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苏霍姆林斯基(十)

时间:2022-09-20 04:52:37

之一:父母应关心孩子什么

学习如果具有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鲜艳色彩,那它就能成为孩子们深感兴趣和富有吸引力的事情。我对学习成绩的关注是从关心下面这些事情开始的:孩子吃得怎样和睡得怎样,他的自我感觉怎样,他玩得怎样,他一天有几个小时待在户外新鲜空气中,他读了哪些书和听了哪些故事,他画了什么画和如何在画中表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大自然的音乐和人民音乐家们创作的乐曲在他的心灵中激发了什么感情,孩子喜欢什么劳动,他对别人的欢乐和悲痛的敏感性如何,他为他人做了些什么,并因此产生了什么感情。(《育人三部曲》,第134页)

朱永新解读:

与现在许多老师、父母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一样,苏霍姆斯基也十分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但是,苏霍姆林斯基对成绩和分数的关注是从另外一些细节开始的。孩子们的饮食与睡眠情况如何?有没有充分的营养和休息?孩子们有没有时间户外运动和游戏,他们的身体状态如何?孩子们有没有阅读和听故事的时间,他们的精神生活是否充盈?孩子们有没有时间涂鸦作画、欣赏音乐,他们的情感生活是否丰富?孩子们有没有朋友交往,有没有与别人相处的敏感?孩子们的自我感觉如何,他们能不能接纳和欣赏自己?

所有的这一切,都不是孤立的。每一点,都可能影响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式。所以,亲爱的父母们、亲爱的老师们,学会做一个细致的教育观察家吧,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去提醒、协助,才能真正成就孩子。

之二:把死知识变成活知识

学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教会学生使用知识。由于在低年级阶段,脑力劳动按其性质而言,主要是同不断获取新的技能和技巧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正是在这个阶段,有把知识变成一堆死东西的危险。如果只掌握这些技能和技巧,而不在实际中应用它们,学习就逐渐脱离孩子精神生活的范畴,就不能吸引他和使他感到兴趣了。教师想防止这种现象产生,就必须注意让每一个孩子创造性地应用自己的技能和技巧。(《育人三部曲》,第134页)

朱永新解读:

对于成年人来说,学习抽象的原理和知识也许并不困难。但对于儿童来说,如果知识没有与他们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将无法真正的理解和接受。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侯,“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他举例说,我们很难做到使孩子自然而然地对乘法表或计算矩形面积公式本身感兴趣。只有把这些知识与感官想象的事实联系起来时,死知识才能够真正变成活知识。只有“当知识成为达到创造性活动和劳动目的的手段时,知识才能成为儿童要求得到的东西”。

所以,亲爱的父母们,请记住,永远不要把孤立的死知识装到孩子的大脑中去,即使你强制装进去,它也不能在孩子的大脑中成为有价值的精神财富。

之三:不能把孩子与周围世界隔开

为什么有着活跃、鲜明想象力、敏捷的记忆力、对周围世界各种现象具有敏感的情感反应的儿童,在学校学习了两三年后,却怎么也记不住语法规则,为什么他难以记住正确书写“草原”这个词,记不住6乘9等于几?我得出的结论并不比德国数学家乐观多少:在学校学习期间,掌握知识的过程往往脱离学生的精神生活。儿童记忆之所以敏捷和牢固,正是由于他们的记忆中注入了鲜明的形象、画面、概念和印象的清澈的溪流。儿童的思维之所以能以精细入微、出人意外而具有哲理性的问题使我们感到吃惊,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思维受到了这一小溪的生机勃勃的源头的滋润。不让学校大门把孩子的意识和周围世界隔开,这是何等重要的事。(《育人三部曲》,第136页)

朱永新解读:

儿童的学习能力十分强大,儿童的学习潜力十分巨大,大到我们经常难以置信。所以,我们“新教育实验”的理念之一就是:无限相信教师和孩子的潜力。

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苏霍姆林斯基提到的记不住语法规则,记不清数学公式等现象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教育把孩子与周围世界隔开了。周围世界是孩子们智慧的源头活水,儿童意识和儿童记忆的天性本身就要求孩子一刻也不离开色彩鲜明的周围世界及其规律性。没有周围世界这个源头活水,孩子们的智慧就会干枯。所以,苏霍姆林斯基“力求做到在整个童年时期内,使周围世界和大自然始终都以鲜明的形象、画面、概念和印象来给学生的思想意识提供养料,使儿童能意识到思维的法则像一座整整齐齐的建筑物”。为了不把孩子变为知识的库房,真理、规则和公式的仓库,就应教他如何思考。

亲爱的父母们,请不要把孩子与周围世界隔开,要让孩子充分汲取营养而茁壮成长。

之四:让儿童成为发现者

我竭力使孩子们成为渴求了解世界的考察者和发现者,使他们眼前的真理不是教师告诉他们的现成的结论,而是一幅怀着激动心情领略过的有关周围世界的色彩鲜明的图画。一项发现如果能使孩子感到激动,真理就能成为他终生珍惜的个人信念。理智感、求知的欢乐感、对大自然的宏伟和大自然规律的严密性的惊异心情,都是牢固记忆的源泉。(《育人三部曲》,第150页)

朱永新解读: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我们经常可以读到他引用亚里士多德抄录的一句古老的名言:“思维始于惊异。”他坚定地认为,儿童对揭示出来的大自然奥秘所感到的真正惊异,是促使他们思想如滔滔急流的动力。

所以,教育的艺术,教育的真谛,就是不要把知识作为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那样,只会成为他们记忆的负担,成为智慧的累赘。应该让学生主动地探寻、研究、发现,凡是自己得出的结论、自己发现的原理,才会是印象深刻的。让孩子像科学家发现时那样学习,才是真正有效率的学习。

之五:点燃孩子心灵的火花

孩子总是抱着坦率的胸怀和好好学习的真诚愿望进学校的。孩子甚至不敢想别人会把他看成懒汉或倒霉鬼。好好学习的愿望,这是人类美好的愿望。依我看,这是照亮儿童生活的全部意义和儿童欢乐世界的明亮火花。这一火花是微弱的和不设防的,孩子以无限信赖的心情把它交给您这位教师,而要是您没有觉察儿童的愿望,那就是说您还没有意识到为自己学生的今天和明天所担负的令人激动的责任。粗心大意地接触儿童的心灵,令人感到委屈的生硬的话语或漠不关心的态度,足以使这一火花就此熄灭。只有孩子在学习中获得成绩,只有自豪地意识并感受到,自己在沿着陡峭的认识小径迈步前进、向上攀登,这才是渴求知识的微弱火花所需要的合宜的空气。(《育人三部曲》,第174页)

朱永新解读:

每个孩子都是快乐的天使。每个孩子的心中原本都充满了阳光。

孩子们把自己毫无保留地交给父母和老师,父母和老师就应该为他们保留这份快乐和阳光。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不要让这些火花熄灭,努力呵护着孩子向上的、闪耀的愿望。父母和教师的冷漠、生硬,都可能使这些火花黯然失色甚至完全熄灭。

亲爱的父母们,对孩子多一些微笑少一点冷漠,多一些表扬少一点指责吧,及时发现孩子闪光的地方,及时在他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让他们学会为自己喝彩加油。

上一篇:养成教育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下一篇:古钱的坑口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