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时间:2022-09-20 12:55:34

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我国酒文化比较浓烈,故酒精性肝病的发病几率比较高,此疾病因患者长期饮酒所致,酒精中的毒性会对患者有很大的伤害,长期毒性作用造成对肝脏极大的损伤。伤害可导致患者肝脏发生病理性改变,可导致肝硬化、肝炎、脂肪肝,上述情况可合并发生。患者可出现蜘蛛痣、肝掌、脾肿大、腹水、黄疸、呕吐、恶心、大便稀、乏力、疼痛等临床症状。

1 发病机理

此疾病致病原因明确,均因饮酒而导致。但此疾病的致病机制现今还没有研究明确。其和酒精的毒性有很大的关系,另外和病毒的叠加作用、遗传多态性、内毒素、细胞凋亡、细胞因子、免疫介导、氧化应激也有一定的关系。祖国医学对此疾病很早就有很多阐述,这和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有很大关系。《金匮要略》中就有对此疾病的详细阐述,对此疾病的辩证论治有很详细的表述。另外《症因脉治》、《景岳全书。肿胀》、《诸病源候论》、《本草纲目》都对此疾病进行过详细的阐述。对各项文献进行总结可以发现,此疾病的病因可有如下情况。患者在大量饮用酒后会出现肝脾的损伤,这是由于体内蕴结毒邪湿热所致。肝脾的损伤会导致脾运化、肝的疏泄作用下降,从而导致脾虚肝郁之症,患者的气血、痰浊互相搏结且停留子啊患者的胁下部位,从而产生积块的表现,其又可称为酒癖。长时间影响则导致患者的肾、脾、肝的各项功能都出现了下降的表现,患者体内的水、血、气三者互相搏结,最终导致患者出现臌胀的情况发生。此疾病的病机可有如下分析情况。患者有血瘀、气滞、气血不和、水湿内停、痰湿内阻、脾胃气虚等病症。其主要的发病机制为患者过度饮酒伤及肝脾,长时间产生的湿气会聚结产生痰症,致使患者发病。患者的本质脾胃虚弱、素体禀赋不足的情况也是致病的因素。现今,很多学者根据此疾病的发展过程等情况,把疾病分为三个时期,初期,中期,后期。在患者疾病初期可列入到伤酒阶段,患者肆意饮酒对其脾胃有很大的伤害,且可牵连到患者的肝脏,导致其出现胁部疼痛或胀满得表现。此阶段患者疾病多为实热之症,患者的辩证多为湿阻、血瘀、气滞,这是因为过量饮酒对患者的肝脾产生伤害,从而产生痰湿。此阶段等同于酒精性脂肪肝或者轻症酒精性肝病的情况。在患者疾病中期其毒邪已经停留在患者的中焦部位,在患者的胁下停留。这一阶段患者的正气出现逐渐的衰弱,而邪气表现为逐渐的旺盛。这一阶段可早期肝硬化或者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炎阶段。在患者疾病后期,患者的气血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匮乏,三脏同时致病,从而产生了膨隆之证。这一阶段可等同于酒精性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的阶段1。

2 施 治

2.1 患者应首先进行戒酒的治疗措施 戒酒可解除患者的疾病源头,此也为治疗的最主要的措施,有研究发现此疾病发展到代偿性酒精性肝硬化阶段时,其为90%的5年生存率,但如果患者没有进行戒酒,持续饮酒会降低到70%的生存率,幅度很大。惹患者发展到失代偿阶段仍然进行饮酒,其5年生存率会很低,30%左右。故在进行治疗之前应首先让患者进行戒酒治疗,这也是治疗的关键措施。如患者已经存在了依赖的情况,患者一般比较难以戒除,此时应给与患者干预措施,辅助其进行戒酒治疗。西医学中一般给予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措施,以加强患者戒酒的信心。祖国医学中可应用药物来改善患者的此类情况。可给与患者应用中药来代替患者对酒精的依赖情况,且可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清洗,清除掉其身体中的积蓄酒精,对患者的各脏器进行修复调节,改善其各项情况。措施可有如下几项。①张传平4研究应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措施对23例患者进行戒酒治疗,给予患者应用甘草、淡竹叶、佩兰叶、藿香叶、鲜荷叶、豆豉、竹沥、郁金、菖蒲、连翘、苡仁、茯苓、白术、党参、厚朴、半夏、栀子、黄连药物进行治疗。如患者有抽搐震颤的表现可给与患者应用10mg安定治疗,如患者有低血糖表现可给与其应用糖剂进行治疗。出现感染表现的患者进行抗炎治疗。并注意调节患者的电解质、水平衡。经治疗患者戒酒成功率到达96.7%左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分期分型论治 杨静波5对此疾病进行了详细的辩证,并对其分型治疗。其分为五种证型,有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气滞血瘀型、湿热蕴结型、肝郁脾虚型五型。治疗药物加减如下。①脾肾阳虚型:治疗的原则为对患者进行行水化气、温补脾肾。给与患者应用的方剂为济生肾气丸加减,应用附子、桂枝、淮牛膝、车前子、茯苓、泽泻、山茱萸、山药、熟地黄等中药进行治疗。②肝肾阴虚型:治疗的原则为柔肝养阴,给与患者一贯煎加减方剂治疗。应用制鳖甲、郁金、何首乌、丹参、五味子、当归、麦门冬、沙参、枸杞子、生地黄等中药。③气滞血瘀型:治疗原则为化瘀活血,应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方剂进行治疗。应用枸杞子、何首乌、制鳖甲、川芎、当归、五灵脂、牡丹皮、赤芍、红花、桃仁等中药。④湿热蕴结型:原则为利胆疏肝、利湿清热。应用茵陈蒿汤加减方剂治疗。应用郁金、山楂、马鞭草、田基黄、丹参、大黄、炒栀子、茵陈等中药。⑤肝郁脾虚型:原则为活血化瘀、疏肝健脾。给与逍遥散加减方剂治疗。应用法半夏、山楂、何首乌、郁金、大黄、川芎、丹参、薄荷、茯苓、当归、白芍、柴胡等药物进行治疗。所有患者经对症治疗3个疗程,一个疗程为30d,进行治疗评判,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1.3%左右,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这表明给与患者进行辩证论治的效果肯定,但其需要医生的经验丰富,医技高超,且现今对其没有标准,故推广应用不易。

