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国际物流》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时间:2022-09-18 10:16:49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国际物流》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摘要]《国际物流》是物流管理专业中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本文以培养学生的实战动手能力为目标,介绍了行动导向法的产生背景及其对于物流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意义,最后结合《国际物流》教学实践介绍了多种可应用在该课程教学的方法,包括卡片展示法、模拟情景法等。

[关键词]行动导向法 教学改革《国际物流》应用

《国际物流》是物流管理专业中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要上好该门课程不仅需要教师熟悉国际贸易术语、进出境货物的通关报检等相关知识,而且还要掌握物流运作实务技能。因此很多老师认为这门物流专业课课不太好上,有些内容太抽象,学生不感兴趣且觉得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新的教学方法很多,行动导向教学法便是其中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简介

1996年德国的一次州文化部长联席会议首次提出“要以学习领域为基本原则组织与职业相关的教学内容”。这个决议在1999年正式颁布,它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要按企业生产任务的要求组织教学,要用职业行为体系代替专业学科体系,要求职业教育的目标要全面包含“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因此,确定了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从根本上讲,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就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它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德国职业教育中一切教学方法选择、使用和评价的基本点。行为导向教学法是通过教学活动基本规律的理性分析,可以基本确定行为导向教学法对教育目标的适应性,其主要内容包括: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项目引导法、兴趣小组教学法、模拟教学、引导文教学法等。

二、使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意义

行动导向的教学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要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独立的计划、独立的实施与独立的评估即自我调节的行动为方法,以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以强调学习中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要求高职教师不仅是一个高校教师,还应是高效的组织管理者、职业操作的教练员、有问必答的咨询师、探索创新的引路人。这对于我们目前大多数高职教师而言,无疑又是一次挑战。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国际物流》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要上好《国际物流》课,除了使用常见的方法(如讲解法,示范法等),行动导向法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本文结合笔者在多年的《国际物流》教学中的实践体会介绍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

1.卡片展示法

卡片展示法是在展示板上,钉上由学生或教师填写的有关讨论或教学内容的卡通纸片,通过添加、移动、拿掉或更换卡通纸片进行讨论、得出结论的研讨班教学方法。卡片展示教学法的结果总是一张张挂满各种卡通纸片的张贴板。该方法的应用步骤如下:

(1)开题。常采用谈话或讨论方式。教师提出要讨论或解决的课题,并将题目写在盖纸、云彩形或特殊的卡片上,用大头针钉在展示板上。例如,国际物流系统的构成包括哪些子系统?老师把物流系统的构成子系统等展示在板上,然后提问启发学生思考。

(2)收集意见。学生把自己的意见以关键词的形式写在卡片上,并由教师、学生自己或某个学生代表钉在展示板上。每张卡片的书写应该使其钉在展示板上后使每个学生都能看清。

(3)加工整理。师生共同通过添加、移动、取消、分组和归类等方法,将卡片进行整理合并,进行系统处理,得出必要的结论。

(4)总结。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必要时,可用各种颜色的连线、箭头、边框等符号画在盖纸上。

(5)将卡片用胶棒粘贴在盖纸上固定,成为最终结果。

原则上讲,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节制自己的主动行为,而只是通过富有艺术性的提问或介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讨论和表达自己的意见。采用卡片展示法的目的,是要获得一个所希望的、能够代表大多数同学意见的结果。

2.实物展示法

《国际物流》教学涉及到各种运输工具、储存工具、搬运工具等,我们可以在实训场尽可能地展示实物,使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如果因为条件的限制不能展示真品(例如价钱太高等),则可以展示模型。展示物品的来源可以从以下渠道获得:

(1)购买或订做。这一方式得到的真品或模型较好,但是成本较高,数量不宜过多。实训场可以配备一些货架、扫描器等物品。

(2)向企业借用。在学校的一些重要活动,如科技节等节日进行展示,效果好,成本低,但难度也比较大,因为很少有企业愿意外借设备。学校可以利用校企业合作的机会向企业提出。

(3)学生赴企业参观。学生到企业参观,不但能看到各种设备,还能亲眼看到机械的操作,甚至能亲身体验到物流企业的环境,物流企业对员工的要求,物流企业的管理制度及企业的文化等,从而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岗位是怎么样有一个具体的认识。如讲到港口物流装卸搬运设备时,带领学生去西安铁路集装箱编组站参观龙门吊的装卸作业流程。

