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男生班班级管理的三大武器

时间:2022-09-18 08:27:22

职校男生班班级管理的三大武器

现在班主任难当,职业学校的班主任更难当,男生班的班主任难上加难。我校机械专业的学生中,男生占98%以上,他们普遍存在厌学情绪严重、成就动机水平低、学习兴趣缺乏、养成习惯不好、自信心不足,甚至有较严重的自卑倾向,自暴自弃。因此,男生班的班级管理给班主任带来很大的压力和挑战。笔者在多年担任男生班班主任的工作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唠叨”――班级管理的常规武器

由于在小学、初中时学业成绩通常不理想,职校男生常常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另眼相看”,因此他们在学校经常打架、吸烟、旷课,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存在,屡屡违纪,给学校和班级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其实他们想通过自己的行为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这也是他们缺乏安全感的表现。班主任只要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尊重他们,多一些理解和宽容,不放弃他们,经常和他们“唠叨”,不厌其烦地开展教育,学生就能感到自己受到关注,感到学校的安全、老师的温馨,就会“亲其师,信其道”。

1.用“唠叨”让学生感到温暖

俗话说,“人无完人,孰人无过”。谁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关键在于做错事要勇于承担责任,知错能改。作为班主任,首先应关心学生的成长,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文明习惯,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每当调皮的男生犯错误时,要以宽容和理解的心态耐心教育他们,用和蔼可亲的语气与他们交流谈心。因此,班主任应多“唠叨”,与学生多谈心、交心,生活中多关心学生,体贴学生,多给学生讲做人的道理,讲为人处事的原则,做学生的知心人,只有学生充分信任教师,教师才能了解学生心中的“结”,才能排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使学生能感受到关心和温暖。

2.用“唠叨”让学生找回自信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作为班主任,对学生严格管理是必要的,但批评应当是善意的,特别是对屡犯错误的男生,应对他们多“唠叨”,进行细致恰当的批评。男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缺乏自信心,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什么都不如别人,于是对生活失去信心。因此,班主任应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给他们建立一个“特色档案”。“特色档案”用来记录学生的优点,如“我心中的我”“家长心中的我”“同学心中的我”“任课老师心中的我”“班主任心中的我”的优秀之处,让老师、同学、家长共同来帮他们找到自己的优点,多和他们“唠叨”,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原来也有不少优点,帮助他们找回自信。

二、“随身笔记本”――班级管理的秘密武器

1.学生通讯录――一本学生的“亲情本”

班主任首先要随身携带一本记录学生通讯录的笔记本。笔记本每一页记录的是一个学生的家庭档案,档案里包括学生自己的情况(如特长、兴趣爱好、QQ号码)、父母情况、家庭情况,还可以有学生叔叔、姑姑、舅舅、阿姨等亲戚的联系方式。通过这本“亲情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比如,每次学校月休,我和家长一样牵挂他们路途的安全,要求每位学生到家时打电话给我报平安;返校时我会给每位学生家长打电话报平安;经常通过电话或短信与家长取得联系,和家长一起共同来教育孩子。通过网上QQ聊天,学生可以把当面不愿意说的话讲出来,与班主任真心对白,甚至可以宣泄自己的情绪,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2.学生生活费保管本――一本“没有利息”的银行账本

职校男生平时不知怎样合理用钱,花钱经常大手大脚,往往还没到放假回家的时候,钱就不够了。因此,班主任要管好学生的钱,让学生的每次生活费存放老师这里。这样班主任老师身边就少不了携带一本记录学生生活费的笔记本,这本“账本”记载着每个学生的收入和支出。通过对学生生活费的管理,既可以让学生生活无后顾之忧,同时又加强了与学生的联系,特别是对一些难管理的男生,加大了监控力度。借此机会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让学生懂得父母挣钱的艰辛;开展理财教育,教育学生学会合理用钱,学会节俭生活。其实,每个月学生有近万元生活费存在“银行”里,也承载着学生和家长对老师的信任。

3.班情日记――一本学生的“成长本”

一部分学生集体意识淡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为使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具体化,并强化班级内部舆论作用,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班级设立班情日记非常必要。班情日记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对班级日常事务进行管理和记录,它对于优化班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班情日记具体由班干部负责详细记录当天班级学习、生活情况、教师上课和辅导情况、突发事件及不良倾向事件。另外,学生自己也可以将个人想法和班级管理的建议写在班情日记上。班主任随时可以通过班情日记掌握班级学习、生活动态,及时地了解学生学习、任课教师教学的情况,为管理班级提供可靠依据,为调控教育教学决策提供详细材料。班情日记记录了学生每天身边发生的事情(包括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班主任可以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和班级的好人好事,为真实评价学生的提供第一手材料。

三、“爱心”――班级管理的核武器

1.做学生的知心人,让爱心走进学生心灵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生的情况特征都不尽相同,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工作,必须真正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班主任应努力做到这样“四勤”――“眼勤、腿勤、口勤、心勤”。“眼勤”――用眼睛去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腿勤”――勤到宿舍,勤到班里转一转,捕捉信息;“口勤”――经常找机会询问学生进况,用“谈心”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指导教育;“心勤”――努力把学到的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转化到教育实践中去,用心去体察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只有多与学生接触,多交流谈心,多问寒问暖,学生才真正接纳你,把心里话告诉你。

2.做学生的有心人,用爱心感化学生

班主任要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地去关注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与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友谊,达到心灵的沟通,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他们,清除他们的自卑心理,让他们懂得如何做人,懂得如何感恩。他们属于弱势群体,更需要社会、父母、老师的关爱。特别是对特殊家庭(如贫困家庭、离异家庭、留守家庭)的学生,教师更要对他们多一份关爱,做学生的贴心人。用慈母般的爱心感动他们,只要以心对心,以真心换真情,最终会换来学生的一份真心、真情。其实,学生是最容易被感动的,只要真心对他们付出一份爱,学生就会用一百份爱回报我们。

(作者单位:浙江省江山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追逐教育的春天 下一篇:略谈“逸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