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休闲农林业开发探析

时间:2022-09-19 09:42:39

生态休闲农林业开发探析

在我国,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较晚地出现在国民经济领域中。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都市的飞速发展以及全球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城市居民紧张的生活方式和狭小的生活空间迫切需要在广袤的原野、美丽的田园风光中放松身心,于是在世界休闲农业成功开发的背景下,我国也紧跟时代的步伐。20世纪80年代后期,深圳在为招商引资举办荔枝节的基础上,成功创办了荔枝采摘园,取得了较好的效益。随后各地纷纷效仿,特别是在东部经济发达省区、大城市边缘区、特色农业地区以及著名的景区景点内,开办了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项目。

而在林业方面,我国也从“森林旅游”或“森林游憩”,逐渐提出了森林休闲、休闲林业的概念。休闲林业是将生产、生活、生态结合起来,利用森林景观等自然资源,向社会提供各具特色的风情感受、观光度假、科普教育、体育锻炼、林副产品(农业生产),达到消除疲劳、营造美好心情的目的,为人们提供林区生活体验的新型产业。既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森林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永续利用,又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人们提供了很好的休闲场地,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共赢。

然而,目前我国有关休闲林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森林区域的研究,对需求量大的城郊森林休闲进行研究的还很少,对不同的森林环境所适宜开展的森林体闲产品类型研究的也很少。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河源市金梅园休闲农业园规划区主要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对林业资源的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功能分区,探讨我国南方亚热带丘林地区休闲资源综合开发模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高丘林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1 规划区简介

规划区地处广东省东北部河源市境内,东经114°47′,北纬23°43′,距河源市区15km、广州170km,深圳150km,与通往河源的河紫路相接,交通便利。

规划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偏高,2010年平均气温21.0℃,全年气温变化异常,高温日数多;年平均降水量1742.0mm,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733.9h,时空分布不均。地属山地丘陵地区,山岭与盆地相间,地势较为起伏,海拔高度为60~350m,园区内农业种植有小面积的水稻以及水果,农业产业薄弱。

规划区内满目青翠,绿水长流,空气清净,环境优美,群山绵延起伏,挺拔俊秀,最高峰为铜鼓祭,海拔325m,绿树常青,四季景色宜人。此外,规划区最高峰铜鼓祭是抗日文化古迹,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

2 规划区swot分析

2.1 规划区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条件分析

1)规划区区位优势明显,处于“珠三角两小时经济生活圈”

河源市南接珠三角,北连大内陆,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河源将全面融入“珠三角两小时经济生活圈”。规划区位于河源市东北部,距离河源市区15km。区内有硬化公路与河源市区河紫路相通,区位优势明显,为该规划区的建设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2)规划区生态环境良好,是珠江三角洲“后花园”

河源市江河水质始终保持国家地表水1-Ⅱ类标准,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在一级水平,森林覆盖率达70.3%,居全省第一位。规划区风景秀丽,生态优美,拥有一流水质、一流空气、一流森林,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山间溪水长流,竹林深深,自然景观丰富,具有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条件。

2.2 规划区发展休闲农业的不利因素

1)服务基础设施不足

规划区处于自然状态下,除一些水田的灌溉设施外,目前没有任何的服务设施,由于天然森林茂密,区内的道路只有当地居民上山采松脂小路和已经荒废的农用机动车道,水利等基础配套设施处于自然状态,部分村庄道路尚未硬化。

2)特色景观稀少

规划区现有的自然景观资源有:悬崖地貌景观、山间小溪、成片的竹林。区内虽然拥有大面积的自然森林,生态的自然环境,以及各色的景观资源,但是与河源市其他旅游景区比较起来,山景、水景还有历史遗迹都有明显的差距,特色景观稀缺,要想增强规划区的市场竞争力,需要人为的创造出具有特色的旅游精品。

2.3 发展机遇

1)珠江三角洲提出建设亚太地区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为规划区发展指明方向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建成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为规划区旅游业的发展指明方向,规划区以农业资源开发结合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游和林下经济产业,寓生产于休闲,符合《纲要》的发展方向与要求。

2)珠江居民日益提高的生活品质需求,使规划区具备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产品的可能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珠三角居民对清新空气、清洁水源、舒适环境、宜人气候等生态产品的需求日益提高,河源将生态资源转化生态产品的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规划区充分利用河源市珠三角后花园的地位,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丰富的物产,大力开发生态旅游产品,整合与提升旅游资源,成为面向珠三角的农业休闲旅游基地。

2.4 外部挑战

1)周边竞争激烈

河源市具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等称号,旅游业发展迅速,河源市著名旅游景点万绿湖、新丰江国家森林公园、恐龙蛋化石自然保护区、恐龙骨骼化石自然保护区、龙源温泉度假区等旅游景点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各具特色。规划区必须拥有自己的特点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有发展。

2)林区保护与农业开发模式有待探索

规划区内森林植被丰富,作为农业资源的开发与现代旅游的结合,将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何可持续性发展现代休闲农业又能保护好山林是该规划生态保护的核心问题。

3 规划思路

该规划的实施遵循当地农业特色,结合现代旅游业发展合理实施。发展思路如下:

