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不应只需美观、设计更需合理

时间:2022-09-05 01:02:55

城市不应只需美观、设计更需合理

入夏以来,我国频频遭遇城市内涝的窘境。强降雨过后,街道成河、住宅进水、汽车没顶……城市瞬间变成“水城”。

7月21日一场特大暴雨把北京城浇得一个狼狈不堪,人们纷纷谴责城市薄弱的下水道,然而仅仅只是下水道的问题吗?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考虑到?在北京暴雨过后,《地球》记者采访了园林、水利专家杨春林。

绿地需留住水

记者跟随园林、水利专家杨春林,来到位于北京市淀海区马路边一处很普通的公园。公园里,一个个人造的土坡被人工种植的草坪覆盖,在草坪边沿也种有几稞树,公园的中心有一个小广场,和北京市的大部分公园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而杨春林却指出,这个公园没有一处存水的地方。公园的绿地几乎都高于路面,从而导致下雨时,这里的雨水不但不被土地吸收,反而流向了路面。“这种绿地高于路面的情况在全国是一种普遍现象。”

北京有大量绿地都建成了高台式绿地,没有建成下凹式绿地。一但下雨,雨顺流而下,流到了较低的马路上,无形中加剧了城市下水道排水的压力。北京又是一个四季分明,特别是冬、春两季空气干燥的城市,夏季的雨水北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然而现在,雨水却白白的从下水道流走,城市的地下水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补充,使得城市到了旱季时,水资源缺乏又成了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

在中国的古典园林和院落中,绿地设计几乎都是下凹式低于硬化地面的。在现代西方国家,绿地与道路之间不设道牙石。下雨时,地表径流能顺势流入绿地中,被土壤吸收。

杨春林提议,像这样的公园绿地如果是建成下凹式的,或者更进一步让绿地设计成一个坑塘,下雨的时候马路及四周的水往绿地里流,绿地坑塘里的水是满的,马路四周是干的,这样城市排水管道的压力就会小很多。坑塘里的水不但可以给绿地上的植物补充水分,而且还可以渗入地下,对地下水也是很好的补充。

对于下凹式绿地的透水能力,河海大学水资源环境学院的陈守珊在一篇《下凹式绿地在城市小区的利用研究》论文中给出了明确的数据。下凹式绿地的蓄滞效果和对径流量削减效果都很好,10年一遇的暴雨洪水,下凹10cm和下凹5cm的绿地比凸式绿地的径流量分别减少40.3%和25.5%,洪峰流量分别减少39.2%和8.1%。对于20年一遇的洪水,在设计下凹式绿地时,一般需将绿地低于路面10cm,这样就对暴雨的洪峰流量起到削减作用。

另外,公园的植被大部分都是人工种植,这种人工种植可以迅速起到绿化作用,但是这种为了迅速绿化而人工种植的植物,很多并不适合在公园土地上生长。杨春林说:

“人工种植的草坪,草的根系是浅层的横向网状结构,这种草如果要维持它的生存就要不停的浇水。而且草吸收营养又不产生腐殖物,无法补充土壤肥力,一但土壤没有肥力,它就会枯死,枯死的草被拔掉后,又换另一批新草,这样一批批就把土壤的肥力给下降了,草坪下的土地由于没腐殖物的充补,渐渐沙化,更加存不住水,从而导致一下雨就涝,雨一停就旱。”

杨春林提议,应该在建立下凹存水式绿地基础上,让绿地产生自然的植物群落,尽量减少人工种植,可起到覆盖露土、减少水蒸发、为土壤保温、营造活跃的土壤微生物环境、增加土壤透气透水性因而能增加绿地土壤对雨水和雪水的吸收等多种功能。

立交桥不单只考虑通行

用专业人士的话说,下凹式立交桥既符合北京的古城气质“恢弘好看”,另一方面也可以减缓桥身坡度,提高冰冻天气下车辆行驶的安全程度。但没料到暴雨倾盆之时,下凹式立交桥却让北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记者在海淀区一座下凹式立交桥看到,“7·21”暴雨留下的水印还清晰可见,而离积水点不到五十米之处就是一处河道,这座立交桥也是以这条河道命名。

“这个立交桥建成后,每次下大雨就会产生积水,”杨春林告诉记者:“一但积水,就需要人工排水,人工排水也只是把积水排到离立交桥最近的这条河道里。”

“人们在设计立交桥时只考虑到立交桥的通行能力,并没有考虑到排水问题,其实只要在设计的时候留出一条顺势而下的排水沟,就可以解决积水的问题。”

“这是对于河流和周边地貌的不尊重”,杨春林认为,市政建设对这个城市原有的地貌环境不够重视,在建设的过程中违反了自然规律。其实不只是这座立交桥,在北京许多市政建设中也出现这个问题。

位于二环路广渠门立交桥西侧、南护城河附近的广渠门铁路立交桥,由于周边建筑快速度和大规模扩张,河道被侵占,河床面积缩小,城市自身的天然排水循环遭到破坏,桥区也成为相对低地,下凹式结构成了天然的“聚水盆”。在“7·21”暴雨当日由于河道水位过高,造成雨水管道满溢,下游排水不畅。随着雨水的不断进入,本应顺着管道排走的积水也流入地势较低的桥区,加重了积水程度,乃至积水冲击井盖,向路而喷涌。

北京古城是一座严格按照规划设计建造的,在建设之初,根据天然水系,因势利导,也规划了城市引水、排水系统。

现在的东西二环基本就沿着过去的护城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经过拓宽疏浚的护城河一直是北京城市排水的主干。如前三门护城河崇文门以东1.4公里河底加宽至42米,南北沟沿以西1入73公里河底加宽到25米至42米。

1963年8月京城遭遇暴雨袭击,8月8日到9日,暴雨中心24小时雨量达420毫米,城市周边一片,城内六海、积水潭水漫出堤岸,护城河水一直逼到城墙根下。但是,北京四城安然无恙,拓宽疏浚的前三门护城河作为北城、南城主要排水河道,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排泄洪水作用,使特大洪水对北京城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京市的城市建设把市内河湖填了不少,填湖面积共71.8公顷,金鱼池、太平湖、东风湖、青年湖、炮司湖、十字坡湖、东大桥湖等7个小湖全部被填埋。还有一部分河流加了盖,被埋入地下,成为地下暗河,如东西护城河、前三门护城河、菖蒲河以及北护城河的一部分,减少了约80公顷的城市水面和近19公里长的滨河绿带。

明河改暗沟的另一个弊端是暗沟的断面面积远远少于明河,行洪能力减弱。设计抗洪标准除东护城河暗沟为50年一遇,其余均为20年一遇。如果遇上较大暴雨,洪水很容易漫溢地面加剧城市积水。

“我们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遵重城市原始的地形、地貌,要有理有节地去设计,建设城市。要客观适度,而不是像现在太过追求速度,违反了客观的自然规律。”杨春林说。

上一篇:基础设施投入应见微知萌 下一篇:国土部重点实验室再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