Ⅱ型骨折合并有一端或两端的骨纵向爆裂骨折,采用螺丝钉加钢板桥式固定可取得较好的效果。Ⅲ型为近关节处的粉碎骨折,如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多见于踝、膝关节,有较重的局部软组织损伤,治疗难度因涉及关节面而较大,通常选用克氏针内固定和解剖型钢板固定。本次研究中,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两组均可获得理想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高能量创伤所致长管状骨骨折明确诊断,采用合适的固定方式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明显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上一篇:打架检讨书1000字 下一篇:分析薪酬模式下管理会计的应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