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中医研究进展

时间:2022-07-12 01:57:22

黄褐斑中医研究进展

关键词:黄褐斑;发病机制;辨证论治;综述

中图分类号:R75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1-0067-02

黄褐斑是中医皮肤科一种常见多发病,表现为面部呈现局限性皮肤色素沉着的褐色斑,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少数男性也有发病。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祖国传统医学称之为黧黑斑。西医对本病病因认识尚不明确,而中医辨证论治本病多有成效,现就黄褐斑的中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病机考究

《女科百问》曰:“面黑奸者,或脏腑有痰饮,或皮肤受风邪,皆令血气不调,致生黑。五脏六腑,十二经血,皆上于面。夫血之行,俱荣表里。人或痰饮渍脏,或腠理受风,致血气不和,或涩或浊,不能荣于皮肤,故变生黑。”该观点已经认为“黑”的病因是“痰饮渍脏”和“腠理受风”,而致“血气不调,不能荣于皮肤”。后世多以此观点为根本,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完善并发展之。

1.1脏腑功能失调《外科正宗》曰:“黧黑斑者,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肉,以致火燥结成斑黑,色枯不泽。”。《普济方》曰:“肝肾阴血亏虚,水不制火,血弱不能外荣于肌肤,火燥结成黧斑。”多数医家认为肝、脾、肾是常见受损的脏器。陈彤云根据五色归五脏的藏象理论(脾主黄,肾主黑,肝主青)认为:肝藏血,主疏泄条达,若肝郁不舒,则气血郁结。脾统血,主运化升清,乃后天之本,若脾虚失摄,则血不循常道而下溢亡失,若脾失健运,则水谷精微不能上输,气血生化乏源。肾为先天之本,精、血、津之源,若肾阴不足,则虚火上炎,肝失肾水滋养而肝失条达;若肾阳不足则阴寒内盛,气血不得温煦而滞涩不畅,脾失温煦水谷不得气化而生化乏源。朱启芳嘲认为黄褐斑的病机主要有:肾虚,肾水不充,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肉,虚热内蕴,郁结不散,阻于皮肤所致;脾虚不能化生精微而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导致痰湿内停,影响气血的生成和运化,致使颜面肌肤失养,气血凝滞而生褐斑;情志不遂,精神紧张,导致肝气郁结,藏血损耗,肝郁化热,肝火上冲,血热不能华面。而王邦才认为:黄褐斑应从肝论治,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气血失和,肝肾亏虚,不能上荣,则面生色斑。从春雨认为:凡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昧而引起脾胃受损,失于健运,气血亏虚,不能上荣于面。王敬明等认为本病之发生“乃风邪客于皮肤,气血不和,皮肤失荣而致”。有统计资料表明,名老中医对于黄褐斑累及脏腑排名为:肾>肝>脾>胞宫>经络>肌肤。

1.2气滞血瘀《难经》曰:“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色泽去,所以面色黑如漆,此血先死。”《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决》认为黄褐斑“原于忧思抑郁,血弱不华,血燥结滞而生于面上,妇女多有之。”均指出气机紊乱,气血悖逆,不能上荣于面,则生褐斑。不少医家赞成“无瘀不成斑”的观点,认为本病发病关键为气滞血瘀。不论是气病及血,或是血病及气,都可最终产生气滞血瘀,气滞血瘀与脏腑的损伤往往互为因果,瘀血停滞于脏腑经络,肌肤失养而发生黄褐斑。王圣祥根据本病发病特点,皮损多发于颜面部的褐斑;好发于中年女性;每于妊娠、经闭、肝病时发生,总结认为:血瘀是本病基本病机。张杰从“虚”、“郁”的角度对黄褐斑的病机认知,指出:“郁”也,肝失条达,气机郁结则气血逆乱,气滞血癖,加之郁久可以化火,灼伤阴血,血行不畅,导致颜面气血失和。癖积成斑。”丛春雨认为:气滞血瘀,络脉瘀滞而引起面部黄褐斑,多伴有月经先后无定期,经量过少或稀发,经色紫暗或黑,甚则闭经,痛经。肝气郁结、肾纳不佳、脾失健运,致气血生化不足、气血两虚而肌肤失养。

1.3络病理论络病理论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研究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致病因素伤及络脉导致的络脉功能障碍及结构损伤的自身病变,其外延同时包括导致络脉病变的致病因素及络脉病变引起的继发性脏腑组织病理变化。《素问》中记载:“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灵枢》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说明气血通过经络上行输注于面部。络脉是营卫气血津液输布贯通的枢纽,营养物质传递的末端环节,痰瘀等有形之邪不易通过,常造成络脉瘀阻,络脉瘀阻又使气血津液运行受阻,积久化痰生瘀。许佳年认为:黄褐斑的络脉病机可分为:“外邪袭络,肝络郁滞,痰瘀阻络,脾(胃)络气虚,肾络失荣,胞络失养”。

