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让学生“心动”,更让学生“行动”

时间:2022-10-28 03:58:13

古诗词教学,让学生“心动”,更让学生“行动”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主动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担负起学习的责任。学习方式从被动到主动,从强制到自觉的转变,带给学生的是: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是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

这种主动性学习方式对于我们的古诗词教学来说同样适用。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学生在诗词教学方面有如此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平时教学中,很多教师虽然也大谈如何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可在实际操作中,总感觉学生游离于作品之外,被动地听老师讲解,被动地记笔记。若遇考试,古诗词欣赏这一块就靠“打球”得点分。其实,教师们往往忽视了诗词至关重要的一点——诗词是美与情感的一种载体。

一、让学生在美的召唤中主动走进作品

面对一首陌生的古诗词,学生很难马上进入欣赏的状态,所以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学的第一步。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古诗词美的召唤中走进作品呢?

(一)用导语震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欲罢不能

俗话说:“一个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让孩子兴味盎然,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一开始上课的时候,就要紧紧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我们的古诗词教学中来。因此,导语的设置就至关重要了,务必要做到引人入胜。导语的情感色彩当与作品的诗情画意相通。精彩、巧妙的导语能迅速让学生平静的心海活跃、澎湃起来,跟着作者的文字进入作品。

(二)吟诵传情,激活情感,让学生感同身受

我们吟诵一定要吟出诗词的情感味及音乐味,让学生在听吟或自吟中找到那种特定的审美心境。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根据作品提供的具体形象,展开丰富想像,真正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如辛弃疾的《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在南宋曾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西江月”是词牌名,题目是“夜行黄沙道中”。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上饶县西,风景优美,所谓“溪山一片画图开”。辛弃疾在其附近建有书堂,经常往来于黄沙道中。词人有感于江南夏夜的幽静,写下了这首词。我们在吟诵时,激昂、高亢、豪情满怀的声音无疑就流露出豪迈旷达的胸襟和“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有了这种情感导向,学生也就向词人的内心境界近了一步。

(三)适当运用多媒体,渲染气氛,使学生对作品中丰富多彩的意象自觉地深度挖掘

现代教学多媒体的应用,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进入作品之前,采用多种方法反复刺激学生的欣赏心境,让学生在或悲或喜的美的召唤中走进作品。面对诗词意象,激励学生大胆想像与联想。那么如何使学生自觉走进意象并且自觉感受意象带给读者的美及情感暗示呢?

首先,抓意象特点,解读诗词

诗词总用自然万物(意象)承载诗人情感,物化诗情,所以引导学生明白诗词中物之特点是解读诗词的关键。万物有万象,象外皆有情。情自何来?正是来自万物所表现的种种特点。小草碧绿了大自然,我们明白它的特点:青翠、茂盛、生命力顽强,有荣有枯。世界就是这样,所以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其次,联想同类意象的作品,融会解读

如读杜甫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学生很容易从诗中的“江南好风景”这一意象读出风景如画的意境,从而误以为诗歌表达了诗人为大好春光陶醉不已的美好情感。但如果能联想到李白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清照的“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等,则不难理解诗人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尽寓其中。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富。

所以要使学生准确、生动地把握意象,要义在于巧妙点拨,调动学生的想像与联想,抓住意象特点,激励学生敢于根据诗人所选择的意象特征大胆地领悟“象外之情”,并尽可能地使学生联想学过的有着同样意象的诗词。

二、鼓励学生把作品作为自己情感的载体

阅读诗词所产生的快乐,一方面来自其中美丽的意象或意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作品所言之志或所抒之情正合读者心意。所以引领学生走进作品之时,除了感受作品中丰富的意象,还不要忘记启发学生在诗词中寄予自己的情感。

如品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我们知道苏轼一生坎坷,但纵观他的人生历练,无论遇到怎样的风雨磨难,他都能积极乐观地面对。学生通过自读自议自悟,也不难体会到词人心怀祖国,却壮志难伸的情怀。可是,仅仅这样还不能说我们读诗的任务完成了。我们可以启发学生,当今奋战在祖国各条战线的铁骨男儿,巾帼英豪们,可再也不会像词人那样,一身豪气却只能慨叹“亲射虎,看孙郎”。看到祖国经济繁荣,科技腾飞,人才辈出之“前无古人”的盛世景象,心中又会涌出怎样的情怀呢?

“读诗使人聪慧”。我们教学古诗词不能因为考试而忽略了诗词是美与情感的载体,而要让学生在美与丰富的情感中找到属于他自己的东西。学生“心动”了,才会“行动”。这样,学生定可以发现学诗词的乐趣,主动进入诗词创造的意境,从而不知不觉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至于考试自然也不难对付了。

上一篇:把话语权归还学生,让语文课堂丰富多彩 下一篇:“限时训练”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