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文基础课教学现状研究

时间:2022-09-20 06:24:52

高职院校人文基础课教学现状研究

【摘 要】高职院校的人文基础课教学现状令人堪忧,本文着重分析了高职院校在人文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课程安排不够合理;学生自身不够重视;师资力量不够充实;顶层设计不够完善。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基础课;文学素养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既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进行了明确,也去本质上区分了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不同。但是,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也同本科教育一样,十分强调人文基础课在整个培养体系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因此,高职教育要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和效果,首先必须对高职院校人文基础课教育现状进行深入的调研。

通过调研,笔者发现,高职院校在人文基础课教育方面,还有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亟需解决。

一、课程安排不够合理

高职教育学制一般为三年,三年的学校教育中,包含着一年到企业和工地的实习时间,真正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间实际只有两年。而在这有限的两年时间里,学生要学习多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否则很难对所学专业有实质性的学习和掌握。因此,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若要最大限度保证专业课的教学时间,只能缩短人文基础课的学习时间。受实用主义的影响,人文素养课被最大限度地削减。在许多高职院校,人文素养课一般都是每周至多安排两个学时,并且这两个学时大多安排在下午或者晚上,有些学校甚至不开设人文素养课。殊不知,高职学生业务的学习和提高也必须是以良好的人文素质为基础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本有之义,是一切教育的共同本质和基础,丢掉了这个根本,就失去了教育的骨血,就是失败的教育。

二、学生自身不够重视

高职院校学生对人文素养课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存在着“重职业技术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的现象,最具代表性的事例就是,学生自入学后,出勤率一直越来越低。一般来说,学生在刚进学校就读第一学期时,出勤率会稍高一些,但到第二学期或者第一学期后半学期,出勤率就开始降低,老师只能采取上课点名等方式约束学生的缺课行为,以出勤率在期末总分中占一定比例等方式维持课堂秩序。从授课效果来看,因为人文素养课一般采取几个班合并教学的形式,课堂上真正认真听讲的学生比例不高。因为在学生看来,尽管人文基础课对个人的理想和幸福感有较大影响,但在未来就业的道路上,人文素养课所能发挥的实际作用非常有限。

实际上,一个人所学的科学技术和操作技能,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被正确运用,受其人文素质的高低所制约。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其实并不是单纯的学历问题,人文素质也起着重要作用。人文素质较高的人,在求职面试、工作期间胜任度和创造性方面都占有优势。高职学生在缺少学历优势的情况下,要想扭转被动局面,首先必须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作为支撑。否则,就会因人文底蕴不足缺少发展后劲,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面临被淘汰的威胁。

三、师资力量不够充实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文、史、哲和艺术等学科的教育来实现的,而这些方面的师资力量,高职院校向来十分缺乏或薄弱。在如此情况下,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会比较肤浅,缺乏感染力,而且会使人文教育活动徒具形式,还可能出现不应有的错误。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已注意到这个问题,引进和培养了一批人文基础课代课教师。但是总体来看,高职院校人文师资队伍的总体素质与本科院校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在高职院校内部,由于学校突出专业课教育及建设,给予专业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较多,申报科研项目也多向专业课教师倾斜,人文基础课教师得到同样培养和锻炼的机会则相对较少。在这样的大环境里,多数教师自然将人文教育课放在次要位置,局限于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对于思索如何进一步提高人文科学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提高人文科学授课效果方面所做的努力较少。

四、顶层设计不够完善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观念,如何具体地对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需要有一个逐步探索、逐步完善的过程。近年来,许多本科院校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创新方式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可资借鉴学习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但如何推进高职院校人文学科建设,如何针对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从事高职教育工作的教师及上级主管部门虽然都对此有所探讨,但总的来说还不够深入、全面,致使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从高职院校自身来讲,由于人文基础课的 “非专业性”,在引进人文基础课教师时,难以确定一个较为明确的标准,准入门槛普遍相对较低,对引进人才的业务能力考核机制也不如专业课教师的考核机制完善,极大地制约了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从教育主管部门来看,尽管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有较大区别,但对高职院校基础课的考核,还是笼统归类到高校基础课考核框架中,未充分考虑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在制定针对高职院校的指导性政策和考核机制时,也未能准确把握高职院校特点,致使有些机制、办法脱离实际,收效不佳。

诚然,不重视人文基础课教学,不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短期来看对学生的发展影响不大,但从长远来看,对学生将来进入更广阔的的空间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用人单位的反映,许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业务能力不错,但是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文化素养不够,不能很好和领导、同事沟通。有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很强,但是文字表达能力很差,不能胜任岗位的要求。有的毕业生缺乏诚信,不懂礼节,甚至举止粗俗,满口脏话,完全没有大学毕业生应有的样子,不仅给自己带来恶劣后果,也给高职教育带来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单纯重视学生的专业课教学,不重视人文基础课的教学,对学生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人文基础课带给学生的可能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但却能够为学生的人生加分,带给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阅读的能力、表达的能力,带给他们丰富的感官,使他们能够更多的感受人生的幸福。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重视人文基础课教学,能够满足学生长远的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要在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不断创新人文基础课的授课方式,尽力提高人文素养课的授课效果。

上一篇: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成长导师制的探索研究 下一篇:公安院校开展公安文化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