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投入应见微知萌

时间:2022-09-20 12:43:24

基础设施投入应见微知萌

在中国尤其华北地区,2012年的7月下旬以来,雨情水灾紧迫。从此次紧迫的雨情和水灾当中来审视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说,在累年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其一,从北京、天津和太原等城市的内涝,可见地下排水管线规划和建设上的不足。

实际上,7月21日暴雨导致北京内涝之前,武汉和南京亦遭遇了内涝,而内涝几乎在每年雨季都会出现,今年尤为明显。出现如此局面的原因,用浙江省建设厅规划处处长姚昭晖的话来表示,即与近年来快马加鞭式的城市地面建设相比,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却跟不上步伐,面对倾盆大雨,城市排水系统小马拉大车,显得力不从心。

就在北京暴雨之前三天,7月18日,《人民日报》刊发的一篇文章称,有62%的城市都有内涝,其中有很多是新兴的二三线城市。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对351个城市进行的专项调研结果显示,2008—2010年问,全国62%的城市发生过城市内涝,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发生内涝的城市中,最大积水深度超过50厘米的占74.6%,积水深度超过15厘米(可能淹没小轿车排气管的水深)的多达90%,发生内涝城市中积水时间超过半小时的城市占到78.9%,其中57个城市的最大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

虽然内涝不仅仅是因为地下排水管线的投入和规划不足,然而,投入不足则必然是其直接原因之一。这是一个逻辑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从江西赣州市的排水管线中可见一斑。这座城市发挥巨大排洪作用的福寿沟,是一套北宋年间修建的排水干道系统,已有近千年历史,目前仍承载着赣州近10万旧城区居民的排污功能。而现在无论城市人口还是面积规模,与宋朝相比,几无可比性,这说明了什么呢?

随着城市数量增加、范围扩大,“热岛效应”也在不断加剧,城市遭受突发雨袭击的频次显著增多。但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历史欠账较多,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明显滞后城市化进程。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统计,目前用于市政基础设施的财政性资金仅有4%投入排水系统维护;养护维修资金90%依靠地方财政投入,难以按标准进行定期养护维护。来自国家防总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省会以上城市的排水标准一般只有一年一遇到两年一遇,其他城市的排水标准更低。

其二,从河北涞源县、涞水县及其野三坡景区、北京房山区等地的洪涝灾害,可见灾害预警存在着的大量问题。

据《地球》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在野三坡景区7月21日大雨中,村干部知晓洪峰来·临的时间至少是当天晚上20点前。但是,在该地百里峡景区的部分游客却是在洪峰到达时间的前二十分钟,即7月22日凌晨一点四十分左右,才被紧急疏散至地势较高的区域。部分游客亲眼目睹了当地一家三口被淹至死的惨痛场面。

这也说明,灾害预警中通知和组织疏散措施的乏力。

此外,在灾情中承担着源头预警任务的水文站,建设和投入状况亦令人担忧。2012年7月11日,在全国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管理座谈会上,水利部水文局局长邓坚表示,截至目前,全国2011年下达投资计划的水文站等建设项目地方配套投资落实率仅为50%,13个省(区、市)地方配套投资到位基本为零,仅利用中央投资安排了部分项目的建设。

国家基础建设包罗万象,雨情水灾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只占很小一部分,也就是说,未来中国,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仍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关于矿山测量技术的分析探讨 下一篇:城市不应只需美观、设计更需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