2.3 专方论治专方 多年来对专方的研究一直是中医药抗酒精性肝病研究的一个热点。周氏6等以解酲冲剂治疗慢性酒精性肝病30例,对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显效18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100%。许氏7等以清肝活血方治疗酒精性肝病,并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肝功能、血脂、肝纤维化标志物、细胞因子和B超的变化进行对比观察,发现该方具有改善酒精性肝病患者临床症状、体症和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纤维化标志物、细胞因子的作用,并可升高SOD的活性,其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小柴胡汤),提示该方对酒精性肝病有明显的防治作用,抗脂质过氧化、稳定肝细胞膜、纠正肝内脂质代谢紊乱、调节免疫、抗纤维化、促进酒精代谢可能是其作用机理。田氏等以经验方复方慢肝消治疗慢性酒精性肝损伤64例,临床治愈5例,显效36例,好转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4%。张氏8自拟强肝再生丸,具有开郁柔肝、顺气止痛、活血散结、清利酒湿的功效,可提高集体免疫,增强肝脏生理功能,消除肝细胞纤维化病变,防止肝细胞坏死和修复组织损伤,临床治疗酒精性肝病63例,临床治愈19例,有效28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4.6%。但上述治疗措施等研究的病例数比较少,且各项治疗、疗效标准等都没有统一,故也无法有效地进行推广应用。

2.4 名医治疗特色 关幼波9:对中毒性肝病出现黄疸者,提出“治黄需解毒,毒解黄易除”的治疗观点。认为本病是湿热久羁蕴毒而成,治当在清热祛湿的基础上加用解毒药物则黄疸易于消退。丁光迪:认为中毒性肝病从临床所见,大多为肝脾不调的征候,处方遣药要抓住肝脾虚实补泻几个字,随证增损。胡建华:认为在中毒性肝病的慢性阶段,当肝火亢盛,湿热之邪留恋不清,谷丙转氨酶持续不正常之际,施用伐肝泻火,则肝体损伤,邪热势必羁留,导致缠绵难愈。邹良材以“湿热于瘀毒”概括其总病机,以顾护脾胃为要旨,而立治肝八法。沈炎南在辩证的基础上,着眼于湿热毒邪,立足于扶正祛邪,也创立了治疗八法。夏德馨强调给邪以出路,提出利肝胆、利大便、利小便、利汗腺“四利”之法。韩哲仙依症情与体质,提出中满分消法、化争利水法、清热消胀法、健脾泄肝法、滋阴行水法、温阳化水法、益气调原法;郑孙谋针对蓄水,立升清降浊,健脾助运法,针对气滞血瘀,立柔肝软坚法。

结合现今中医对此疾病的研究情况,笔者认为,在研究中病例设计、对照组设计、各项辅助检查应用等情况还缺乏科学性,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应从以下几点着手,以更深入地对此疾病进行研究。①现今中医界对此疾病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各项标准都没有统一,尤其是对疾病的分型辩证急需进行统一。这需要进行相关的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以对此疾病进行统一的分型辩证标准。②临床研究尚缺乏可靠敏感的判定指标,而临床肝穿检查具有一定的创伤性,难以广泛开展,故迫切需要建立无创性检测方法与标准,规范诊断与疗效判定。③很多临床研究没有遵循随机分组等原则,所以应严谨、科学、合理地开展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设立相应空白对照组,其意义可能比西药对照组更为重要,能充分考虑中医辨证分型与总体疗效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崔剑巍,胡义扬.中医药防治酒精性肝病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信息杂志,2005,12(7):102—104.

[2] 王辉.中药瓜蒂散戒酒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物杂志,2001,6(35):40—42.

[3] 张力.电针加压戒酒18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1,1(20):30.

[4] 张传平,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戒酒综合征23例[J].实用中西医杂志,2001,11(7):23.

[5] 庄千友.辨证论治酒精性脂肪肝187例[J].陕西中医,1999,20(4):155—156.

[6] 马卫国,张良,叶永安.田德禄教授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经验探讨[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7,17(2):111—112.

[7] 许亦斌,季光.清肝活血方防治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3,24(9):18—21.

[8] 潘永峰,李风皖.清开灵加黄芪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分析[J].肝脏,2001,6(2):141—142.

[9] 史宇广,等.当代名医临证精华.肝炎肝硬化专辑.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8,3:141—174.

上一篇:浅析推广呼援服务对城乡居家养老的意义 下一篇:无症状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