2、辨证论治

根据黄褐斑的临床表现,中医从疏肝、补肾、健脾、活血、养血、凉血、滋阴、祛风、化痰等不同方面辨证施治用药。辨证施治体现了中医诊治黄褐斑的特色和优势。近十余年来逐步形成了注重肝肾,强调活血,内外、针药、中西医结合的近代治疗模式。广泛地将古代治疗黧黑斑的方药用于临床,肯定了逍遥散、柴胡疏肝散、补中益气汤及六味地黄丸等一批经典方剂的疗效。重在调整脏腑功能,调和气血阴阳,有代表性的有:卢小梅将本病分为6型,肝郁气滞型,治宜疏肝解郁、调畅气机,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心脾两虚型,治宜健脾养血、宁心安神,用归脾汤加减;脾虚湿阻型,治宜健脾益气、化湿泄浊,用参苓白术散合三仁汤加减;冲任不调型,治宜调和冲任、滋养肝肾,用六味地黄汤加减;脾肾阳虚型,治宜温补脾肾、利水泄浊,真武汤加减治之;痰瘀交阻型,治宜化痰散结、化瘀通络,方用自拟化痰活血汤。丛春雨分为4型,肾阴虚惫型自拟滋阴益肾消斑汤:生地15g,生山药15g,山茱萸10g,粉丹皮12g,茯苓10g,枸杞12g,泽泻9g,黄柏9g,菟丝子15g,女贞子9g,蒺藜10g,早莲草9g,白芷4.5g。肾阳虚惫型方选自拟温阳补肾消斑汤:熟地12g,炒山药15g,枸杞子12g,淫羊藿30g,巴戟肉30g,菟丝子30g,仙茅10g,黄柏10g,鹿角霜15g,炮附子(先煎)4.5g,白芷4.5g,刺蒺藜9g。肝脾不和型方选自拟舒肝和脾消斑汤:柴胡12g,薄荷6g,杭白芍12g,当归10g,土炒白术15g,茯苓10g,醋香附9g,益母草15g,橘叶9g,蒺藜9g,白芷4.5g,炙甘草6g。劳伤脾土型方选自拟温阳运脾化斑汤:半夏9g,橘红12g,茯苓12g,苍术10g,薏苡仁30g,炒山药15g。白术15g,党参15g,白芷4.5g,醋香附9g,生姜3片,桂枝6g,白通草1g。

许佳年应用络病理论将本病分为6型,并且以针灸治疗为主。外邪袭络型,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立法,主取肺经列缺祛风通络,阳明经合谷养血和络,足三里行血通络,配以面部局刺。肝络郁滞型,以疏肝解郁,理气通络为原则,主取太冲行气通络,阳陵泉疏泄通络,蠡沟滋阴通络,辅以面部浅刺。痰瘀阻络型,取中脘健脾通络,曲池化瘀通络,三阴交行津通络,兼以面部局刺。脾络气虚型,治疗以健脾化湿,行气活血为切入点。主取中脘和胃升清,足三里健脾化湿,三阴交和营通络,助以面部围刺。肾络失荣型,治疗以补肾填精,

助阳通络为主。主取太溪益肾填精,关元培肾固本,肝俞、肾俞益肝滋肾,养血和络,参以面部刺络。胞络失养主取关元、中极、子宫穴,配以足三里、三阴交。药物治疗上主要采用活血化瘀通络,兼以疏肝理气、健脾除湿、滋阴补肾。临床上常用柴胡、当归、香附、郁金、白芍药、枳壳等疏肝解郁;茯苓、白术、陈皮、山药、薏苡仁等理气健脾除湿;熟地、女贞子、制何首乌、阿胶、杜仲、菟丝子、肉苁蓉等滋阴补肾。林少建等用补肾化瘀法,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白芍、丹参、桃仁、丹皮、红花等,治疗黄褐斑35例,总有效率为71.42%,明显高于六味地黄丸组(P<0.05)。

其他治疗方法尚有:乐艳的治阳明疗法,张帆的耳穴贴压配合面部艾灸推罐疗法,李万高自体血液穴位注射疗法,邹米红的中药面膜治疗法、王兰、杨丽的特殊取穴治疗等。

3、结 语

黄褐斑是一个多病因的复杂疾病,目前西医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内分泌激素如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等的变化有关。而中医的辨证论治观点对本病的治疗有先天的优势。根据对古籍及众多老中医经验的探究,笔者发现发病机制主要倾向于肝、肾、脾等脏器功能失调,气滞血瘀不能上荣于面为主。气滞血瘀与脏器失调可以互为因果,相互作用。而最近兴起的络病理论又为本病的研究开拓了一条全新的思路。但是,目前缺乏规范的辨证论治体系,对于相似的观点尚无法统一;另外,中医治疗黄褐斑的方法虽然很多,也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一般无毒副作用,开发前景广,但仍存在疗程长、治愈率不高的缺点,该病在中医领域仍然属于百家争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损美性皮肤病也更加重视。因此,探索一套更完善的辨证论治体系仍然是今后工作中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陈勇,曲剑华,陈彤云辨证论治黄褐斑的经验[c],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学术会议、全国中医药防治皮肤病成果与技术交流大会、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科治疗新技术临床推广应用高级研修班文献汇编,2004

[2]朱启芳,辨证治疗面部黄褐斑30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11):678

[3]王邦才,从肝论治面部黄褐斑[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14):69

[4]王敬民,李承功;中医药治疗黄褐斑80例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1997,(2):25

[5]刘吉风,谢梦洲,名老中医治疗黄褐斑的规律探寻[J],中医药导报,2008,14(12):13

上一篇:浅谈如何获得患者的初步信任 下一篇:甲型HINI流感14例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