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院校大学生公民生态素养培育探析

时间:2022-09-20 11:51:45

林业院校大学生公民生态素养培育探析

摘要:当前,生态素养已成为大学生的必备素养之一,林业院校必须把培育大学生公民生态素养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对培育大学生公民生态素养的意义及生态素养的基本内涵进行了阐述,并结合林业院校的实际,就如何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生态素养的培育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林业院校;大学生;生态素养

重建人类与生态环境的新秩序,建立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反思我们所面临的生态危机,这些问题不只出自人类的行为,更来自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及观点。如果缺乏生态意识的支撑,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淡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止。因此,培养和提高公民的生态素养尤为重要。而大学生作为我国高素质的公民群体,承载着国家的希望,是国家建设和未来的中坚力量[1],他们生态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好坏。林业院校担负着为我国林业建设与发展培养跨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大多数专业方向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林业院校大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工作也将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事业,所以林业院校在青年大学生中加强生态素养培育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的必然要求,对提高国民的整体生态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培育大学生生态素养的意义

1.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关系与和谐的自然关系,其中,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核心目标,和谐的社会关系是其目标实现的保证,和谐的自然关系是其目标实现的基础[2]。创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要求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这种发展的基础是必须要有一个人和自然共生共荣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的社会关系必须要在一个适宜的自然环境中才能稳步发展。社会是一个“人”的社会,人的素质高低决定了社会的素质高低。林业院校培养的大学生,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会成为各个领域的决策者、管理者,他们是否具备良好的生态素养,能否将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贯彻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去,是我国能否逐步走上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道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个没有受过良好环境教育、没有较好生态素养的决策者是不大可能制定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政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大学生生态素养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

2.有助于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

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及其行为的养成,直接影响着他们现在及未来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就是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通过对人们的日常行为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使之将生态文明的行为要求成为自觉的稳定的行为习惯,从而将生态文明行为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质[3]。而生态素养的培育就是通过学习、宣传、教育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感知、理解生态文化知识,把生态文化知识,包括生态伦理转化为内心的生态道德良知、情感直至信念;把自己的生态道德认知、情感及信念转化为外部的生态道德行为,并以此影响社会。培育提高大学生生态素养,可以促进学生自觉地将生态道德、生态价值观念潜移默化为自己自觉的行为。

3.是大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

高素质人才不仅仅是对知识积累和技能掌握方面的要求,还是对个人生态素质的要求。高素质人才必须把生态行为从以前的仅仅是避免一些生态伤害提升到促进万物和谐发展的自主行为。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相应的生态素养,才符合现代社会对每个人基本素质的普遍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大学生群体具有受教育程度高的优势,肩负着我国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责任,他们有可能,也有必要率先实现环境意识水平对经济生活水平的超越。所以高校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生态素养的培育工作,把生态素养真正变成大学生个人的基本素养,使大学生对环境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认识上,而且体现在行动中,养成符合生态伦理观的行为,有利于全面加强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大学生各方面的综合发展。

二、大学生公民应具备的生态素养内涵

生态素养强调通过生态知识、情感,特别是生态伦理观和生态哲学世界观的建立,掌握环境技能,改善环境行为,形成自觉自愿有利于环境的生活行为习惯[4]。我们认为应是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途径来促进大学生具有对环境保护的知识、情感与行为习惯及环境伦理,并使这些环保意识和行为成为他们的日常修养。

1.生态知识素养

体现为个人对生态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表现为对全球自然环境问题的由来和状况有基本的了解,并能随着环境问题的发展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对个人所在地区的各种环境问题和相关知识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生态环境、人工环境、环境法规、环境认证标准等相关知识有认识和了解。

2.生态伦理素养

体现为个人在人与生态环境方面的一种道德观、世界观和发展观。表现为能善待自然,尊重其它生命,全面了解自然生态的价值。了解人类活动的特点,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和谐的思想,并知道人类如何活动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形成人类对保护自然环境具有责任和义务的环境道德观及天、地、人系统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和发展观。这是一种深层次的环境思想境界,它对指导和影响个人的环境行为和生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3.生态情感素养

体现为个体在心理上对自然生态环境及其生存的具体环境的敏感度,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态度,对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表现为对大自然怀有敬意,热爱、欣赏自然美,对优雅的环境感到愉悦,对人类活动使自然生态受损坏感到担忧,厌恶损害自然的行为,对破坏自然环境的恶性事件表示愤怒等。

4.生态行为素养

体现为把对生态知识、情感、伦理道德观等落实在个人的行为中,实现知行合一,表现为自愿为改善某一环境问题从自我的日常生活行为开始做起;采用一种有利于环境的生活和消费方式;爱护环境、节约资源成为个人自然而然的行为习惯,并能积极影响他人。

