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腹诊溯源初探

时间:2022-09-20 05:49:47

中医腹诊溯源初探

【摘要】腹诊是中医四诊特色的诊法之一,在《内经》中即有腹诊相关的描述。随后《难经》在五脏病证的判断以及五积的诊断方面均运用腹诊的方法。《伤寒杂病论》充分展示了腹诊的精髓,多处运用腹诊进行外感和内伤杂病的辨证。宋元后因各种原因导致腹诊衰退,脉诊兴起,形成后世重脉诊轻腹诊的局面。

【关键词】腹诊;历史沿革

【中图分类号】R22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1-0343-01

腹诊是―种具有特色的诊断方法,它属于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中切诊的范畴。目前临床的腹诊的应用不够广泛,这与其理论探索性研究较少有关。现对腹诊的起源和发展进行初步探索,希冀对腹诊的研究有所裨益。

1首见于《内经》

中医关于腹诊的最早记载,首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水胀篇》曰“水与肤胀、鼓胀……何以别之?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从本段文字可知古代医家通过腹部的征象可以鉴别水肿、腹胀与鼓胀。《灵枢・水胀篇》曰“肠蕈何如?……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营,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说明运用腹诊可以诊断腹部的肿物特点。

《素问・举痛论》运用腹诊方法分析了腹部疼痛的不同性质和部位。如“……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病,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寒气客于侠背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呼矣。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厥气客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2继承于《难经》

《难经・第十六难》曰:“肝脉……其内证: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心脉……其内证: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脾脉……其内证: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肺脉……其内证:脐右有动气,按之牢若痛”;“肾脉……其内证;脐下有动气,按之牢若痛”。通过按压脐周判断五脏的病证,将脏腑、经脉与腹诊密切结合,对辨证有重要意义。

《难经》还明确指出实质脏器(五脏)和空腔器官(六腑)病变的各自特点和内脏增生肿大的诊察方法等。如“第五十五难”:“病有积有聚,何以别之?然: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故阴沉而伏,阳浮而动。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又如“第五十六难”:“……然: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复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 疟,连岁不已。……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腹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腹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壅……肾之积,名曰奔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己,令人喘逆,骨痿少气。……”

3发扬于《伤寒杂病论》

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公元219年)(后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在理法方药诸方面都有了全面进步,同时,在腹诊方法上区有了很大的进展。该书辨证的论述了腹部不同部位及表里(肌表和内脏)的腹诊方法,并和临床证候及其它诊断方法(如脉诊等)相结合进行客观地综合分析做为辨证的根据。通过腹诊确定腹部疾患的病因、病机、病理、病位,作为论治的实践认识的基础,因而,有证(即指腹证),有方,而使临床选方用药的准确性大为提高。亦即是说《伤寒论》和《金匮要赂》使腹证与处方论治结合得更加密切,成为中医“辨证”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论及的腹诊内容很多,据统计约有141条,凡重要腹证均有论述。如胸满,胸中窒,胸胁苦满,胁下偏痛发热,心动悸,心下悸,心下痞,心下痞硬,心下痞坚,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腹满,腹中寒,腹中痛,腹胀如水状,少腹满,少腹肿痞,少腹满如敦状,脐下悸,少腹里急,少腹拘急,腹皮急等等。对上述之胸腹证候《伤寒论》或《金匮要略》均有一条或数条的记述。例如:

“胸胁苦满”一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腹中寒,上冲”一条:“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由于篇幅有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关于腹诊的条文仅举以上两条。

4衰退于宋元

自汉代以后的历代医著中,对腹诊内容虽亦都有所论述,或见专篇,但未见有腹诊的专著。特别是宋、元以后,由于封建习俗的影响,医者不便检察患者的腹部,患者也不愿脱衣露体,深恐有伤大雅。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切诊则侧重于向脉学方面发展,故脉学名目繁多。对于腹诊也就很少应用了。久而久之,腹诊在中国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继承,相反地,渐渐被医者弃而不用了。

综上所述,中医诊断应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在切诊之中就包括脉诊与腹诊。在我国中医界由于多年形成重视脉诊,忽视腹诊的思想占主导,使得中医腹诊方法虽发源较早,但传承不利,以至于不能在临床广泛应用。

上一篇:群众路线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星云大师与台湾政客的人间佛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