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多极化

时间:2022-09-18 08:23:47

货币多极化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将是今年11月戛纳峰会上的首要议题,这是法国担任20国集团轮值主席国时选定的。

的确,近年来的几次经济下滑都可以归咎于全球货币体系的不足。

以下现象――全球流动性过剩,以美元计价的储备资产积累过度,处理经常项目盈余和赤字的政策非常不稳定,新兴国家不愿意对汇率做出必要调整,全球范围内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共存――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国际货币体系存在共同的问题。

但是,法国既不明确指出全球货币体系改革预期解决哪些问题,也没有提出一个总体计划。相反,它对问题逐一讨论,试图就每个问题分别取得共识。2010年韩国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20国集团内部就以下问题进行了讨论:加强危机时期流动性供应的多边机制,强化多边监管,寻求就合理使用资本控制达成共识,准备修改特别提款权的一揽子货币的构成。

这种逐个击破的方法在政治上是明智的,但在逻辑上夹缠不清,因为它并没有给出任何关于总体计划的线索,很难把各个单独的问题串联起来。

纵观历史,国际货币体系很少经历变革,因此为改进这一体系所付出的努力只是万里长征的一小步。这一小步改革是否成功,需要用长期视角来评判,至少需要10年到15年时间。

目前最有可能出现的是多极化局面,除了美元之外,一种或几种其他主要国际货币将会崛起。欧元和人民币是主要候选对象。

长远来看,当前每种货币都存在严重不足,有可能这些货币当中只有一种货币继承国际货币地位,也有可能还会有其他一些货币崛起。但是,经济逻辑明显趋于多极化。

就此而言,如果在各个货币之“极”之间,资本能够自由流动,汇率能够自由浮动,并在每个相关地区之间建立起基准债券的流动性市场,那么国际货币体系的这种变革就是积极的。但是,不能想当然地认为真正的多极体系就一定非常稳定。

稳定的前提条件是,无论在和平时期还是危机时刻,各个货币之“极”都不能仅仅优先考虑本国利益,而是应当随时准备好承担起国际责任。

这一前提条件现在显然还无法满足。中国已经在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力度还不够。

此外,中国的政策体系还是侧重以本国为中心。欧元区目前压力很大。当前的危机有可能令它在淬炼中得以巩固,但是,如果想要扮演更重要的国际角色,它还必须扭转传统的中立立场,使欧元走向国际化。至于美国,它至今仍然不愿意为其宏观经济行为的国际影响承担全部责任。

如果从中期而言,国际货币体系确实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那么国际协调的作用就在于和这一市场主导的进程相互配合,从中充分获益,并降低相关风险。有关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一揽子货币的讨论,以及有关协调双边货币互换安排的商榷,其意义正在于此。

短期而言,不具备围绕着某一“准全球货币”建立多边体系,从而实现全球流动性集中管理的条件,尤其是因为没有大国愿意放弃优先考虑本国利益。但是,将来这一方案有可能重新占上风,比如在另一场全球危机爆发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实现“准全球货币”下的多边体系,但是这种可能性并非最大。

戛纳峰会不大可能讨论如此广阔的远景。这在所难免,因为诸位领导人必须致力于他们能够达成的实际结果。特别提款权的货币篮子和流动性供应机制的技术性问题更适合留给各国财长进行讨论,各国首脑们应当讨论只有他们才能解决的问题――国际货币改革的政治问题。

作者让•皮萨尼-费里(Jean Pisani-Ferry)为欧洲智库布勒哲尔研究中心主任

上一篇:中国胜出的机会 下一篇:下一个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