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病的临床治疗体会

时间:2022-09-19 10:39:05

高血压脑病的临床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R59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078-01

【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病诊断与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1年5月45例高血压脑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45例高血压脑病患者在治疗后4-8小时内症状得到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高血压脑病主要依据患者的血压、头痛、神经系统症状等。在治疗过程中应果断根据患者发病原因、体征、血压等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高血压脑病 原发性高血压病 脑水肿

高血压脑病常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视力模糊和暂时失明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意识障碍、嗜睡或昏迷等症状,临床病情较急。临床上常有些情况常因急剧血压升高,舒张压持续超过120-130mmHg而并发急性和进行性心、脑、肾等脏器广泛性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性病变,最终影响脏器功能。有效而及时地使血压降至安全水平,可以逆转病情[1]。现将我院2008年12月至2011年5月45例高血压脑病患者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45例患者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18-82岁,平均51岁;发病时间3h-2d。基础疾病为原发性高血压33例,急性肾小球肾炎4例,,慢性肾病3例,嗜铬细胞瘤3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2例。临床表现:本组患者就诊时收血压为200-260mmHg,舒张压为120-160mmHg。多数病人表现为严重的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少数病人表现为意识障碍、视物不清、癫痫、昏迷、抽搐等。查体:颈项强直、Babinski征阳性、偏瘫等。

1.2 治疗方法:一般治疗:所有高血压脑病患者收住入院。立即测量血压,给予低至中流量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头抬高15-20°;持续心电监护,每隔10-15min测血压一次;同时进行血液和尿液相关检测;眼底检查明确视出血、渗出情况;动态监测每小时尿量。患者烦躁不安给予地西泮10mmg或苯巴比妥100mmg肌注。

降压药治疗:根据患者不同病因、年龄、高血压病程、是否合并心、肾功能障碍等情况,选择合适的短效静脉降压药物,同时确定目标降压值,根据患者不同临床特点在2-4h内将血压降至140-160/90-110mmHg,使平均血压维持在60-130mmHg。所有降压药物经微泵静脉输入,根据血压下降情况进行精确用药调节。

脑水肿治疗:患者出现明显颅内高压的症状与体征,立即给予呋塞米20-80mg静注,或20%甘露醇250mml快速静脉滴注,每6h重复一次,出现意识障碍或昏迷者给予冰帽头部降温。

2 结果

经上述处理,3-4h后大部分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监测血压变化,其中38例病人血压降至目标血压范围,增快的心率用药后也很快变慢;复查眼底血管痉挛均得到改善,其中2例见视网膜出血、渗出物明显减少,视力及视野恢复;患者头痛、恶心、呕吐等均明显改善,6-12h后曾有意识障碍的35例患者神智逐渐清晰,7例出现偏瘫患者肌力恢复,6例肢体感觉障碍恢复;12-48h后32例异常的脑电图恢复正常;2例死亡:1例死于高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另一例死于脑出血。影像学检查示:仅2例患者2周后复查MRI可见局部萎缩性改变,余病灶基本消失。

3 讨论

高血压脑病是危及生命的急症之一,是因高血压急剧升高,脑循环发生障碍,出现严重头痛、意识障碍、抽搐等症状的一种临床综合征[2]。

若经迅速有效的降低血压常可挽救患者生命,反之可能导致脑部损害不可逆转而死亡。治疗的中心环节是迅速降低血压至正常或接近正常为目标。

降压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大胆选用静脉给药方法,,特别是危重病人,血压控制后,改口服制剂维持,但宜逐渐引入,不应突然取代。②用药过程中需严密观察血压变化,以防血压骤然下降甚至发生休克,否则,可能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缺血或功能障碍;通常血压降至接近正常水平,特别是舒张压达100mmHg上下即可。③由于采用的降压药大多是血管扩张剂,为防止水钠储留影响疗效,在抢救一开始及治疗过程中,应合用排钠利尿药,如速尿静脉滴注,通常首剂之后可改口服利尿剂维持。④凡使用可引起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加的血管扩张剂(如氯苯甲噻二嗪、阱苯哒嗪)时宜加用普萘洛尔对抗[3]。但但硝普钠降压时心律与心输出量很少变化,则不必使用心得安。

临床上对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等症状的患者,无论有无高血压病史均应及时测量血压,对诊断为高血压性脑病的患者,及时正确的治疗可防止并发症,同时,应加强卫生宣教工作,对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及时送有条件的医疗单位救治,以免延误病情,或造成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J]。高血压杂志,2005,134(增刊):2-14.

[2] 王维治。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6-157.

[3] 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03-309.

作者单位:054000 邢台冶金医院内科

上一篇:老年患者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68例临床诊治分析 下一篇:浅谈高分辨率扫描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