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扎克伯格的父母如何教孩子

时间:2022-06-04 12:04:40

看扎克伯格的父母如何教孩子

为了庆祝女儿出生,狂捐450亿美元的扎克伯格刷爆了微信朋友圈!如此有本事又热心慈善,人家父母到底是怎么教育出来的呢?

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平时总是穿一件灰色短袖T恤,他解释说:“我买了很多件一模一样的灰色短袖T,我想让我的生活尽可能变得简单,不用为做太多决定而费神。因为选择穿什么或者早餐吃什么这些小事都会耗费精力,我不想把精力浪费在这些事上,这样我才能把精力集中在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这些重要的事情上。在女儿出生后他给她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同时捐出自己99%的股份(市值450亿美元)成立基金,用于推动教育和医疗事业的平等。这个3P岁的年轻人,不仅拥有惊人的财富和幸福的家庭,还拥有真诚、关爱、积极等很多内在品质。到底是怎样的家庭教育让扎克伯格可以尽情地做自己?

不设限,鼓励孩子做他们想做的事

扎克伯格成名后,很多家长都试图了解他的成长经历。他的父亲艾德低调地表示,他并不是一个育儿专家:“我和妻子都相信一点,这或许是培养他们成才的最好办法,那就是不要引导你的孩子走向某一个特定的方向,而是要去发现他们的长处和兴趣,并且支持他们自由发展,鼓励他们做想做的事。”

每个人的育儿理念,除了受当下的环境影响,也和自己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艾德之所以反对限制孩子的发展,是因为他自己曾经被限制过。艾德很早就表现出理科方面的天赋,但迫于父亲对他“早日赚钱养家”的期待,只能放弃自己的爱好,成为一名牙医。没能按照自己的设想实现人生的艾德,希望让孩子做自己。他尽力给他们一个开放、宽松的成长空间。

没有人愿意限制孩子的发展,但很多家长害怕自己什么都不做会“耽误”孩子,所以才给孩子增加越来越多的限制。其实,不限制孩子不代表什么都不做,只是,你期待孩子有怎样的表现,要先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然后,用你的行为去影响孩子。艾德对儿子的教育,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艾德对新事物充满兴趣,“不要害怕尝试科技产品。”他总是这样对孩子说,总是和孩子们一起研究这些搞不懂的未知领域。他对待科学的态度告诉孩子们,只有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兴趣才能不断地进步。所以,扎克伯格很小就对科技产品感兴趣。他还鼓励父母们在平衡“工作和玩”前提下多支持孩子们的长处和激情。身为牙医的艾德博士表示,“我的孩子们都是围着我的办公室长大的,他们都很早就接触到电脑了。较早地接触电脑是有好处的。这一点很显然地加深了马克对科技的兴趣。”艾德表示,1985年的时候就在自己的办公室装上电脑了。他的儿子扎克伯格是Facebook共同创始人兼CEO,生于1984年,其后一直在他父亲牙科诊所的那幢房子里长大。

尊重兴趣,不计成效地全力支持

在教育中,仅仅不设置限制、发掘孩子的兴趣恐怕还不够,考验家长的是如何将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兴趣,需要被激发,更需要被保护。

小时候,为了搞清楚唱歌的人是怎么“钻进”音响的,扎克伯格趁父母不在时偷偷地拆开了家里的音响。艾德并没有暴跳如雷,而是耐心地倾听孩子这么做的想法。知道儿子只是为了探索,他反而鼓励孩子说:“做得好!”

当然,艾德并不是盲目地纵容儿子的冲动犯错。音响事件之后,艾德开始留意儿子的行为,细心地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当他发现扎克伯格有着极好的观察力,看待问题也很有远见时,他选择信任孩子,任由儿子在科技的领域自由探索。

扎克伯格10岁时,开始流露出对计算机编程的浓厚兴趣。那时候,电脑很贵,艾德几乎是倾家之力给儿子买了一台电脑。妻子凯伦责备丈夫的冲动,艾德却笑着说:“我是在帮助他做喜欢做的一切!”他还请了家庭教师教扎克伯格编程,在儿子受到挫折时给予支持和鼓励。

有一次,扎克伯格倾尽全力做了一款《摇滚乐团》的游戏,让家人试玩。3个姐姐很快发现了游戏的漏洞,感觉游戏很无聊。扎克伯格因此有些失望和胆怯。艾德理解他的失落和痛苦,坐在儿子身边,摸着他的头说:“不要胆怯,不要害怕困难。只要你决定了,就要不顾一切地往前冲,成功才会属于你厂这次谈话,让扎克伯格感动地流泪。父亲无条件的支持和不计成效的态度,让他汲取了重整旗鼓的力量,重新开始编程。就这样,艾德几乎是全力支持儿子的兴趣。他并不期待儿子成为编程高手,欣赏的是扎克伯格在兴趣的驱使下,不断地征服一个个难题的过程。只有这样,扎克伯格对编程的兴趣才能最完好地保留下来;也只有这样,他才有可能在自己的兴趣上走得更远。

扎克伯格独自完成的第一个编程程序叫“扎克网”。这个软件程序可以将家里的电脑与诊所里面的几台电脑相互连接,这样家人就可以和诊所里的工作人员通过网络彼此发出信息。当时爱德华在家,如果诊所来了病人,只需要接待员发一个讯息,爱德华就知道了。当然,一整套程序的编写,往往需要花费扎克伯格几天甚至是一星期的时间来完成,长时间的枯坐、思考、反复调试。

