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9-20 09:26:02

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已颁布实施了两年,但作为高校信息公开核心内容的财务信息公开质量却非常不容乐观,由此也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文章从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分析缘由,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以此为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财务信息; 公开; 质量; 对策

一、存在问题

2010年9月1日起施行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主动公开“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学费减免、助学贷款与勤工俭学的申请与管理规定等”、“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与投诉方式”、“财务、资产与财务管理制度,学校经费来源、年度经费预算决算方案,财政性资金、受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情况,仪器设备、图书、药品等物资设备采购和重大基建工程的招投标”等信息。

在《办法》实施一年之后,中国政法大学教育法中心遵循《办法》以高校在信息公开方面的义务性规定及必须履行的责任为考评指标,通过调查,形成并了《2010―2011年度高校信息公开观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教育部“211工程”中的112所高校信息透明度合格率仅为38.4%,且没有一所大学向社会主动公开学校经费来源和年度经费预算决算方案,也没有一家高校公布其财务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此外,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被观察高校没有主动公开学校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与投诉方式,收费信息透明度亦有待提高。

针对上述情形,笔者也逐一访问了100余家高校的门户网站,并以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为主题,以杭州、绍兴两地高校教职员工、学生、市民及企业为受访对象作了实地调查,且从质量特征综观高校财务信息公开质量,发现高校财务信息公开质量实在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公开内容不全面

《办法》颁布实施后,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在各自的门户网站上开设了“信息公开”栏目,并按规定设有信息公开指南、信息公开目录和信息公开意见箱等。但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校却没有公开“经费来源、年度预决算、财务资金具体使用情况”;有部分学校公开了“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但“财政性资金、受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情况”、“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学费减免、助学贷款与勤工俭学情况”等项目却鲜有学校公开,可以说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内容很不全面。

(二)公开信息不真实

真实性是会计的生命。调查发现,当前高校普遍存在财务信息失真现象,究其缘由,一方面与高校内部管理、财务制度本身的缺陷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与国内高校财务报告未经独立审计不无关系。如有的高校将大量早该报废的设备设施长期挂账,以满足教学评估规定指标,从而导致固定资产数据失真;又如为增加财政拨款而虚增学生人数、科研支出不能反映实际业务等等。

(三)公开时间不及时

信息的价值性与时效性紧密相关,信息公开不及时、频率不足会影响信息的效用与价值。《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属于主动公开的信息,高等学校应当自该信息制作完成或者获取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公开的信息内容发生变更的,应当在变更后20个工作日内予以更新。”然而,调查发现,很多高校在财务信息公开时间上严重滞后,甚至无法链接,显示“正在建设中”、“正在编制中”,信息更新速度缓慢,不能及时满足公众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四)公开形式不丰富

《办法》第十二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学校网站、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等校内媒体和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校外媒体以及新闻会、年鉴、会议纪要或者简报等方式予以公开;并根据需要设置公共查阅室、资料索取点、信息公告栏或者电子屏幕等场所、设施。”但调查发现,目前高校财务信息公开载体稀少、方式单一,大多数高校将网站作为信息公开的唯一载体,没有普及到各个利益群体,对于那些上网受限或不习惯上网的群体而言,就失去了信息来源渠道。

(五)公开层次不清晰

《办法》第七条、八条、九条、十条这四条规定指出高校信息分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予公开三类,从而明确了高校信息公开的层次。可事实上,当前高校对《办法》中要求主动公开的财务信息都没有公开,更不要说依申请公开了;即便提出公开申请,也多以财务机密、商业秘密等为理由加以拒绝。即使是高校自己的“亲人”――员工和学生,对本校的财务信息也知之甚少,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那些所谓的“外人”――考生家长、当地市民、企业界、兄弟院校就更是理所当然被拒之千里,列入信息公开的“黑名单”。因此,财务信息公开层次不清晰,也不科学。

二、缘由分析

高校领导为何宁愿“违法”,也选择“不公开自己的经费来源、年度预决算”、“不公布财务资金具体使用情况”等信息呢?作为高校财务工作者,笔者认为这样的调查结果一方面与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工作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不无关系;另一方面也与我国高校管理理念有待转变、财务信息透明度的水平亟待提高密切相关。

(一)观念上的落后

1.不愿公开

《办法》颁布前,财务信息对国内高校而言都是机密信息,就像个人隐私一样,一般也仅在分管领导、单位法人前“露露脸”,对自己绝大多数“亲人”都避而远之。而《办法》现在要求它完整清晰地展现在公众面前,高校领导心里难免感到不踏实不放心,从而不愿公开。

另外,信息公开也意味着引入了问责机制。人们通常认为,问责是某个人犯了错、违了法后对其责任的追究,即“惩罚”。高校觉得在不出事的“常态”下“无端”地被调查质疑,接受问责,从心底里比较抵触,难以接受。除此,有的高校还觉得公开会影响自己充分行使办学自,影响办学的自主性、独立性,从而不愿全面及时公开。

2.不敢公开

有些高校认为财务信息的公开会扰乱正常的教学和科研秩序,会分散高校办学的精力,提升管理难度,增加高校的管理成本。尤其是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时代,被误读和利用后的成本、代价难以估量,心里的那份后顾之忧可想而知,从而导致不愿,也不敢公开。

当然也不排除有的高校因为在财务方面做得不够规范、有“污点”,怕公开后被人发现、指责、查处而不愿不敢公开。

(二)能力上的不足

1.理论研究基础薄弱

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公开、披露工作起步早、研究广、完善多,至今已先后制定了30个有关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但我国有关高校财务信息公开政策的制定实施及相关的学术研究还很不充分,而《办法》给出的只是宏观的指令性意见、指导性建议,各高校尚未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财务信息公开工作的具体研究与实践。

