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务风险实践

时间:2022-09-19 06:37:27

中国债务风险实践

国自改革开放后主要经历了三次债务风险:20世纪90年代初国企“三角债”,90年代末国企债务向银行转移导致后者的不良资产上升,2008以来的地方债务扩张。三次债务危机主体及处置方式虽不同,但都遵循“经济过热,债务杠杆率过高;经济收缩,债务问题浮现”的逻辑。而且,危机沿着企业、银行和政府的链条展开。

第一次债务危机:

清理国企“三角债”

第一次债务危机的主体是企业和政府,债务处置方式是财政注资。

改革开放后,GDP在大规模投资建设助推下不断走高,1984年同比增速高达15%以上,政府不得不开始调控经济增长。但同时,企业纷纷出现经营困难状况,流动资金不足,由相互拖欠货款而形成的连锁债务关系加剧,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三角债”问题。1991~1992年,“三角债”的规模竟然已占银行信贷总额的三分之一。

1990年,国务院成立清理“三角债”办公室对“三角债”集中清理。至1992年末,财政和银行共注入清欠资金555亿元,其中银行贷款520亿元,地方和企业自筹35亿元。对全国基建、技改项目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以及煤炭、电力、有色和农林等重点行业(产品),共清理拖欠款2190亿元,实现注入1元资金清理4元拖欠的良好效果。

财政注资暂时缓解了企业资金紧张,但不能控制新的债务链发生,国企之间债务互相拖欠问题持续至今,1998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为12314亿元,截至2012年底增长至82189亿元。

第二次债务危机:

国企改革加重银行不良资产

第二次债务危机的主体是企业和银行,债务处置方式为政府主导的金融体制改革。

20世纪80年代前期,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基本由财政拨款。80年代中后期,财政投资体制改革推行“拨改贷”,银行信贷规模迅速增加,企业负债率开始增长。

与此同时,国企改革的巨大成本转嫁至银行体系。国有银行呆坏账明显增多。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后,国企经营困境加剧,银行不良资产随之剧增。银行脆弱的资产质量甚至影响到国家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安全。1997年11月,政府开始深化金融改革和整顿金融秩序,初试市场化方式来解决银行不良问题。首先,1998年财政部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其次,1999年出资400亿元成立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约1.4亿元。最后,用“债转股”方式处理了接近总额三分之一的债权。这些改革措施充实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改善了财务状况,也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四家银行的历史包袱。

第三次债务危机:

地方政府债务扩张

第三次债务危机的主体是地方政府,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主要任务是防范和化解风险。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国政府为应对危机,抛出四万亿元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并首次发行地方债。国内经济短期快速复苏,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大幅上涨。但是受外部不利环境影响,加之政府开始新一轮的政策紧缩,企业效益大幅下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开始暴露。

对本次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处置分两个阶段:一是叫停银行信贷。2010年6月,国发19号文要求停止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并对此平台清理整顿。地方政府开始寻求以信托和债券为主的市场化资金来源,金融脱媒加速,影子银行体系快速发展。二是防范影子银行风险。2012年,债券发行和信托融资成为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主要方式。2012年底颁布463号文叫停信政合作,未来政策调控将会集中对影子银行进行治理。

前车之鉴,不可不察

古今中外,解决债务危机的办法,短期无非是债务重组、注资或赖账,逐步消化债务,长期几乎无一例外是通过通货膨胀稀释债务。

从经验上看,即使债务危机不可避免,但至少可以从历史回顾中获得一些有益的看法。未来,在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同时,应加大债务消化,可以缓解债务过度扩张。债务消化方式将遵循存量消化和增量吸收并重的原则,而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是增量吸收的主要渠道。(作者系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高级经济学家)

上一篇:能带来更多正现金流的资产才是优质资产 下一篇:不一样的欧洲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