这些对于年仅12岁的孩子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可是扎克伯格却有着一股超过同龄人的毅力,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总是能够把事情做出来,不仅是给自己看,也给别人看。扎克伯格在编写“扎克网”时所表现出来的耐性,让他发现了自己在编程方面的天赋,所以他更愿意为此投入,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用心参与孩子的成长

除了扎克伯格以外,艾德的3个女儿也个个出色,事业成功。艾德和妻子凯伦经常强调“尽量多地与孩子们相处”。可见,比起可以被复制的教育理念,更关键的是家长要尽量陪伴孩子,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扎克伯格的母亲凯伦曾经是一位出色的心理医生,但是,最终她选择回归家庭。因为在工作中,她意识到父母的陪伴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她选择在丈夫的诊所“打工”,腾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

小时候的扎克伯格并不像其他孩子一样喜欢玩耍,他经常一个人发呆,甚至被评价为“冷酷无情”。在扎克伯格最初接触电脑的时候,凯伦有很多的担心。她觉得,儿子需要和其他孩子一样尽情地玩耍,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她也曾担心儿子会过度沉溺电脑无法自拔。但是,她并没有强行干预孩子的兴趣,而是选择耐心陪伴,并适时地用自己的行为和专业知识影响孩子。

在艾德的诊所里,有一些冰冷的牙科器械,让人望而生畏。艾德故意立了一块“让我们为胆小鬼服务”的牌子,成功激发病人的治疗欲望。扎克伯格第一次发现人与人“交流”的魅力。在餐桌上谈论这个话题时,凯伦借机向儿子普及很多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扎克伯格立刻着迷,爱上了这个深不可测的学科。后来,扎克伯格听见同学抱怨电脑游戏太无聊、没有挑战性,就根据心理学原理重新设计了游戏关卡。看到儿子在运用自己教授的知识,凯伦也非常积极地参与到游戏设计中。就这样,扎克伯格大大地提升了游戏的趣味性,也让他更关注于周围人的心理需求。

因此,扎克伯格在创建Facebook时,最初的动机就是源于对“人”的关注。他认为,人们在互联网时代放纵自己的购物欲望,却忽略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出于这样的考虑,他才发明了这样一种沟通方式。而这些灵感恐怕离不开母亲凯伦当年的循循善诱。正是一位关注孩子需要、用心陪伴孩子的母亲,才能化解孩子成长中的不利因素,并把它转化为孩子的精神财富。

反对极端教育,提倡积极而均衡的生活

在扎克伯格的成长中,没有太多“教育”的痕迹,艾德和凯伦只是顺其自然地陪伴孩子。接受采访时,艾德曾表示:“我不相信体罚在教育孩子上的作用。”但是他补充表示,孩子的某些行为需要父母“当场指出这是不能容忍的。如果你能够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告诉他们你不喜欢什么样的不良行为,他们将会学会理解你在特定事情上的感受”。相对于严厉的惩罚,艾德更喜欢“告知”孩子自己的感受,然后让孩子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这种信任,往往能培养出一个自尊的孩子,而自尊是累积成就感的第一块基石。

艾德表示自己不熟悉畅销书《虎妈的战歌》的内容,《虎妈的战歌》建议一定程度得通过限制孩子们的课外活动来推进孩子们在专业上的发展。艾德说,不想把自己描绘成一个儿童教育专家。他认为马克是“一个好学生,对数学和科学有特殊的喜好;同时还是一个好孩子,不喜欢吹嘘自己的成就”。他透露,在马克被提名为《时代》杂志年度人物的时候表现得很低调,他著名的儿子说“这一年肯定是很漫长的一年”。

从2004年创立Facebook至今,扎克伯格拥有的财富越来越多。艾德虽然为儿子感到骄傲,但儿子的成功并没有太影响他的生活。相反,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儿子上了生动的一课。

为了感激艾德在Facebook创建过程中给予自己的支持,扎克伯格决定赠送给父亲200万股权。不想,父亲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高兴。艾德把股权书拿过来看了看,又还给了儿子。他对扎克伯格说:“你不要牵挂我,我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事业。你不要因为自己的成功而剥夺我工作的权利,我完全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虽然,在扎克伯格的一再坚持下,艾德收下了儿子的馈赠,但是他现在仍然经营着诊所,过着简单的生活。同样,扎克伯格的姐妹们,也没有因为亲人的成功而停止自己成长的脚步,她们都在为自己爱好的工作继续奋斗,过着自尊的人生。

事实上,艾德和凯伦从没有用世俗的眼光去衡量孩子的人生。艾德早就给孩子们种下了这样的理念:最好的生活,是在“工作”和“玩”之间做到平衡。他曾说过:“我认为,教育中任何极端的形式都不好,孩子们需要全面发展,需要劳逸结合。”所以,他一直勇敢地支持孩子的爱好。孩子们长大后,可以把工作与兴趣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当他们成功后并没有停止努力,而是想着如何走向更远;他们不会觉得工作辛苦,而是觉得这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

董岩据《婚姻与家庭》整理

上一篇:离岸人民币难大幅贬值 下一篇:ST博元退市“为难”上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