2.指标体系不够清晰

由于《办法》性质的限制,不可能在部令条文中对财务信息公开内容作非常详实的规定;同时又由于观念意识上的问题,不少高校对此抱着“能简则简”应付了事的心态,导致高校未对财务信息公开作科学、合理、深入的研究,从而导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整套的财务信息公开指标体系可供高校参考借鉴。

3.监管激励机制缺位

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现状不理想与长期以来高校缺乏行之有效的信息披露工作监督和管理机制不无关系。首先,到目前为止,国家还没建立系统的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的评估监督体系,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无法持续有效地监督高校开展信息公开工作;其次,高校相对企业而言没有更多的特定信息使用者,故而存在信息公开激励机制缺失,内在动力不足等问题。

4.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专业人才的缺乏也是当前困扰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办法》颁布实施后,多数高校按要求成立了信息公开领导小组,但多为各职能处室负责人拼凑而成,没有专职人员,更谈不上专业人员,也没有组织信息公开知识的专项培训教育,人员思想难以统一,素质参差不齐。

(三)制度上的缺失

1.财务制度存在缺陷

在内容方面,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虽然新增了“财务监督”一章,并规定“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经济责任制度、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等监督制度,依法公开财务信息”,但对如何建立完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如何进行处罚没有涉及,导致难以真正将财务信息披露落到实处,制度不免形同虚设。

2.问责制度失之疲软

虽然在《办法》第四章中对未能履行信息公开法定义务设置一定的责任追究条款,但由于其实施主体恰好是高校的主管部门,就造成这种问责机制犹如是老子责问儿子,既可宽也可严,具有很大的弹性,在公众心目中也缺乏一定的可信性。也正是这种问责机制,让高校不把《办法》当回事,并未按其规定切实履行相关职责。所以有的高校虽然设置了信息公开机构或者明确了此项职责,但并未向社会公开机构名称、负责人、联系电话等,从而使得这些信息公开机构形同虚设,并未能实际履行相关职责。

三、解决对策

(一)转变观念,满足多元需求

坚持“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宗旨,加强对高校信息公开工作意义的理解,切实转变观念是当前我国高校提高财务信息公开质量的先导。要从促进依法治校、提高高校管理水平、提升学校公信力;推进政校企深度合作、开放办学、凸显高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客观要求,履行社会责任义务等角度、高度去理解和支持财务信息公开工作。另外还需懂得虽然财务信息公开是对高校问效问责的一个重要工具,但“问责”并不等于“问罚”,而其实是“问好”;经常化、制度化的“问”,恰恰是一个系统化的高校治理规范。

(二)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建设

进一步完善当前高校财务制度是提高财务信息公开质量的前提基础。在推进会计制度改革中,要着力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从单一的预算会计目标向以预算会计为基础的财务会计目标转变;二是从单纯注重会计核算向以此为基础强化对外会计信息公开转变,以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譬如,可在高校会计制度中将信息管理单独设为一章,并对优化高校财务业务处理流程、建立完善高校财务信息系统、逐步实现财务信息公开共享等主要内容作相应规定。

(三)强化导向,完善指标体系

“阳光治校”必须要让高校信息公开先行。没有高校信息公开作为前提,“阳光治校”根本无从谈起。因此高校要以建设“阳光高校”为目标,坚持以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实际,切实加强对财务信息公开的积极意义、内容体系、平台载体、机制体制、编制责任等方面的研究,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高校财务信息公开机制和模式,逐步建立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理论体系,制定完善财务信息公开内容格式、准则及指标体系,以保障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实现,使信息公开真正成为高校加强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而不是无可奈何而为之的一种表面形式和程序。

(四)注重培养,提升素质水平

加强信息公开专业人才培养是提高财务信息公开质量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当前高校存在信息公开人员配备方面人手少、背景杂、能力弱等问题的情况下,注重人才培养,通过开展学研结合等活动,提升素质水平,显得尤为必要。首先要注重信息公开相关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要加强对现代管理科学、高等教育学、财政学、计算机应用等诸多新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其次要及时追踪信息公开发展的新动态,加强信息公开的科学研究工作,构建信息公开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最后,有关部门要定期汇总形成全国各高校的信息公开报告集,组织开展经验交流和研讨,不断提升高校信息公开人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时期高校信息公开工作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

(五)加强监管,促进规范发展

加强监管是提高信息公开质量的重要保障。《办法》虽然有关于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及责任追究规定,但仅仅是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简单重申,也没有更多的细化规定,这容易使得监察部门的监督缺乏程序和法律保障。因此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建立细化的、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信息公开监督检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办法,并将其落到实处。

另外还应加强高校信息公开激励机制的研究,如可以考虑通过尝试投资主体多元化、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促进政、校、企深度合作等途径,激发高校公开信息的内在动力,促进高校自觉开展信息公开工作,变“要我公开”为“我要公开”。对高校信息公开的监督要改变“不公开和公开一个样”、“早公开和迟公开一个样”的现状,引进国家、社会、内部“三位一体”的多角度监督体系,采用以国家监督和内部审计为主、社会监督为辅的监督模式,将问效问责落到实处,促使高校完整、真实、及时、持续、有效地开展财务信息公开工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S].2010-04-06.

[2] 李平.教育问责视野下的信息不对称与高校信息披露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9(7).

[3] 梁勇.论高校财务信息的公开[J].教育财会研究,2011(2).

上一篇:高舒适、低能耗的住宅及建筑 下一篇:权益法核算内部交易的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