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一体化模式下课程设置与教材开发研究

时间:2022-09-18 01:01:25

校企一体化模式下课程设置与教材开发研究

摘要:校企一体、工学结合是体现职业教育本质和特色的办学模式,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重要途径。而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蓝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文章就校企一体化模式下如何进行课程设置教材开发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校企一体;工学结合;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2-0038-03

一、课题的提出

校企一体、工学结合是体现职业教育本质和特色的办学模式,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校企合作的广泛开展与深入推进,必然给学校的教学及管理带来重大变革。而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蓝图,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关键。因此,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应以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为平台,构建工作过程导向下的模块课程体系。

二、课程设置定位

“校企一体、工学结合”是校企高度融合的人才共育模式,是企业深度参与下的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下,校企双方相互渗透,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实现了资源共享互惠双赢。

笔者认为,校企一体化课程设置应从以下三个层次进行定位:第一个层次首先是高素质劳动者;第二个层次才是技术工人,是满足企业岗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第三个层次是职业生涯发展,是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进一步发展和整个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第一个层次是基本要求,第二层次是中职学校有别于短期培训和企业招用农民工的较高层次的要求,第三层次是着眼于学生继续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的最高要求。这三个层次应呈递进式排列并构成有机统一体。因此,校企一体化课程设置应定位在“一个平台、三个层次”上。

三、课程设置原则

1.文化基础课程应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明确指出:开设文化基础课程的任务有二,一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二是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终身学习。因此,中职学校的文化基础课程必须执照教育部的相关规定来开设,不得随意降低标准和要求。

2.专业技能课程设置要以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践应用为核心,实现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标准岗位化,课程内容工作化,课程学习项目化,课程情境企业化。具体而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①课程结构模块化。即以企业工作过程为主线确定课程结构,构建“理实一体”的模块课程体系;②课程标准岗位化。即以企业岗位用人标准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确定课程标准;③课程内容工作化。即根据完整的典型的企业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课程内容;④课程学习项目化。即以企业“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⑤课程情境企业化。即以校企一体的真实(或仿真)工作环境为基础确定课程设计,实施教学活动。真实(或仿真)工作环境指企业生产和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

四、课程体系设置

1.专业技能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设置。专业技能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就是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以湖北省枝江市职业教育中心(以下简称“我校”)与湖北奥美公司合作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例,开发的流程和具体方法如图1。

(1)组建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开发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由我校教学副校长和奥美公司生产副总任组长,机电专业部主任担任联络员,奥美公司工程师、技师和学校机电专业骨干教师组成课程专家开发团队。

(2)以奥美公司机电岗位为基础,由课程专家开发团队详细讨论分析并归纳出各企业机电岗位具有共性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完成这些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据此确定机电专业的学习领域。典型工作任务的确定是开发学习领域的关键,典型工作任务必须具有典型性、完整性、综合性特点。一个领域学习完毕,学生即可掌握一种作业方法,或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根据学习领域,构建专业技能学习领域课程体系。专业技能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按照“点——线——面”设置课程模块。“点”即校企一体化实训课程模块,是专门针对企业岗位而设置的技能课程,是实现学生与企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的切入点;“线”即针对职业岗位群设置的技能课程,是突出核心技能和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课程;“面”即面向整个行业领域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课程,主要是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课程。如我校与奥美公司共同开发实训课程有:工厂供电与维修电工实训、电机设备控制与维修实训、纺织机械生产线操作实训、机床安装检修与技术管理实训等。

2.学科项目课程及教材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科项目课程开发,是中职教育专业技能课程改革的方向。项目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的,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让学生学会完成完整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是以工作的相关性而不是以知识的相关性来组织课程内容。因此,工作任务是项目课程的核心要素,是知识与技能的载体,我们对项目可理解为一件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一个故障的排除,一项服务的提供,强调应用技能获得产品。学科项目课程开发流程如图2。

