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历史学科的魅力

时间:2022-09-20 04:27:52

如何增强历史学科的魅力

【内容摘要】:如何在历史教学中破陈出新,用历史知识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让学生有探索新知识奥秘的强烈愿望。不得不从教学思维、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转变。主要围绕丰富多彩的导课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营造自主宽松的学习氛围等三方面培养学生学历史兴趣,提高历史学科的魅力。

【关键词】:、幽默感和时代气息 亲和力 形式多样 合作 参与 探究 多给学生尊重与自信

新课程改革进行地如火如荼,教学模式也随之一改再改,日渐丰富。新课程、新标准、新要求……一切都是新的。如何在历史教学中破陈出新,用历史知识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让学生有探索新知识奥秘的强烈愿望。这是每个老教师苦苦思索的事情。总结过去几年的教学工作,从中得到了一些体会,这里我想简单地谈一下我的观点。

首先,丰富多彩的导课形式很重要。导课是门艺术,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的经验和智慧。某种程度上,导课质量就决定了整节课的质量。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种导课方式:

1、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导课。比如说,学习《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一课时,问:“同学们,咱们班谁是长跑冠军?北京奥运会看过吗?你知道奥运会与希腊有什么关系吗?”话音刚落,课堂气氛马上就活跃了起来,同学们对这个话题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使整节课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度过。

2、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课。学习《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诞生》一课,问学生,你想成为有钱人吗?学生说“想”。我又追问:在你记忆中中国首富有谁?学生争先恐后说出自己知道的人物“你知道这些有钱人在19世纪时被称作什么吗?”此时,学生鸦雀无声,借此我说出“资本家”一词导入,使学生对这一抽象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为本课内容做了好的铺垫。

再比如;上《血肉筑长城》这课时,我的导言是这样的:(多媒体教室:大屏幕放映抗日影片《台儿庄战役》把画面定格在台儿庄冒着浓烟躺满烈士遗体的城墙上,同时播放《松花江上》背景音乐。)一曲《松花江上》,唱尽了东北人民的血和泪,九一八、九一八,日军开始侵华,侵略者铁蹄踏过之处,山河破碎,被炸毁的村庄、城市,被抢走的资源,被杀害的无辜百姓,南京大屠杀中的血腥一页……构成了当年中国大地上一幕幕惨烈的画面,但中华民族是不肯屈服的,也是不可战胜的。你看,东北抗联站起来了,二十九军站起来了,佟麟阁、赵登禹虽然倒下去了,但千千万万个中华儿女却站起来了,用他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奏响了民族抗争、夺取胜利的新篇章。一曲凄怆的《松花江上》再加上这段激昂深沉的导言,同学们听得热血沸腾、神情肃然,注意力被牢牢地抓注。由此顺势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言是激发学生兴趣十分重要的环节。或新颖别致,或诙谐幽默,或富有哲理的导言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在上课之始就被吸引,始终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听这节课。历史课的导课形式多样,无论哪种都能给历史课带来无穷的魅力。

其次、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认为历史课很枯燥,在这种心理作用下,无形中他们觉得很累,不愿意开动脑筋。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

1、教师的幽默感和时代气息极为重要的。如讲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时,关于根据地建设我运用的形象比喻说:“革命要有根据地,好像人要有屁股。人假若没有屁股,便不能坐下来。要是老走着、老站着,定然不会持久。腿走酸了、站软了,就会倒下去。革命有了根据地,才能够有地方休整,恢复气力补充力量,再继续战斗,扩大发展,走向最后胜利”。一番话让学生对建立革命根据地的认识更加清晰了。

2、生动通俗的语言也极为重要。如:讲到‘什么叫左倾?什么叫右倾?好像地里种西瓜没熟摘掉,就是左了,熟透了还不摘,就是右了。’这样的比喻,学生更容易理解。

3、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初中生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我就多采用直观教学。如在讲“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时,先让五名学生表演历史剧,再现历史,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再出示图示说明: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又通过中央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把权力集中到自己的手里,这就形成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从而使枯燥的概念变得更加直观、形象、生动,便于理解,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1、我努力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采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如:在学《秦汉的文化》时,我提前把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并给每组布置任务回去查相关知识,每组每个学生都有任务,派选组长负责。把课堂交给学生,每组最少两人上黑板,一人介绍一人板书。给学生一定的要求,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这种教学模式准备工作是要麻烦些,但学生都能踊跃参与。通过查找资料相互学习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另外在第二单元学完后,组织学生举行讲故事比赛,我不得不佩服学生的潜力,学生不仅故事讲得好,体会也写得好,不仅展示了自己也从中得到了启示。

2、另一种常用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穿越时空,进入角色。如:在讲《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我先把学生分成“衣、食、住、行”四组,再给学生一些时间分别了解宋朝这几方面的情况。最后,各组选代表,可以以表演、诗歌,说唱、讲故事等形式把宋代的生活展现给大家。每组选个裁判公平打分,一节课就像一场文艺汇演,学生的潜力被充分挖掘,平时不爱表现的学生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这恰恰体现了合作、参与、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对学好历史有了更多的自信。

3、根据初中生表现欲望强烈的特点,我特别注意设计既有趣味性又有竞赛性的课堂教学。如:采用分组或个人抢答等多种竞赛形式,最后对优胜的小组或个人进行奖励,奖励方式多是自制的一面红旗,由他们自己编一个鼓励自己的口号,再大声的喊出来,这样常常能把课堂推向高潮。使学生能够在热烈的气氛中即增加了自信心,又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在上《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一课时由于容量大难点多,我把难题和拓展题放在后面,由学生分组自由选题竞赛,根据题的难易程度得分也不一样,选到难题答对得10分,依次,8分;6分…,学生都是看哪题的分高选哪题,争先恐后的选高分题,但是想拿高分单凭个人是很难的,所以每组讨论的非常激烈,短时间内便创造出了一种浓厚的学习气氛,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使学生真正做了课堂的主人,享受到了历史课堂的快乐。这一教学方法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也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给学生以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教学环境中来。

总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因而教师应与时俱进,进行全方位的角色转换。在教学中把历史与今天适当联系,让每位学生能畅所欲言,遨游史海,创新思维,施展才能。如此必能增强历史学科的魅力。

上一篇: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下一篇:巧用插图,激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