1)加强农林业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农林业与旅游业的结合

通过规划、设计与实施,把农林业生产、风景展示、农产品加工及游客参与融为一体,使城市居民充分体验到农业科技、艺术与产品带来的乐趣。规划区依托山区的自然风光和当地的农业特色,发展葡萄、林下经济、生态娱乐、特色农场度假等多种类型的休闲农业项目。依托特色农业,积极开发形式多样的休闲旅游区。

2)发展两大产业

规划区内农业生产活动仅有少量水稻、水果、采胶生产,农业基础薄弱,森林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林下经济的巨大潜力,目前林下产业发展处于空白状态。规划区规划建设林下种植生产和酿酒葡萄生产区,设立科技型企业,采取现代供应链理念,面向高、中端消费市场生产特色农产品。

目前,农林业旅游在规划区还是空白。区内森林覆盖率高,自然风景独具特色,溪水潺潺,水塘分布较为丰富,具有开发农业旅游的潜力。区内规划建设农业休闲和市民农园,拓展农业多功能性,将规划区优越的生态环境、客家文化与河源旅游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发展,使规划区农业旅游从零起点开始跨越式发展为规划区的一项主导产业。

4 规划区功能定位与总体布局

规划贯彻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效益的同步和统一。

4.1 功能定位

规划的农业园依托规划区葱郁的森林资源及优越的气候条件,开发林下经济及葡萄产业;以规划区优美的生态环境为背景,遵从自然环境,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开发生态观光度假。努力把规划区打造成为广东省林下经济、集葡萄生产、展示、教育、休闲、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园,使园区成为“引领林下经济发展的先导区、休闲农业观光区、生态自然科普区”,将农业园建成以满足广州和珠三角东部城市富裕家庭等中高端消费者的休闲度假、商务、会议等需要为功能的,以农业种植、加工及生态科普为特色的乡村式休闲度假胜地。农业园规划建设突出三大功能:林下产业生产的功能、传播葡萄及葡萄酒文化的功能和休闲科普旅游的功能。

1)林下产业生产功能

依托规划区丰富的森林资源,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的自然条件、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等经营,开展灵芝等名贵中草药的种植研究,发展林下种植生产,充分发挥林木与其他经济生物的综合效益,提高林地经济利用率,促进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形成科技型山地森林开发产业基地。

2)传播葡萄及葡萄酒文化功能

依托规划区优越的气候条件,开展山地刺葡萄种植,形成“葡萄种植―酿酒―包装―出售”的葡萄酒庄经营模式,使农业园不仅是葡萄种植、酿酒生产场所,同时也是一个传播葡萄酒知识与文化的实体,通过参观使人们感受到葡萄酒是一种天然绿色食品,是有丰富营养与保健作用的琼浆玉液。

3)休闲旅游功能

在充分保持森林优越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下,适度开展农业生产,同时结合地形地貌开发观光、度假、保健、科普等为主要目的的户外游憩活动,形成融生态性、艺术性、文化性、科学性、参与性为一体的人地合一的现代农业观光景点。通过现代生态农业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现代生产设施与科学技术及安全优质的生态产品吸引城乡居民观光、休闲、旅游、颐养。

4.2 总体布局

遵循规划区土地利用特点和农业、休闲协调发展的功能定位,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布局模式,制定广东河源金梅源休闲农业园产业发展空间,按照“一廊、一心、两区”格局进行总体布局。

“一廊”:即沿景区内主要道路打造生态景观廊道,在串联各个功能片区与景点的同时,建设道路两侧的景观,使之成为景观大道。

“一心”:指综合管理服务中心。综合管理服务中心主要为农业园旅游管理、服务,以及农业专家生活场所,是整个园区的中心,位于规划区山谷平地。

“两区”:指生态农业种植区和农产品加工区。生态农业种植区主要是林下灵芝等菌类及葡萄的绿色种植;农产品加工区主要是灵芝加工及葡萄酒加工,两区位于规划区山林坡地。

农业园区的旅游根据山地环境空间、项目功能特殊需要的布局以及游客游乐行为的活动心理,依据各个景区内容与功能、特色与主题、地形与场地的不同,顺应地形,结合道路,融入岭南文化,形成“四区”的分散式组团结构形态,分别建设农业加工及体验区、休闲养身区、综合服务区及天然氧吧区。组团之间,或绿化、或水体,适当分离,以营造幽静的山林环境。

布局上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结构体系。结合规划功能布局及地形地貌,形成入口景观区、广场风景区、水景休闲景观区、富氧山林景观区四个景观区,结合各自不同的景观特征形成在空间、绿化、风格上各异而又相互和谐的景观风貌。

5 结语

休闲农林业具有生产、生活、生态和游憩休闲服务四位一体的综合功能,建设和开发休闲农林业区不但对现有农业产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提升效应,而且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和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

在保护地方森林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森林环境,引进农业生产及动静结合的休闲娱乐项目,建设和开发休闲农业,是河源市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双赢的战略选择。通过休闲农业的建设和开发,可以扩大地方农业土地利用率,从耕地向林地发展,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农业产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经济收益;提供第一、第三产业就业机会,改善当地人民生活质量,发展旅游经济效益;通过发展旅游购物,促进农副产品就地销售、就地升值和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本地就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上一篇: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粮食主产区特色新农村建设(上... 下一篇:勃艮第PK波尔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