3.案例分析法与大脑风暴法

案例分析法是指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交给学生研究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及执行业务能力的培训方法。大脑风暴法是将少数人召集在一起以会议的形式,对某一个问题进行自由地思考和联想,提出各自的设想和提案,所有参与者不准对其他人言论正确性或准确性进行任何评价的一种讨论方法。

在《国际物流》教学中可以大量使用案例分析法和大脑风暴法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分析物流公司的实际存在问题,如在国际贸易术语、单独海损与共同海损等环节时均可采用。其步骤如下。

(1)展示案例并提出问题。例如:某配送中心希望提高效率,但是空间不足成为瓶颈,应如何解决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注意在讨论的过程中必须控制秩序,避免出现过激的争论或演变成侃大山闲聊。

(3)记录并汇总。

(4)总结评价。学生得到不同的结论,有的认为应该更改流程,有的认为可多开一个出口等等。无论哪种结论,学生都列举了充足的理由。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老师应充分尊重每个合理性的建议,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

4.模拟情景教学法

是指通过对事件或事物发生与发展的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受教育者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的一种认识方法。该方法可以在进出境货物的通关报检环节时应用,具体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1)如何选材?模拟企业的选择有以下几种:

①学生参观单位。学生在参观时对该企业已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没有深入,以这样的企业作为案例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收到很好的效果。

②往届学生的实习单位。学生很可能也在这些单位实习,所以学生对这些企业同样感兴趣,但是与前面情况不同的是学生对这些企业还不了解,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把此类企业作为案例,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分析,待学生熟悉以后再进行模拟实验。

③行业内著名的企业。这些企业流程合理,技术先进,企业分工比较细致,规章制度比较完善,是很好的模拟对象。这是一个相当好的实验题材。

(2)如何分配角色?模拟情景教学法角色的分配必须按企业的实际岗位及人数比例进行设置。既然是模拟情景,就应该做到尽可能真实,如果与实际情况相差很远,则所谓的模拟就毫无意义了。例如,在进行某某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模拟时,要按其公司标准设置信息组、门卫、收货组、理货组、拣货组、调度员、装车组、送货组等岗位。每一岗位由一名组织能力和责任心强的同学作为该组的组长,负责与其他组的沟通和本组的组织工作。在分组的过程中,应根据流程及场地等要求合理安排人数比例。

(3)如何进行场所和工具的准备?场所的选择有如下几种:

①实习基地企业。不少学校都与相关的企业有密切的联系,有些企业甚至成为学校的实习基地,学校经常到这些企业进行参观及交流等活动,学生毕业前的实习也在这些企业进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在这些企业进行真枪实弹的练习,则无论是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方面还是在为以后在该企业的实习准备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②学校实训室。毕竟愿意接受“打扰”的企业为数不多,实际上,模拟情景更多地选择学校自己的实验室。学校的实验室是一种通用性很强的实验室,采用较标准的流程,少受时间制约,不需要考虑企业等外界因素,方便实用。

(4)如何进行活动过程的控制?在活动之前,教师对活动进行详细的介绍,选择好“业务骨干”。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只有在必需的时候,教师才“出面”。

(5)如何进行评价和总结?如果只完成以上过程,学生只能熟悉业务流程,但是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流程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哪些方面要进行改善?应该如何改?诸如此类的问题,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进行思考的。教师要趁热打铁,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地进行讨论和总结,加深学生理解。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表现、效果等进行评价,采取适当的激励机制,以提高下次活动的质量。

总之,只有通过以上各种方法的结合使用,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很好的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将知识系统地掌握和灵活的运用,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各种能力。行为导向法涉及的各种具体教学方法既可以单项使用,也可以综合运用,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使用,这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新颖,而实际效果也确实很好,因而值得认真学习并可以推广到其他物流专业课教学过程中。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学习领域”课程:概念、特征与问题―――关于德国职业学校课程重大改革的思考[J].外国教育研究,2003,(1):26-31

[2] 赖平生:行动导向教学法探讨[J].各界(科技与教育),2008,(5):86

[3]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31-160

[4]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07:21

上一篇:浅谈细节决定酒店成败 下一篇:交通运输企业加强人工成本管理的战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