三、林业院校培育大学生公民生态素养的途径

1.重构学校生态教育体系,合理设置环境教育课程

要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化素养,应对高校课程体系结构进行改革,构建完整的生态文化教育知识和思想理论体系。高校在各专业中开设环境教育必修课程时,可考虑不同专业尤其是非环保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教育内容上,主要是进行环境意识教育和关于环境问题一般知识的教育。在教育方法上,则要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既需要有列入教学计划的系统、规范的课堂教育,更需要有运用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环保社团活动等第二课堂,以及与其他课程的结合渗透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在教育目的上,主要是使各专业大学生了解环境对于经济与社会发展乃至整个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了解目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了解环境科学最基本的知识和方法,从而培养强烈的环境意识,形成高度的环境责任感和使命感。开设诸如“社会生态学”、“环境伦理学”、“生态哲学”、“生态学概论”、“城市生态学”等环境类课程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生态教育,帮助提高他们的生态素养。

2.提高学校教师的生态素养

任何一种教育都是通过教师来实施的。学生生态素养的高低影响因素有很多,教师自身的生态文化素质是关键因素之一。高校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大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进步和思想成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人格对青年大学生成长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制度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培育并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素养,高校教师尤其是德育工作者,自身也必须要具备较好的生态素养。高校不仅应当拥有生态教育的专职师资,更重要的是要让其他学科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也贯穿生态文化教育。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既要对本专业的知识有较深的造诣,又要具有深厚的生态文化知识底蕴和生态文化教育能力,这样才能深入地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态理念,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将自己内化了的生态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使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形成,并内化成学生自身稳定的生态文化素养[5]。

3.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高校既是学生学习的园地,又是学生聚集、生活的地方。学校的硬件环境与整体氛围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学校应努力营造生态教育的良好校园氛围,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形式对他们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引导,促使他们养成环保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1)校园文化载体对大学生形成文明有序、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起着烘托的作用,因此高校校园建设要充分考虑和体现生态环保意识,既给大学生营造一个美丽而舒适的环境又使他们从生态建设中得到陶冶。

(2)林业院校党团组织、各种社团组织要积极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发挥其教育作用,如可以设计以生态教育为主题的生态文化周,开展大学生环保论坛、环保图片的展览、邀请专家专题讲座等系列活动,以激发大学生的环保热情,强化其环保的意识。

(3)林业院校辅导员、班主任和教师群体在生态教育中,既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又具有示范作用。因此,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有强烈的意识抓住一切时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

(4)管理和服务部门的科学管理、热情服务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所以把学校建设成一个环境优美和文明有序的校园生态系统,必然会对学生的生态观念和责任的强化起到一定的作用。

4.积极探索,丰富教学实践活动

(1)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化素养也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就要突出实践,善于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管理,寓教于生活,要组织学生在校内和校外,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文明的实践活动,各种绿色文明的主题活动,学生通过参观考察、绿色志愿者的各项活动,可以在大自然中陶冶性情,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也激发生态危机的意识和责任感。因此,在生态教育的实践中,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进行,诸如生态调查、野外生存体验、公益劳动、参观和旅游、环保签名、志愿者宣传等活动,让青年大学生感受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进而增强生态伦理意识,使他们能够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同时,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多种媒体,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个主题,举办摄影展、征文、演讲比赛等,宣传环境保护的科技知识、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反对铺张浪费,提倡绿色消费,使生态观念深入人心,逐步形成爱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良好校风。

(2)营造舆论氛围,扩大宣传力度。学校应通过板报、宣传信息、广播、图片等形式,对在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方面做出积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进行宣传和表彰,同时可以设立曝光台,实施监督,使学生自觉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形成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可耻的舆论氛围,从而使道德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人人注重环境、处处爱护环境”的良好气氛。重视意识形态在大学生思想观念中的作用,开展全方位、多视角、有深度的环境教育宣传,提高学生的生态环境道德意识,使生态素养在大学生中扎根发芽。

总之,生态素养是实现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人才的必备素养之一。林业院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林业事业的未来建设者,是建设人类生存的绿色家园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力军,作为未来的林业工作者,林业院校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同时还必须具备较高的生态素养。林业院校在培育和提高大学生公民生态素养过程中,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完善,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态教育体系,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现代生态文化理念的新型人才,以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担负起历史重任,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人才保证,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翟金德.浅议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大学生公民教育[J].中国电力教育,2009,(10):169-171.

[2] 刘琼.关于和谐社会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97-100.

[3] 俞白桦.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的培育[J].三明学院学报,2009,(3):252-254.

[4] 朱群芳,王雅平,马月华.环境素养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5] 黄玮.浅谈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的培育[J].高教论坛,2009,(12):124-129.

上一篇:医学生职业素质的构成与培养 下一篇: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就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