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算教好

时间:2022-09-18 07:54:03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课堂教学,对于小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敢于创新,不能照本宣科,并无生动、变化性地将课本上的内容复制给学生。而是要结合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改造,将生动、形象的教学课堂呈现给学生。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重要性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且应用于生活实践当中。在人类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人们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以满足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结合数学发展的历史来看,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人类对于“数学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认识也不同。在人类发展进程中,数学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理性思维模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于未来人类的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古至今,学习兴趣作为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如果一个人对所学的东西产生了浓厚兴趣,势必会爆发意想不到的热情,变成为一种魔力,促使其创造出奇迹。从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小学生对游戏、故事以及实际操作的事物感兴趣,很快做到聚精会神,其实与兴趣不无关系。兴趣就像是一种魔力,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不再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尤其是小学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讲,逻辑思维性以及抽象性都超过了小学生的能力范围,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往往会因为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厌烦数学。因此,兴趣培养是最重要的解决问题。

二、养成良好的习惯,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小学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和复习习惯。一堂经过有效预习的课程教学效果远比一堂陌生、不熟悉的课堂教学来得更好。预习有助于学生提前了解课程教学内容,了解重点、难点,进而带着疑问听取教师的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科学实验证明,人的记忆并不持久,在课堂上听取的内容也许课下就会马上忘记。另外,经过课堂上的学习之后,要充分利用课下时间进行有效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印象。将所学到的零散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形成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

三、要变“教”的数学为“做”的数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引导学生学会知识,学会了知识后再去用。其实这种方法对于学生的教学效果是没有多大积极作用的,最好的教学手段就是利用实际活动开展教学活动,让他们用自己的思想做实验,这样才有可能使他们在心灵上获得深刻印象,从而获得有用的经验。

四、要变课堂数学为社会数学

传统的数学教学侧重于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关注。学生往往是在课堂中通过对课本中相对独立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掌握来学习数学的。再加上儿童自身生活经验和逻辑推理能力的不足,这样的教学既难达到学习知识的目标,又难达到社会化的目标。这给数学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实际上,数学教学既是认知的,又是社会的。我们应该将课堂中的教学放归到社会中,放归到学生的活动和实践中,让学生在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中去理解数学、体验数学、获得数学、应用数学。所以,要实现数学教学的社会化,在自然的情境中开展数学教学,更加对学生的生活经验产生积极帮助,真正实现数学教学的意义所在。

综上所述,新课改实施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不断改革创新,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也要对教学活动进行深层次探索和研究,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杨德志.怎样教好小学数学[J].时代青年:视点,2015(04).

上一篇:浅析英语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和转化策略 下一篇:中国诚通集团朱跃:去产能、除“僵尸”离不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