(1)项目课程标准的确定。项目课程标准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完成企业岗位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创设工作(学习)情景,将职业技能考证的相关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课程标准确定原则:一是要体现企业现实岗位的能力要求;二是要体现该岗位工种国家职业资格的要求;三是要体现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要求。课程标准确定的方式:由校企课程开发团队共同讨论研究,制定课程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方案等。

(2)项目教学的设计。项目课程的课程内容必须以工作过程为逻辑核心,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设计“学习项目”,理论与实践的有机整合,做到“理实一体化”。项目课程的结构模式应按照工作任务过程设计课程结构,各“学习项目”呈递进式编排,每个“学习项目”均可以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六个步骤进行设计。以轴类零件为例,第一步资讯:先分析轴类零件的外形、尺寸、表面粗糙度、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要求;第二步决策:确定装夹方法、刀具、量具和毛坯等;第三步计划:确定加工方法、工艺流程、工序内容和各工步加工参数、编程等;第四步实施:领取刀、量、夹具等,操作步骤、加工过程的监控;第五步检查:零件的检验;第六步评估:质量的好坏。

(3)项目课程教材的开发。项目课程教材的编写,要以“校企一体化”实训车间、企业实训基地为背景设计教学情境,打破学科体系的思路,紧紧围绕工作过程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其编排顺序不再是知识关系而是工作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目前,文化课有了国家新规划的教材,专业技能课新编教材也层出不穷,如案例教程、任务引领教程、项目特色教程等。中职学校可在企业的参与下进行教材的二次开发,形成既便于教师“教”,又便于学生“学”的校企一体化校本教材,还要建立相应的教学素材、学习素材、课件案例等教学资源库。

(4)项目课程的实施。项目课程的实施以行动导向为主要特征,以工学结合为主要形式,因此,在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上也要服从和服务于“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与生产的统一、教室与车间的统一、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的统一、学生与工人的统一、实习与就业的统一。让学生在工作的过程完成知识和技能的构建,达到学生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让教师在企业的工作实践中提高专业水平,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如在《电机设备控制与维修实训》的教学实施上,通过我校与奥美公司共同研究,形成了双向互动的灵活教学方式,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校内和企业间交替进行,校内阶段性实训与企业顶岗实习交替进行,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参与,教学时间与生产时间同步。学生在校学习与在企业生产多次循环,不断提高,直至适应企业岗位要求,顺利就业。

五、课程质量评价

科学有效的课程质量评价,是学校发展、学生培养的质量要求,也是不断提高课程建设水平,使之与行业企业发展、技术进步同步的必要保障。

1.考评机构。教学考评要由单纯教育内部评价向教育内部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机制转变,实行多元化评价模式。因此,必须组成一个包括学校、企业、职业鉴定中心在内的评估机构,才能对校企一化模式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估。

2.考评内容。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校企一体化模式的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学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考评的内容重点要放在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上,要引入企业员工考核机制,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服务意识、专业技能、岗位操行、工作成效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评。

3.考评形式。校企一体化模式教学质量的考评形式应该多样化,针对不同的课程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考评方式。考试方式上实行“以证代考”的形式,如《普通话》课程实行普通话水平测试,计算机课程实行全国计算机等考试,《电工》、《车工》等课程实行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对校企一体化课程和顶岗实习,我们与合作企业一起结合学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和企业的岗位职责要求,制订出学生实训、实习期间的考评方案、考评标准和考评方法,考评的项目既要能包揽实训、实习的关键环节(如出勤情况、职业操行、专业技能、工作成效等),又具有可操作性,并且形成制度化,由教师与师傅、学校与企业共同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给出全面和准确的评价。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Z].

[2]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Z].

[3]黎华.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思想基础及案例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3).

[4]李彦华.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与教学问题的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8,(33).

上一篇:高职辅导员角色定位思考 下一篇:职业教育要靠高水平经营好自己的“领土”