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

时间:2022-09-18 11:07:42

怎样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要求青少年不仅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高尚的道德、强健的体魄,更要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抓好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

1.人的整体素质结构由自然素质、心理素质与社会素质三大成分构成的,而在这三大素质中心理素质处于核心的地位,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水平的关键。比如心理素质对生理素质有着明显的影响,心理健康不仅可以促进身体健康,而且健康的心理活动对保持感官、运动器官、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健康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社会素质更需要心理素质的支持,高水平的社会素质必然有赖于高水平的心理素质。一个心理水平低的学生,要想养成优良的情感素养和道德素质,获得高水平的知识技能与思维创见,都是不可思议的。

2.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德育的范畴。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处于首要地位。德育包括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心理素质和其他“三素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过去,常把学生中的心理问题当作思想素质或道德素质问题,用单纯的思想教育或道德教育方法来解决,忽视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而带来负面效应。心理素质不仅是“三素质”的基础、核心,而且也是“三素质”的归宿,抓好心理素质教育,可以为其他“三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一个人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以心理为基础形成之后,还必须最终转化为心理素质,这样“三素质”才会稳固、坚定。

3.培养心理素质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建立在学生全部心理活动基础之上的,只有当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都积极地参加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才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现代教学非常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学习意志、学习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培养与提高,也有助于学生搞好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但是,在当今的中学中,应试教育并没有完全完成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由于升学压力的影响,很多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只表现出形式上的重视,而忽视了其实质内容。如有的学校为申请省示范性重点高中,而用退休老师来进行相关工作等。到底该怎样从实质上进行改变呢?

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

1.努力创建良好的心理环境

作为中学教育的具体决策者和组织者,中学校长要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和社会的责任,创设心理环境,保证学校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顺利进行,是中学校长所应该担负的责任。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日常管理之中,如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成立专门的学生心理咨询服务室;校长挂帅,社会与学校有关人员共同参与,形成集教学、科研、咨询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好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待遇等。

2.要努力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

从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来看,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领域;从学校教育的任务来看,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是当今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任务。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实际组织者和执行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显然也是教师的责任之一。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未能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很多老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学校专业心理老师的问题,与自己无关。其实,一个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靠一个老师来操作,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必须全员合作,共同来提高。

(1)组织全校教师学习理论知识,提高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要搞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没有一支观念新、业务精的心理教育师资队伍是难以胜任这项工作的。作为教师重要的是要转变观念,要认识到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既要懂得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又要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修养,避免因教育不当或自身的心理问题给学生造成心理障碍。学校可以请有关专家给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或者是派教师出去进行相应的心理理论知识学习,让教师知道心理健康的人必须具备完整的人格、充沛的活力、进取的精神、愉快的情绪、适当的行为、虚心的态度及现实的良好适应,明确不同学段的学生心理健康的特征又有所不同。让教师们通过学习,提高认识,真正懂得一个好教师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用自己真挚的爱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教师从思想上重视与理解健康教育在育人中的地位与作用。

(2)指导教师讲究科学方法,保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尊重、理解、信任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优点与缺点、现实与未来,能更有针对性地确定人生目标,选择适应自己特长的成才之路,在学会处理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中,使人格得到完善。另外,心理问题解决需有一个过程,甚至是比较缓慢的过程,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不可能立竿见影,所以要善于等待,坚持不懈。这不仅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也是锻炼教师教育能力,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3.办好家长学校,发动家长参与

实践证明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必要的家庭心理辅导。不良的家庭教育,使学生的心理发展受到影响,受到伤害,甚至产生严重后果。因此办好家长学校,调动家长参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又一重要环节。我们在举办家长学校时注意进行家庭心理教育知识的辅导,让家长知道家庭环境在家庭心理辅导中的地位,家长要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教给家长进行家庭心理教育和辅导的方法,同时让家长明确提高自身素质是家庭教育的关键。对个别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学生的家长,我们通过小型座谈会和家访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对家教方法不当的家长,则给他们分析利弊,及时纠正他们错误的家教方法,进行有针对的指导。通过对学生的心理疏导,避免了一些因家教不当使学生产生心理问题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面对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从未来教育要求出发,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认识到,在行动上真正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了刻不容缓的教育大事。

上一篇:病例导入法在外科护理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如何做到中学语文教学“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