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时间:2022-09-19 11:19:21

【前言】加强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项目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方式,一门新的管理学科。课外阅读是一项长期、复杂、细致的工作,把“项目管理”引入课外阅读能很好地解决学生阅读的盲目性、低效性等问题。项目管理式阅读就是以课外阅读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一种课外阅读组织...

加强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摘 要】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一是以“项目管理”的方式组建成相容、互补的阅读小组;二是结合课文推荐中外名家名著,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三是授之以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四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五是创设条件,构建课外阅读氛围。

【关键词】课外阅读 阅读指导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4-0085-02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使课内知识得以迁移。开展课外阅读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知识的强烈欲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从小在他们心灵上播下攀登科学高峰的种子。因此,我们都应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尤其是农村初中学生。下面笔者浅谈加强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几点策略

一 以“项目管理的方式”组建成相容、互补的阅读小组

“项目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方式,一门新的管理学科。课外阅读是一项长期、复杂、细致的工作,把“项目管理”引入课外阅读能很好地解决学生阅读的盲目性、低效性等问题。项目管理式阅读就是以课外阅读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一种课外阅读组织,对课外阅读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课外阅读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阅读目标的优化。在这种阅读方案中,语文老师负责班级课外阅读的运行操作,在兼顾方便性、相容性、互补性等因素下,由学生自由组合成阅读小组,每组确定一名小组长,每个小组长对小组课外阅读的实施进行组织与协调,每个学生对自己所需阅读的书目进行安排,语文老师对课外阅读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即,在一个课外阅读的周期内,不断进行资源的配置和协调,不断做出科学决策,从而使学生课外阅读执行的全过程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产生最佳的效果。在实践中,每个学期都设置几个不同的主题,开展主题式阅读。如本学期我就以体裁为分类标准设置四个阅读主题月:三月主题为诗歌;四月主题为小说;五月主题为散文;六月主题为戏剧文学。每个小组、每个学生确定主题后利用学校图书室或互联网自主寻找喜欢的内容,老师也根据主题推荐读物。如在三月主题诗歌阅读中,各组组长、组员和老师一起分类筛选,形成古诗词系统、现代诗歌系统等进行计划安排,展开系列式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出现相同的描写内容,喜好描写“春雨”的内容很多,如“天街小雨润如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清明时节雨纷纷”,分组讨论这些有哪些异同点,各自的长处在哪儿,学生通过对比式阅读发现事物描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可以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达到不同的效果,在对比中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 结合课文推荐中外名著,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语感积累,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在农村中学进行课外阅读,从指导学生的阅读心理和审美情趣出发,推荐他们喜闻乐见的读物,引导他们进入课外阅读的大门,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广泛阅读中外名著,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名著是人类文化中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在学科多、教学任务重的情况下,指导学生接触和阅读名著是结合课文推荐最有效的办法,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教师有计划地检查督促。如教学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就引导学生阅读《朝花夕拾》《呐喊》等,进一步了解鲁迅先生刚正不阿的高尚品质和不辍笔耕、不懈探索救国的革命精神。根据《语文标准》编写的新教材,重视学生对中外名著的阅读,每一册教材都以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安排一次“名著导读”,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利用好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给学生时间、教学生方法,保障课外阅读活动的正常开展,让学生每学期至少阅读一部名著,日积月累,学生将受益匪浅,也为他们今后的终身学习、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 授之以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

课外阅读并不是泛泛而读,而是要有目的地去读,同时要有阅读效率。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内外给予学生指导,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我认为教会学生阅读,主要可从精读和泛读入手。精读就是仔细研读,反复揣摩、品味,它是学生学习从文章中提取信息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精读可从几方面着手:(1)咬文嚼字。对文中碰到的一些字词仔细研究、推敲、辨析,通过教师的训练,让学生“习惯成自然”。(2)品味重点语句。如主旨句、呼应句、象征句、过渡句、修辞句等,体会句子的语意,从而培养学生的敏锐语感。(3)研究体裁、结构。(4)讨论文法、作法。(5)做读书笔记。(6)熟读成诵。泛读的特点是广泛涉猎、博览群书,泛读的目的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学习语言、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操、启发智慧、发展思维、获取知识。

泛读的方法主要可采用:(1)扫视法。对文字用眼睛和思想一下子把握住,然后离开文字,记住文字并进行思考体会。(2)跳读法。即不按文字顺序阅读,主要捕捉自己需要的和感兴趣的内容。

泛读时重点把握目录、标题、语句的骨干、信息要点的标志处、文章大意等。

四 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是一个人掌握知识、理解文章、陶冶情操、形成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培养阅读意志

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课外阅读缺乏持久性、计划性。这就需要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意志。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制订一个读书计划。开始时,标准应低一些,这样实行起来比较容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积累读书经验。以后,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调整,把计划安排得更合理,使读书效果更好。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阅读的书籍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它,千万不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一定要养成持之以恒的好习惯。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针对自己学习、生活的情况,合理选择读书的时间。

2.辅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重视知识的迁移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摘抄好词好句、科学珍闻、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在读过一本书或一个故事后,让学生把其中的重点或基本内容写下来,掌握书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读完一本书后,我们还可让学生就某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以提高其分析事物的能力。让学生把从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小练笔中来,哪怕是一个精彩的词或一句生动的话,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都有帮助。此外,我们也可让学生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3.培养认真积极的课外阅读态度

读书是一门艺术,是一项积极的活动,读书是把书本信息传给大脑再由大脑进行加工而产生的一种具有综合效应的创造性劳动过程。我们要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使自己通过课外阅读真正地有所收获。

4.创设条件,构建课外阅读氛围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

第一,组织图书角。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余时间随时借还,十分方便。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由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为了介绍图书,也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图书展览,把被介绍的图书陈列出来,同时展出学生整理编写的宣传图书的资料。资料可包括图书内容摘要、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条件。

第二,保证阅读时间。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除了允许学生在早读或自习时,可朗读所教的课文,也可翻阅课外的书报,还可每天开设午读课,每周划出1~2个课时作为阅读课,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及指导。

第三,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学校、班级经常开展相关活动,如读书节、朗诵会、手抄报评比、故事会等,发动社会和家庭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创造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

第四,帮助选择读物。学生求知欲强烈,但缺乏辨别能力。面对书山文海,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认真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避免他们不加选择、不辨优劣地进行课外阅读。课外读物的选择应以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合青少年阅读为标准。坚决杜绝一些非法出版物和不健康的书刊在学生中传阅,造成不良影响。

总之,课外阅读是我们一个全新的生活领域,是人类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语文教育要追赶时代,就得超越课堂,带领学生“策马扬鞭”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

参考文献

[1]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乐黛云、王何远.比较文学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上一篇:试论文化差异对英汉习语的影响 下一篇:幼儿园大班学生的趣味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